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1复习教案
详细内容
一、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1.1792年9月法兰西 第一共和国 建立。
2.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3.1848年二月革命中,巴黎人民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 第二共和国 。
4.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
5.1870年9月,巴黎人民废除帝制,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一、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6. 1875 年1月,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制共和国。
7. 1879 年,法国共和派赢得总统选举,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在法国最终确立。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后的七十多年间, 共和制 和 君主制 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政权在两者间反复易手。1870年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 共和政体 。
(2)内容:
① 立法权 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 直接 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 间接 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 共和政体 。
(2)内容:
②国家的行政大权由 总统 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 众议院 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二、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3)意义:最终使以 共和制 为政体形式的统治得到最终确立。它为 工业资产阶级 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背景:在普鲁士邦领导下,通过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1871年, 德意志帝国 建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
(1)消极影响:普鲁士完成了统一,也把普鲁士的 专制 传统带到了统一后的德意志,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2)积极影响: 国家统一 和 君主立宪政体 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公式记忆法。在记忆一些复杂的历史知识时,如同解数学习题一样,可以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公式,如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简单过程+结果+意义;经过=准备+发生+结果;意义=作用+特点+影响;人物=姓名+时代+事迹(包括思想、活动或著作)+影响;作品=作者+成书年代+内容+意义(或影响)。也就是抓住几个要点作为支点,然后进行扩充,就能较快地熟记基本内容。
历史知识记忆方法(一):公式记忆法
1.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与评价
(1)内容和特点:
①行政权:规定德国是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帝国中央的普鲁士王国占有特殊地位,拥有极大行政权力;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并无实权。各邦地位不平等,各邦成为联邦政府地方自治单位,失去了独立性。法律上肯定了德国统一的事实,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与评价
(1)内容和特点:
②立法权: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而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较小,虽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而且它还无行政监督权。说明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帝国议会完全处于从属地位。意味着德国资产阶级在国家机构中仅获很小一部分权力。
③宪法规定了德国的军事制度,把普鲁士军事法律施行于全国,确立了帝国的军国主义制度。
1.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与评价
(2)评价:德意志帝国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君主制度并赋予极大行政权,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
但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进入了资本主义历史新纪元。从此,在帝国政府保护下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 )
A.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帝国的皇权高度集中
C.帝国的文官职位低于武官
D.帝国的社会制度日趋倒退
A
2.英、美、德、法四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区别英德美法
政体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首相内阁皇帝宰相总统总统内阁
立法权议会议会国会国民议会
权力中心议会下院皇帝三权分立议会
元首、政府与议会的关系英王认可议会产生的首相,提名组成内阁,对议会负责,掌握行政大权皇帝主宰议会和内阁,宰相对皇帝负责,行政机关控制立法机关政府首脑即总统,行使行政权。行政与立法相互独立总统有权解散议会,任命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
2.英、美、德、法四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区别英德美法
特点君主虚位议会至上军事封建皇帝权重三权分立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
相同点法德:都具有和国内反民主实力妥协的因素英德:都是资产阶级与本国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1.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2.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3.都体现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4.实行政党政治
英、美、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共同点是各国( )
①都颁布了法律 ②都经历了统一战争
③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④都实行共和制
⑤都实行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①③ D.②④⑤
C
2010年4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谈。萨科齐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西藏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自两国建交以来,法方一直奉行这一政策,没有任何改变。胡锦涛表示,中方希望同法方一道,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此,双方应保持高层交往和对话磋商,积极推进务实合作,着力丰富人文交流,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和地区性挑战。
美萨科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792年,法国在大革命中成立了第一共和国,此后至1875年,共和制与君主制交替。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从1875年至今,法国一直是共和政体。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免总理、政府成员和其他重要官员;主持内阁会议,签署会议的决定和法令;签署和颁布法律;委派驻外使节并接受外国使节;批准国际条约;行使赦免权;在同总理和两院议长磋商后,有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选举。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漫画家为这一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德国议会、法国议会、美国国会、
英国议会的结构与权力
都是立法机构,都由两院组成。
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批准。
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内阁须经众议院同意。
德国议会、法国议会、美国国会、
英国议会的结构与权力
都是立法机构,都由两院组成。
美国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地位和权力是同等的:立法权由两院共同行使,任何一院通过的法案必须送交另一院通过,任何一院对另一院通过的法案都拥有绝对的否决权。
英国议会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议会的主要权力属于下院,上议院对下议院通过的立法和预算案只有延搁权;上院为最高司法机关。
下列图片内容,不能恰当表现德国皇帝和议会的关系的是:(图B中对话是:“太不像话了,家务活你连手指也不动一下!”“毛茜,你看,我动了。”)( )
D
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混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
解读:保罗•肯尼迪评论的是1871年统一后的德国。德国统一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制定了具有民主色彩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因此说德国具有“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的特点;同时,统一战争和德意志帝国宪法,都保留了德国专制和军国主义的传统,使得德国极富侵略性,因此,保罗•肯尼迪说德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1.(2010•广东文综卷)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A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2.(2010•海南历史)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A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3.(2008•江苏卷)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A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4.(2009•北京文综卷)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C.俾斯麦宰相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A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英国君主专制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区别
中世纪英国的君主专制并不完全同于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君权至高无上,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1215年,英国贵族通过斗争与国王达成协议,即《大宪章》。这份法律文件确认贵族、僧侣等人根据习惯法所享有的若干特权,并对王权作出相应的限制,如规定国王不得任意征税或非法拘捕人民。
2.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
相同点:
(1)都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美国1787年宪法则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
(2)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
(3)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与进步性。
2.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
不同点:
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证。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它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明显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特点。1787年宪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3.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
(1)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创新。西方资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政治体制的过程中,既继承自己民族的传统,又不断创新。如英国率先建立起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现代政党制度和文官制度;美国率先在一个大国建立起联邦制民主共和体制。政治制度的创新保证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有效运转,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各国的楷模,为成长为世界性大国,为取得世界霸权奠定了基础。
3.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
(2)符合自己的国情。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中,它们的民主政治具体运作的模式各不相同,它们在确立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自己民族的传统,结合了自己的国情。英国确立的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美国确立的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法国逐步建立起半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德国建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3.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创新与大国崛起
(3)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斗争改进的过程。如英国进行了几次议会改革,美国通过各时期的宪法修正案和解放黑人奴隶、人权运动改进自己的民主政治,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度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德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公开实行恐怖统治,成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最黑暗的一页,20世纪中期以来进行了政治改革,走向了民主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