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中音乐教案>邀舞

邀舞

详细内容


三、介绍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1、结构 引子 ―― 舞曲 ―― 尾声

2、它是舞曲音乐和生活性内容相结合的一个典范,开创了标题音乐的先河。

1、 欣赏引子部分音乐


5 1 3 5 1 0 3 2 1 7 6 6 5 3 1 5

设问:舞曲一在力度、速度上与引子音乐相比有何变化?描写了什么场景?

讨论

归纳:(1)力度、速度明显加强、加快,是号角式的音乐,强健有力。

(2)3/4拍圆舞曲的特点描写了盛大、华贵、热烈的舞会场景。

3、 2 0 0 3 0 0 6 5 5 4

设问:舞曲一和舞曲二在乐器的演奏及力度上有什么不同?此片段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归纳:

1、力度的变化和乐器对答式出现,仿佛两人边舞边聊。

2、旋律中休止符和#号的运用,描写了舞者轻盈、摇摆的舞步。

1)《》引子――圆舞曲――尾声

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

通过复习归纳古典主义音乐的特征引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通过对韦伯的介绍,了解创作背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通过聆听、想象和分析,感受音乐中音色、速度、力度等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让学生在表现与体验中,感受不同音乐在表现不同的人物和情景中的作用。

聆听感受音乐对场景的描绘。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描述,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通过这一段音乐的欣赏体会浪漫派音乐语言的细腻之处。

通过画面,强化学生在视觉上的感受,从音乐和的文明仪态上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结合舞曲的欣赏与讨论、分析、感受与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