2015高三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第一轮复习题
详细内容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2013•兰化一中测试]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有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下列选项能体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是( )
A.烟台市投入10亿元开展水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B.中国海尔集团并购日本三洋电机公司白色家电业务
C.上海市政府对在校大学生提供生活补贴
D.中央财政拨付资金10.5亿元用于云南地震救灾
解析:B 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A、C、D都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不是市场进行的资源配置;企业并购是市场在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故选B。
2. 日前,浙江省在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上对来自科研院所的179项科技成果首次进行大规模集中拍卖,最终174项科技成果成交,整场拍卖会总成交价达2.68亿元,是总起拍价的1.39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拍卖科技成果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表现
②这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
③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竞价拍卖必将拉升科技成果价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 科技成果拍卖,是通过供求、价格和竞争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表现,①正确;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拍卖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有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正确;竞价拍卖方式拓宽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途径,但未必就是主要形式,②排除;竞价拍卖有利于拉升科技成果价格,但有的科技成果也可能流拍,④排除。故选C。
3. 公共经济学理论认 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而且公共产品或劳务具有与私人产品或劳务显著不同的三个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分析公共产品的定义可知( )
①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只能是企业 ②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只能是政府和国家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④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的“有形之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D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根据公共产品的定义可知,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企业不会提供公共产品,①错误,②正确;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公共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市场不能提供,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④正确。
4.[2014•临沂期中] 2013年10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放宽公司注册资本登记条件。这次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同时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此举有利于( )
①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对企业经营的干预
②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③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完善公司组织结构
④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D 取消最低注册限额,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②正确;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完善信用约束机制,有利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不是要干预企业经营,①错误,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企业融资问题,③排除。
5.2013年宁波购物节举行刷卡抽奖活动,当银行工作人员联系中奖者时,多数中奖者“第一反应就是――骗子,直接挂断电话”。这导致作为奖品的500根金条中的一半未被领取。这不得不使人们感叹:当下中国,“信任”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信任的严重缺失( )
①会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②要求我国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③表明经济发展与道德水平提高不同步 ④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 本题考查诚实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①说明了诚信缺失的危害,②说明了解决诚信缺失的措施,故A正确;③不属于从经济生活角度看问题;信任缺失是市场经济自发性导致的结果,④中“必然”说法错误。
6. 2013年10月21日,备受关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第三次审议。草案中对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从一审的“退一赔二”提高到二审的“退一赔三”。严惩商家知假售假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
A.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
B.说明全社 会已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C.说明市场经济的健 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D.说明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解析:C 商家知假售假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因此需要通过法律、道德等手段进行规范和引导,C正确;全国人大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严惩商家知假售假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A错误;B不符合社会现实,排除;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D错误。故答案选C。
7.[2013•延边一中模考] 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多当市场经济中的“指导员”“教练员”,而不能当“运动员”。这主要是指政府要( )
A.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制定细则
B.发挥自身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主动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D.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引导
解析:D 本题考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难度中等。 企业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A、C不属于政府的权力;B观点错误,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不是政府。故选D。
8.[2013•渭南二检] 房价越高越要买,这点非常符合经济学中的“博傻理论”,即虽然人们已经完全清楚某物估价过高,但还是会购买它。这样似乎很傻,但是因为该物的价格仍在上涨,人们坚信一定会有更大的傻瓜来接手,只要存在这样的大傻瓜,自己就将是赢家。这说明( )
①消费心理有时也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②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 ③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④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对市场进行引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 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知识。“博傻理论”揭示的是消费心理等影响下的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也说明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②④正确。①中“决定”说法错误。题意反映的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③不符合题意。
9.[2013•东莞调测]面对国内诸多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纷纷表示会改造设备提升油品质量。但同时,这一消息也让消费者开始担心,在国际原油价格涨价压力下,全面升级油品带来的成本上升会引发新一轮油价上涨。从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看,合理的价格应( )
①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②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保证百姓生活 ③既由市场形成又受政府调控 ④既保证企业利润又维护百姓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等知识。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将市场调节“无形手”与宏观调控“有形手”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①说法片面,不选;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中“保证企业利润”的说法错误,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