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上高高一语文第七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详细内容
2014年江西上高高一语文第七次月考试卷(带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缥缃(piǎo) 浪淘尽(tāo) 面面相觑(qù)
B、挑剔(tī) 涿州(zhuō)羊肚儿(dǔ) 蓦然回首(mò)
C、国玺(xǐ) 棕榈(lǚ) 花骨朵(gǔ) 羽扇纶巾(guān)
D、骤雨(zòu) 盗跖(zhí) 汗涔涔(cén)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玩劣 红鸾 刽子手 负屈衔冤
B、枷锁 鞍鞴 暑气喧 深谋密虑
C、浣纱 绣闼 昧心财 错堪贤愚
D、撺厢 顷刻 雨霖铃 燕侣莺俦
3、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B.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C、春暖花开,我和几个好朋友坐着素车白马来到郊外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D、我们是住在同一单元并且对门的两家人,可由于平时各忙各的,虽然门当户对却也很少往来。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张炜的《你在高原》长达450万字,有公众质疑,这种作品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
B、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由两类组成,一类是固态成分,主要是色素、闪光物质等;一类是液体的溶剂成分,主要有丙酮、乙酸乙酯等。
C、“嫦娥三号”是“嫦娥”绕月探月工程的第三颗人造绕月探月卫星。目前,“嫦娥三号”已经圆满地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将在2013年前后发射。
D、在3月10日的签售现场,黄亚洲带来了他的长篇纪实小说《雷锋》,生动再现了雷锋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长为时代榜样的过程,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考生必须正确对待,在填报时做出取舍,”李瑞阳表示,如果看重学校,对专业要求就不能太苛刻,尽量服从志愿调剂。
B.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红旗小学开展学过紧日子活动,鼓励学生们利用饮料瓶、包装盒等废旧物品制作成生活用品和工艺品。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部位。
D.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日前通过专家论证,将网络成瘾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选、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竞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贤三昧集》时,竞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中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节选自2012年《诗歌美学》第1期,有删改)
6.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祯倡导的在清朝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等风格。
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
7.下列诗句中,符合“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B.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一种文学理论的提出离不开前人的理论基础,“神韵说”的提出就是如此。
B.在诗歌创作主张上,王士祯和严羽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主张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
C.“神韵说”尽管也有不足之处,但在清代前期的诗坛上是占统治地位的一一种创作理论。
D.同是咏息夫人的诗歌,王士祯认为从诗歌的主旨考虑,杜牧的诗比不上王维的诗。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徐绩字元功,宣州南陵人。举进士,选桂州教授。王师讨交趾,转运使檄绩从军。饷路瘴险,民当役者多避匿,捕得千余人,使者使绩杖之,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舒?闻其名,将以御史荐,绩恶?为人,辞不答。通判通州,濒海有捍堤,废不治,岁苦漂溺。绩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徽宗立,迁中书舍人,修《神宗史》。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帝谓绩曰:“朕每听臣僚进对,非诈则谀;惟卿鲠正,朕所倚赖。”诏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绩不肯与京联职,固辞。迁翰林学士。国史久不成,绩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闰矣,未能成书。盖由元祜、绍圣史臣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家藏记事,蔡京兄弟纯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故论议纷然。当时辅相之家,家藏记录,何得无之?臣谓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绩草诏戒史官,俾尽心去取,毋使失实。
绩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谒归视亲病,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帝曰:“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
大观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觐,极论茶盐法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对曰:“生财有道,理财有义,用财有法。今国用不足,在陛下明诏有司,推讲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蔡京自钱塘召还,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绩笑曰:“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京惭不能对,绩亦终不复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绩挺挺持正,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
(节选自《宋史•徐绩传》)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俾尽心去取 俾:通“卑”,谦恭
B.堤成,民赖其利 赖:依赖、享用
C.使者不能夺 夺:强行改变
D.绩不少降节 少:稍稍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使者使绩杖之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推讲而力行之耳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尤为帝所礼重 为天下笑者
D.姑涅臂以戒 铸以为金人十二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绩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 )
①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②绩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绩恶?为人,辞不答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绩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时绍圣党与尚在朝,人怀异意,以沮新政。(4分)
②绩谒告归尔,非去朝廷也,奈何轻欲夺之!(4分)
③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4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4分)
答: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4.名句填空(5选4,8分)
(1)谈笑间,。人生如梦,。
(2)献愁供恨,。望中犹记,。
(3),半夜凉初透。冷冷清清,。
(4)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五、名著阅读题(6分)
1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棵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雨露滋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决定也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B.宝玉与忠顺亲王府戏子柳湘莲结交,柳湘莲出逃,宝玉送别于破庙中。忠顺亲王府来向宝玉索要出逃的柳湘莲;贾琏进谗说宝玉强奸金钏,并说宝玉不仅与戏子为伍,还自当戏子串过戏。贾政积忿迸发,毒打宝玉。宝玉挨打,引起大家关切,众人态度不一。
C. 袭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里受寒伤风,身上烧得烫人。宝玉为舅舅庆寿,贾母给了宝玉一件俄罗斯的孔雀毛做的氅衣,宝玉穿时不小心烧了个洞,麝月忙悄悄拿出来叫人织补,谁知道东西太名贵,没有裁缝敢揽活。睛雯心灵手巧,重病中连夜补好。
D.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瓣,手把花锄,收抬残红,葬于花冢。如今时值暮春时节,又来到花冢,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
1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泉。”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她和贾赦是什么关系?她最后的结局是什么?(3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夜渔 沈从文
这已是谷子上仓的时候了。
年成的丰收,把茂林家中似乎弄得格外热闹了一点。在一天夜饭桌上,坐着他四叔两口子,五叔两口子,姨婆,碧霞姑妈同小娥姑妈,以及他爹爹;他在姨婆与五婶之间坐着,穿着件紫色纺绸汗衫。中年妇人的姨婆,时时停了她的筷子为他扇背。茂儿小小的圆背膊已有了两团湿痕。
桌子上有一大钵鸡肉,一碗满是辣子拌着的牛肉,一碗南瓜,一碗酸粉辣子,一小碟酱油辣子;五叔正夹了一只鸡翅膀放到碟子里去。
“茂儿,今夜敢同我去守碾房罢?”
“去,去,我不怕!我敢!”
他不待爹的许可就忙答应了。
爹刚放下碗,口里含着那枝“京八寸”小潮丝烟管,呼得喷了一口烟气,不说什么。那烟气成一个小圈,往上面消失了。
他知道碾子上的床是在碾房楼上的,在近床边还有一个小小窗口。从窗口边可以见到村子里大院坝中那株夭矫矗立的大松树尖端,又可以见到田家寨那座灰色石碉楼。看牛的小张,原是住在碾房;会做打笼装套捕捉偷鸡的黄鼠狼,又曾用大茶树为他削成过一个两头尖的线子陀螺。他刚才又还听到五叔说溪沟里有人放堰,碾坝上夜夜有鱼上劣了……所以提到碾房时,茂儿便非常高兴。
当五叔同他说到去守碾房时,他身子似乎早已在那飞转的磨石边站着了。
“五叔,那要什么时候才去呢?……我不要这个。……吃了饭就去罢?”
他靠着桌边站着,低着头,一面把两只黑色筷子在那画有四个?字的小红花碗里“要扬不紧”的扒饭进口里去。左手边中年妇人的姨婆,捡了一个鸡肚子朝到他碗里一掼。
“茂儿,这个好呢。”
“我不要。那是碧霞姑妈洗的,……不干净,还有――糠皮儿……”他说到糠字时,看了他爹一眼。
天上的彩霞,做出各样惊人的变化。满天通黄,象一块其大无比的金黄锦缎;倏而又变成淡淡的银红色,稀薄到象一层蒙新娘子粉脸的面纱;倏而又成了许多碎锦似的杂色小片, 随着淡宕的微风向天尽头跑去。
他们照往日样,各据着一条矮板凳,坐在院坝中说笑。
茂儿搬过自己那张小小竹椅子,紧紧的傍着五叔身边坐下。
“茂儿,来!让我帮你摩一下肚子――不然,半夜会又要嚷肚子痛。”
“不得。(他又轻轻的挨五叔)五叔,我们去罢!不然夜了。”
“小孩子怎不听话?”
姨婆那副和气样子养成了他顽皮娇恣的性习;不管姨婆如何说法,他总不愿离开五叔身边。到后还是五叔用“你不听姨婆话就不同你往碾房……”为条件,他才忙跑到姨婆身边去。
院坝中坐着的人面目渐渐模糊,天空由曙光般淡白而进于黑暗……只日影没处剩下一撮深紫了。一切皆渐次消失在夜的帷幕下。
在四围如雨的虫声中,谈话的声音已抑下了许多了。
凉气逼人,微风拂面,这足证明残暑已退,秋已将来到人间了。茂儿同他五叔,慢慢的在一带长蛇般黄土田塍上走着。田中打禾后剩下的稻草,堆成大垛大垛,如同一间一间小屋。身前后左右一片繁密而细碎的虫声,如一 队音乐师奏着庄严凄清的秋夜之曲。 转过了一个山嘴,溪水上流一里多路的溪岸通通出现在眼前了。足以令他惊呼喝嚷的是沿溪有无数萤火般似的小火星在闪动。隐约中更闻有人相互呼唤的声音。
“咦!五叔,这是怎么?”
“嗨!今夜他们又放鱼!我还不知道。若早点,我们可以叫小张把网去整一下,也好去打点鱼做早饭菜。”
……假使能够同到他们一起去溪里打鱼,左手高高的举着通明的葵藁或旧缆子做的火把,右手拿一面小网,或一把镰刀,或一个大篾鸡笼,腰下悬着一个鱼篓,裤脚扎得高高到大腿上头,在浅浅齐膝令人舒适的清流中,溯着溪来回走着,溅起水点到别个人头脸上时――或是遇到一尾大鲫鱼从手下逃脱时,那种“怎么的!……你为甚那末冒失慌张呢?
“老大!得了,得了!……”“啊呀,我的天!这么大!”“要你莫慌,你偏偏?不听话,看到进了网又让它跑脱了。……”带有吃惊,高兴,怨同伴不经心的嚷声,真是多么热闹(多么有趣)的玩意事啊!……
茂儿想到这里,心已略略有点动了。
“那我们这时要小张转家去取网不行吗?”
“算了!网是在楼上,很难龋并且有好几处要补半天才行。”五叔说,“左右他们上头一 放堰坝时,劣上也会有鱼的。
我们就守着劣罢。”
关于照鱼的事,五叔似乎并不以为有什么趣味,这很令不知事的茂儿觉得稀奇。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于窄而霉小斋
(本文有删改)
注:劣(liǔ)捕鱼的竹篓子
17:小说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18: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茂儿的形象特点。(4分)
19:有人认为沈从文对湘西的描写有一种柔和的自然之美,有种唯美之情流露在他的湘西作品中,因而,他的作品表露的是一种“平和”之美。你认为本文是否也有这种“平和”之美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6分)
20.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丰收后的景象,茂林家一家人围坐桌子前吃晚饭,呈现出一种大家庭的和睦景象和苦尽甘来的喜悦。
B.小说里,出场了一堆人,虽笔墨不多,但鲜活的人物形象凸显出了各自的特点,满溢出一股真实的气息。
C.小说中茂儿爹是一家之主,他的地位和权力是不能侵犯的,因此,茂儿答应五叔一起到碾坊后有点后怕。
D.小说描写一家人说话温柔,老少都没火气,脾气也就没有了,这一顿黄昏饭写得有滋有味,都是因为丰收带来的喜庆。
E.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茂林一家吃晚饭的情景以及茂儿跟随五叔到碾坊看人们夜晚捕鱼的情景。
七、(15分)
21.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一下《红楼梦》
①使用打比方和排比的手法。
②有一处用“不仅……而且……”或“一方面……另一方面……”
③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④不少于200字
八、(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渡边淳一在他的畅销书《钝感力》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曾说:“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700字。
2016届高一年级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36分)
题号123456789101115
答案
第Ⅱ卷(114分)
12、(12分)
①(4分)
②(4分)
③(4分)
13、(8分)
(1)(4分)
(2)(4分)
14、(5选4)(8分)
(1)
(2)
(3)
(4)
(5)
16、(3分)
17、(4分)
18、(4分)
19、(6分)
20、(4分)( )
21、 (15分)(不少于200字)
22.大作文(50分)
2016届高一年级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浪淘尽(táo)棕榈(lǘ) 花骨朵(gū)、骤雨(zhòu)
2、D(顽劣 暑气暄 错勘贤愚 )
3、A(平易近人 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素车白马:指送丧的队伍。)
4、C(A、主客倒置,“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应表述为“公众对茅盾文学奖的困惑”。B、句式杂糅,“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由两类组成”可改成“普通指甲油的成分一般有两类”或“普通指甲油一般由两类成分组成”。D、偷换主语或主语残缺,可在“生动再现”前面加上“这部小说”。)
5、C(A“做出取舍”后应为引号内句号;B“学过紧日子”应加引号;D项引号改为书名号。)
6. D(条件和结果颠倒,原文最后说的是“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
7. B(“神韵说”强调含蓄、蕴藉,只有B项符合这一要求。)
8. D(王士祯是从诗歌的含蓄、蕴藉这个角度来评价杜牧和王维的咏息夫人的诗的。)
9、A俾:使
10、C(都为“被”A他/衬字B:递进/转折D来表目的/把) 11、C
12.略13.(1) 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2分)。
(2)衬托(或:烘云托月)(1分),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2分)抒发作者的无限愁苦(1分)。
14、略 15、B(柳湘莲改为琪官或蒋玉菡,贾琏改为贾环)
16.贾迎春(1分) 父女关系(1分)嫁与孙绍祖后被折磨致死。(1分)
17: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形象地描写了天空晚霞的变化,给人一种清新明丽之感。(1分)照应前文晚餐中人们丰收喜悦的心境,(1分)为后文情节设置了一个美妙的场景。(1分)
18:善于察言观色;喜爱大自然;顽皮骄恣;有丰富的想象力。(每点一分)
19:有。小说描绘了一幅祥和的湘西图景。(1分)作者首先描写了丰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吃饭和聊天的景象,(2分)然后描写了茂儿跟随五叔到碾坊的夜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夜晚捕鱼的场景,并且在中间穿插了优美的湘西风景图。(2分)无论描写人物还是风景,都凸显了一种祥和之气,体现了作者追求“平和”之美的心愿。(1分)
20:AC(A“苦尽甘来的喜悦”无中生有。C“后怕”错,从桌上的饭菜就知道,好收成给一家人带来的快乐,所以他胆子也大起来,没等爹爹同意,他随口就答应了)
21、评分要求:不是说明性文字5分一下,少用一种手法扣2分,没有用到那些句式扣两分。
22、钝感――迟钝的力量。 从容的面对困难、伤害
动作反应快慢的重要尺度 渡边淳一提出的钝感力五项铁律
在日文中有“钝感”一词,却无“钝感力”,“钝感力”为作者制造。作者渡边淳一是一位年过七旬至今仍活跃文坛的日本当代著名作家。他这样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他提出了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得寸进尺、得意忘形。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钝感是成功人士的一种重要品质,是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是对外部世界的感受状态,理性的认识。
要谈出钝感的积极意义。
三、【写作指津】
1、围绕中心话题“钝感”
2、要辩证的思考,谈出“钝感”和“敏感”的辩证关系,认知世界他人社会的积极状态
3、阐述积极意义 4、要联系生活
参考译文:
徐绩字元功,是宣州南陵人。被举荐为进士,被选举(选拔举荐)为桂州教授。朝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