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弹指江湖>西京的那些事儿一

西京的那些事儿一

详细内容

  洪武元年,边疆恶贼趁太祖刚刚安定应天、无暇他顾,纷纷作乱。一时间盗贼疯起,太祖十分头疼,夜不能寐!
  
  一日朝上,燕王进谏:父皇,素闻罗将军清正廉明,大公无私,赏罚分明,治乱有法。若能派罗公前往,必定能平定贼寇,抚我大明民臣之心。
  
  众所周知,燕王与我政见素来不合,何况老夫几近花甲,如此一说,岂不是诚心要拆了老夫这副老骨?燕王这是将老夫往火坑里推啊!
  
  燕王说罢,太祖双目一闪:皇儿说得太对了,将军智勇双全,为大明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朕正有此意…那就这样吧,择日即令罗将军往西京上任…太祖语气虽是温和,但却带有十分明显的目的性,试想夷人虽恶而难治,倘若真要平定西京,凭我朝军威足以远震边域,太祖真的需要绞尽脑计吗?我深谙太祖"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模式正在逐渐的"落实"到每一个开国功臣身上。老夫此行若将西京平定,则功再过一层,这是太祖最不愿看到的,只会成为皇上最重手的靶子,假若此行任务失败,毁我半生威名、惹来满朝骂名不说,最令老夫担心的还是会直接成为皇上除掉我的借口…朱重八啊,我追随你征战半生,从没有过过多的非分之想,你这步棋子下得实在太恨了,难道真不愿放老夫一马?到底是谁把这一消息报至朝中的真是可恨啊!
  
  想来想去,这该如何是好?难道就没有第三条活路了吗?当日下朝老夫真是彻夜难眠。于半夜跳进一假山水池中冥想其案…
  
  当晚三更,我亲自备轿直抵信国公汤和府上。汤和与我半夜共谈于书房:天下几定,皇上如今万人之上,我等现在只能安守最本分的事情…将军现在已万分危险,一步不着,必会招致灭族,老夫倒有一计,将军愿听否?
  
  我一听说有救,猛然双腿一跪,泪水夺眶而出:我弱冠之时便随国公以及郭将军南征北伐,如今几近花甲,皇上若真要拿老臣性命绝无半句怨言,可怜我家眷上百,他们都是无辜的,不愿看到他们因为我而遭此大劫,国公若能出手想救,则实乃老臣再生菩萨啊。国公匆匆将我扶起:将军言重,我救将军,实在也是在救老夫自身啊,试想将军遇劫,老夫就能安然了吗?倒不如这样吧,将军不如将计就计,趁这个机会逃出朝廷政治权力中心,借一方父母之官,立安身之命岂非更好?皇上见将军毫无插足朝廷事务之意必会放过将军!我猛然醒悟:虽放弃了下半生的荣华富贵,但能逃过此劫留下家人性命也不为过了!这真是妙啊!那国公以后又有何等打算?皇上是不会放过我们的。国公嘴角微微一笑:将军不必担心老夫了,我自会有办法应付的。我疑虑着,其实国公也是凶多吉少啊!拜谢国公,五更便回到府邸…
  
  翌日上朝,我带着佩剑以及用上等丝绸包裹着帅印,一并带去上朝:皇上,臣今恳请皇上让臣出任西京知府,如今想着要远离皇上了,万分不舍,遂将宝剑以及大印一并上缴皇上。交出宝剑代表我老了,交出帅印则直接代表将彻底退出兵部。
  
  太祖最想看到的东西终于出现了,顺其自然的答应了下来…
  
  就这样,我带着家眷,以一方知府之命,借皇帝之旨远赴四千余里远的西京上任。这样我真的能逃出东西厂的范围,即使到了那边也还能安然无恙吗?临行之时想到此行将是一去不返,我深情的"参观"了一下
  
  我的老宅,亲吻了那一土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