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人生导学案
详细内容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2014年高中政治 2.2文化塑造人生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一、【使用说明、方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的重点内容,把握教材体系,在预习的同时熟记基础知识。
2、小组合作交流导学案,组长负责,拿出讨论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课堂准备展示、点评。
二、【学习目标】
1.识记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理解优秀文化为什么能够塑造人的道理。
3.结合实例,分析优秀文化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难点】
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预学区 : 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
一、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从文化塑造人格角度看:
2.从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看:
温馨提示: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我们这里的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优秀的文化、健康的文化。
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优秀文化为什么能增强人的精神力 量:
3、我们怎样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从中共的先进 文化角度:
三、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2.人的全面发展的 表现:
3.作用:
导学区 : 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击思维
【探究一】:阅读教材18页:
(1)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2)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可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3)你认为哪些书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明或例证吗?
【探究二】:阅读教材19―20页:
(1)你知道《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吗?
(2)你怎样理解列宁和毛泽东的上述言谈?
【辨析题】: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固学区: 及时练习 当堂掌握
1、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其中有句歌词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在鼓励人们 ( )
A.丰富精神世界 B.增强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2、文化之所以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是因为其 ( )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为心灵的火炬、前进的旗帜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国家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规定,高中在校生每学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社团活动,并计入一定的学分。下列对参加社团活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它能够增强团队意识、协作精神 ②它能够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社团活动不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④它能够综合应用自己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4、“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的这一名言告诉我们 ( )
A、人需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学习
B、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是消极的、无目的的
C、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D、文化消费在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5、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③人民生活越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之所以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诚实信用教育,是因为 ( )
①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②先进文化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④文化塑造人生 ⑤文化影响是消极的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7、英国著名民主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这说明 ( )
A.社会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8、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 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9、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由于 ( )
A.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人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10、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健康有了 基本保障。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 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段话主要说明的是,新时期:
A、人们的物质消费量下降,文化消费量上升 B、人们的文化消费比物质消费重要
C、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是文化建设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1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这表现在: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变
②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发展了,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④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后者是前者的派生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是 ( )
A.努力创造文化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13、 材料题:
材料一: 《中国青年报》对11名中学生进行了随意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你平均每天上网多长时间半小时1小时2小时以上
1人6人1人
一般中学生上网主要干什么浏览新闻信息聊天玩游戏
2人4人3人
你认为一些同学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利用网络学习排遣寂寞对黄色和暴力信息上瘾
3人4人2人
电视剧中黑社会老大形象会让中学生有何感觉丑恶很酷比好人形象生动
1人4人4人
材料二: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一方面创下了实际销售由2001年的3.1亿元猛升到2003年的13亿多元,并以1:10的规模拉动相关产业的佳绩;另一方面,它又背上了“电子海洛因”的恶名。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游戏产业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简要分析网络文化对我们影响的。
(3)请你对怎样净化网络环境,实现青少年健康上网,绿色上网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