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点19末20初:具有共融性的文学艺术复习学案
详细内容
第三个时期 19末20初:具有共融性的文学艺术【打破隔离的坚冰】
★基础过关
一、世界的文学
1.背景:⑴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 次工业革命后,各国文化出现交流与融合,取得了共同发展。
⑵政治:两次世界大战及 的影响,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2.代表:⑴西方文学:法国的 , ⑵亚非拉文学:印度的 ,
⑶无产阶级文学:苏联的 ,中国的 。
3.概况:
国家代表人物作 品
法国罗曼•罗兰称为“ ”。《 》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 文学作品
美国海明威地 位: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主要代表,开创美国文学史上“ ”。
代表作:《太阳照旧升起》《 》《丧钟为谁而鸣》是描写两次世界大战名作;《 》具有“冰川原则”
亚非拉泰戈尔地位:印度近现代伟大诗人,充满浪漫主义精神,亚洲第一位 奖获得者。
代表作:《 》,使之在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无产
阶级
文学高尔基地 位:被誉为“ ”、 奠基人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代表作:《海燕》、《母亲》、自传三步曲《 》、《 》、《 》
鲁迅代表作:《 》、《 》
4.特点:现实主义文学(交流与融合);无产阶级文学。
三、美术:立体派绘画
1.兴起:是20世纪以后在 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
2.特点: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集合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集合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人的 ,给人有 的感觉。
3.毕加索:
⑴国籍: 。
⑵地位:最有影响力的现代 派画家。
⑶成就:①“黑人时期”:被认为第一幅立体主义绘画的是《 》。
②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少女雕像》《有藤椅的景物》
③“新古典主义时期”:震撼画坛名作《 》,受到西班牙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尊敬。
★拓展延伸: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 反映生活 ↓
现实主义文学 ←→ 现代主义文学
↑ 表现时代的要求 ↑
真实表现生活 绝对自由、表现自我
(1)从产生和繁荣的时间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文艺复兴以来,尤其是启蒙运动时期,文学艺术家就主张艺术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从19世纪中叶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取代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
(2)从兴起的社会根源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开始大量暴露出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普遍的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而找不到出路。
(3)从创作特点看:批判现实主义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共同点事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2.20世纪世界文学的多元化特点
(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表现形式,而且社会主义文学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和多元化的特点。
3.现实主义美术和现代主义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从产生背景看:现实主义美术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精神危机的结果;
②从表现内容看:现实主义美术侧重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现代主义美术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虚无主义;
③从表现手法看:现实主义美术继承传统,现代主义美术是反传统的各种流派的统称。
(2)联系
二者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二者的产生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4.现代主义美术形成的原因
①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②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③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④深受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同时更多地吸收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充分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