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导学案
详细内容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导学案
【学 习目标】
1、准确理解力、重力、重心的概念,提高分析物体受力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用力的图示解决重力问题的方法。
3、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激发探究科学真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1.力的图示法和重力、重心的理解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使用说明】
1.先通读教材P51-P53,勾画出本节的基本概念(力、力的图示、重力、重心),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作为简单了解。
2.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导学案,用红笔标出疑问,以备上课合作探究。
3.认真 书写,找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以备课上讨论质疑。
【问题导学】
1.苹果熟了,为什么会从树上落下?用力推桌子,桌子为什么会移动?
2.小刚把球踢过来,你一脚踢回去,你改变 了足球的哪些运动状态?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力的相互作用和表示方法(重点)
问题1:什么是力?你是怎样感受到力的存在的?
问题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没有只有受力物体的力或只有施力物体的力?
问题3:物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力,是不是必 须相互接触?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问题4: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用力的图示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问题5:画出下列各的力的图示和 力的示意图,并比较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有哪些不同?
1.桌面上的物体 的重力是50N(规范作图、直尺和铅笔)
2.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3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
3.一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20N的拉力的作用
【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 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2.下述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由力的大小决定。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 相同。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一定会使物体运动。
3.请作出一人在水平面上用平行于水平面30N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力的图示。
探究点二:重力及其特点(难点)
知识补充: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结合课本中的图3.13和图3.14理解
问题1:重力是怎样产生的?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G=mg中的g与物体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有什么关系?
问题2:画出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借此来理解重力的方向。
问题3:重力的作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找出不规则薄皮状的物体重心,用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