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员自揭外汇理财陷阱 四大类风险鲜为人知(一)
详细内容
最近一两周内,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一大批全新的外汇理财产品竞相登场,就连一向低调的外资银行也做起了大规模的理财产品宣传。
据了解,银行发售和代销的外汇理财产品种类繁多,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或与黄金价格挂钩收益率也节节高升,一些美元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接近10%甚至更高。
不过,中国银行外汇衍生产品交易员郭兴义博士最近为外汇投资者讲课时表示,这些纷繁复杂的外汇理财产品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四大类风险,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使投资者的收益或本金受到损失。
郭兴义说,高收益外汇投资产品同时也隐藏着高风险,这是投资的规律。但是投资者在购买时需要搞清楚,产品的风险增加值是否高于可能带来的收益增加值。如果不是这样,最好避免这项投资。他建议投资者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的产品。
〔陷阱1〕信用风险附加条件中藏玄机
外汇理财产品首个风险是信用风险。
购买前一定要搞清楚五个问题:产品宣传的是预期收益还是固定收益;有无保底收益;注意比较累计收益率与年收益率的区别;还要看到期是否还本,归还本金有无其他附加条件;投资收益由谁负责。
实例:2004年5月某银行发售的一款A公司的信托产品,三年期,预期累计收益率是25%。收益支付人为A公司,到期如果A公司未破产可全额还归本金。
专家解析:这款产品乍一看收益虽然很高,但注意那是三年的累计收益率,平均下来每年收益率在8%左右。而且预期收益率并不是承诺的收益率,最终能否兑现不好说。
一般说来银行的信用等级是最高的,其他公司信用等级相对较低。比如上面例子中提到,到期后本金和收益的支付人是一家信托公司,这也使风险增加,一旦信托公司破产,不要说投资收益,就连本金也难保。
〔陷阱2〕结构风险条款难懂黑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