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一化学教案>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2)导学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2)导学案

详细内容

三大段 一中心 五环节 高效课堂―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课 题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2)

学习

目标

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元素电离能的涵义,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教学

重点

元素周期律;元素电离能的涵义

教学

难点

元素电离能的涵义

学法

指导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

学 习 过 程

u 课前预习,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教材P16说明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2.【学与问】观察教材P17图1-20表分析总结

⑴.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

⑵. 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

⑶.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有什么规律呢?

3.阅读P17 ,P18图1―21,说明电离能是反映元素的另一个什么性质?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递增有什么变化规律呢?

u 课堂探究

1.【学与问】教材P18

⑴.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联系?

⑵.表格中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Na、Mg、Al的电离能数据跟它们的化合价有什么联系?

2.思考:p18图1-21中,为什么 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

u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

2.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图所示。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__变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E值增大。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编号,多选倒扣分)。

①E(砷)>E(硒)  ②E(砷)E(硒)  ④E(溴)

(3)估计1 mol气态Ca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________

(4)10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 拓展训练(作业)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原子核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 296

4 570

1 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 799

6 920

2 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 550

11 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X可能为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③Y是周期表中 族的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