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题(附答案)
详细内容
“15+2”专题训练7 当代国际社会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0届江苏镇江第一次调研)英国人阿克毛因携带4000余克海洛因入境中国,于2009年12月2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被注射执行死刑。此前,英国政府曾就阿克毛的案件同中国进行了10次交涉,但中国拒绝了所有关于免除他死刑的呼吁。这是我国政府维护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 )
A.自治权 B. 管辖权 C.自卫权 D.平等权
2.(2010届北京西城区二模)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中方反对“用强制的办法来迫使一国的汇率升值”。因为(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和平等权
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④中国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2010届北京昌平区二模)2009年11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加坡举行的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围绕“重建世界经济:危机和机遇”的主题与多国领导人交换看法。亚太经合组织( )
①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是政府间的区域性的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③是非政府间的世界性的一般性的国际组织
④能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2010届江苏苏北四市第二次调研)近日,南美洲马尔维纳斯群岛紧张气氛升温,英国和阿根廷的船舰首次在发生石油主权争议的水域对峙,作为英国盟友的美国表示拒绝支持英国声称的马岛主权。这说明( )
A.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B.国际形势总体由缓和趋向紧张
C.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
D.领土争端是威胁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5.(2010届江苏苏州期末)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就各自关切和共同关心的现实与长远问题交换意见,并达成了重要共识。这说明( )
A.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B.中美两国主导世界事务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6.(2010届江苏南京三模)美国《国家》周刊邀请16名西方专家对2009年的中美关系打分,结果综合评级为“B-”。我国学者也认为:“中美关系应该在B和C之间,过好或者过坏都不正常。”中美两国关系之所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是( )
A.两国综合国力不同 B.两国国际地位不同
C.两国对外政策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D.两国国家利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7.(2010届江苏扬州期末)2009年,美国政府对中国产轮胎实施35%的限制性关税,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加征特别从价关税。针对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我国政府应 ( )
A.捍卫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B.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C.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构建贸易绿色壁垒
8.(2010届江苏苏锡常镇第一次调研)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并且强调中国政府确定这一目标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这表明( )
A.我国坚持和平共处原则 B.我国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
C.我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D.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 基础
9.(2010届江苏苏锡常镇第二次调研)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场合表示,在世界主要货币接连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的基本稳定,不会屈服于外国的压力,强迫人民币升值。这表明( )
①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0.(2010届江苏泰州期末)2009年12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指出:对我个人而言,获得这样一个奖项,我希望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能够促进世界的核裁军,使核武器尽快消失,能让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下生活。奥巴马的感言符合( )
①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宗旨之一 ②经济和科技实力是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③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④世界各国呼吁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10届江苏南通第二次调研)2009年我国外交工作以应对金融危机为主线,以多边峰会为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各项外交工作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我国的外交实践说明( )
A.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力量
B.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D. 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12.(2010届江苏南通第一次调研)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国际社会预测,2010年四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可能会达到70%,2040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 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经济实力的较量
C. 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D. 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13.(2010届江苏南京二模)针对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这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B.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2010届江苏扬州四模)2010年4月13日,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主席指出,核安全问题事关核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宁。这表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国家主权 B.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5.(2010届北京朝阳区二模)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多变,核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作为有核国家,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重视并积极参与国际核安全合作。这表明( )
①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②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③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2010届江苏无锡高三调研)材料一:被很多人寄予厚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牟.12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拉开帷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但自大会首日开始,各国政要们就在互相指责与争议中讨论世界气候和环境,火药味十足,最终达成了令不少人失望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讲话表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请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材料二中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2010届江苏镇江第一次调研)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某校高三(2)班同学商定开展以“气候变化引关注,低碳生活成时尚”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探究
同学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导致气候异常,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以及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被完全破坏。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信息对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启示。
解读生活
同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根据承诺,中国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而发达国家只会下降30%---40%。中国政府减排的这种努力没有前提条件,也不与其他国家减排行动挂钩,而发达国家却要求发展中国家的减排目标应该受到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对这一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相关规定的要求,中国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在此次大会上接受‘三可’要求。”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坚持维护国家利益与承担国际责任的统一的。
建言献策
同学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发现:遏制气候变暖实质就是发展低碳经济。一网友在新浪网载文指出,低碳概念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就是:节,顾名思义,即节能,如何节能?通过提高效率来节能;减,即减少排放;替,即替代能源;吸,即通过植树造林来达到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3)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发展低碳经济提3条建议并简述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C
6、D
7、B
8、C
9、B
10、D
11、B
12、D
13、A
14、D
15、D
二、非选择题
1、(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哥本哈根大会的召开并最终达成协议是各国之间共同利益使然;名国的利益对立是造成各国政要相互指责,导致协议令人失望的根源所在。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确定减排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既体现了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同时也反映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2、(1)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在改造自然是切忌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必须看到人的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②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面对全球面临的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努力,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实现了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统一。
(3)①采用经济手段,如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加大对低碳产业的财政支持或货币支持影响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利益实现调控,达到节能、减排等目标。 ②采用法律手段,如采用立法或司法活动,通过对经济活动参加者行为规范或犯罪行为的打击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等目标。③采用行政手段,如采用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达到节能、减排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