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再次负伤和飞鹰连的成立(四)
详细内容
1948年农历正月16日,西北区税站袁玲、吴丕本等四人前往黎头沙一带海域执行收税任务。刚巧,税没收到多少,便与化装成便衣的一队敌人相遇,并遭到其袭击。税站人员已经被敌人打死了三人,只乘袁玲一人了,在寡不敌众的危急关头,袁玲果断地跳下大海泅水冲出敌人的封锁线,他一口气泅渡了几海里,当他到达岸边时,已是精疲力尽了,便跌倒在海边的沙滩上,后来被海埠边上的一位三婶发现了他,但她不认识袁玲,便回村告诉陈合及其母亲,陈合和母亲与三婶三人便来到海边查看,当她们发现是袁玲同志时,便三人合力将袁玲抬回交通站中进行抢救。给他换衣穿衣,棉被加温,喝姜糖水,吃鸡粥等等一系列的细心护理和治疗后,袁玲的身体便慢慢地恢复过来。半个月后,已完全恢复了健康。
1948年5月,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西北区以原扩军队为基础,并从各乡队中抽调部分骨干,整编成立了飞鹰连,由袁玲任连长,马成彬任指导员,全连110人左右,分为三个排。飞鹰连成立后,其任务主要是打击进犯之敌,警卫区委,区政府,保护税收,维持区内治安,以及为主力部队输送兵员。就在当年的10月份,杨柑、豆坡两乡的反动乡队共100多人联合扫荡涧水河畔的海田村一带村庄,遭到飞鹰连的狠狠打击后,便仓惶溃退。同年12月,飞鹰连在区委的率领下,包围了国民党界炮乡公所,解除了反动乡队武装,拔除了国民党设在西北区的最后一个据点。1949年2月,飞鹰连被整编入遂北独立营,后又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
1948年夏初,高雷地区的沉闷局面被打开后,革命形势迅速恢复和发展,为了加强与广西、合浦等地的联系,党组织和中共粤桂边地委先后指示西北区委派员开辟黑坭岛,以便打通南北水路交通,为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武装部队建立落脚点。据此,西北区委便于1948年5月派遣周锡典、邓辉等人前往黑坭岛,进行开辟新区工作。该岛有3条自然村,共约1000多人,周锡典等人在岛上积极宣传发动群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获得了很多人的响应,很快便组织起一支五六十人的武装队伍,不久又发展到黑坭岛附近的英罗、对达、闸利、大观沙以及北海岭附近的滚沙岭等地。黑坭岛等地区的群众基础较好,先后筹集了70多支长短枪运到西北区,大大地充实了西北区飞鹰连和乡村队的武器装备。同年8月,叶大林又奉中共粤桂边区党委组织部长黄其江的指示,重进黑坭岛,继续开辟该岛及附近的村庄,并带领廉江一个武装中队在岛上活动,后转回大陆,整编入广西人民武装主力部队。(仅以此文纪念为之奋斗的母亲——陈合)
牧歌/诉衷情作。201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