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营销销售>人性化管理与营销(一)

人性化管理与营销(一)

详细内容


一、人性化管理

  人有惰性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我的感触也很深,比如说,我前一天晚上还"信誓旦旦":明天早起跑步,然后读半个小时英语,接着完成已拖了一周的某个方案……但结果往往是:挣扎了很久还是没能早起,直到将要迟到的边缘……到了公司只勉强完成了该方案的一小半,便想到网上转转,后来一看方案就皱眉头,给自己找理由说:"反正一周都没写完,也不在乎这一天了,明天再把它搞定便是",当然到下班也就没有完成!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减少惰性的方法即我以前谈过的目标设定、目标细分、实现途径、时间保障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人性的弱点很多,以上所说的惰性仅是其中之一。不同的人弱点、缺点表现各不相同,在管理当中,员工由于自身或客观原因,往往会在这里或那里出现问题,但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对策是严格实施较完善的制度,同时因才施用——前提是你对下属的能力与背景有较好了解。例如我的一位下属工作效率很高,但接受任务时总喜欢讨价还价,所以我给他下达约5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任务时,会叫他3天完成,他通常"还价"为6天,最终会在5天"成交"。此外,可通过正强化、负强化等方法对员工的部分缺点进行改正,如增强团体学习氛围可对组织内的成员产生影响,减弱他们的惰性。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的可塑性很强,若经过系统培训,一位哪怕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平民也能胜任较复杂的职责。此前我曾见过很多经常从外部高薪挖角的企业,它们并未取得意想中的良好效果,新加盟的高才不是水土不服便是遭遇重重阻力。我并非一味反对从企业外部聘请高才,但相较而言,企业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更了解企业背景与资源状况,能快速适应与协调部门间的关系,如果能够给予他们一些必要的培训,他们可以做得更好,甚至超过"外来的和尚"!

  管理是适度均衡的协调、控制行为,应该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控制又不能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一家企业的管理方法很难全部COPY到另一家企业;在企业危机等巨大压力下会提高效率却不能持久,企业稳步发展是好的,但又会滋长员工的惰性。可以说,管理是很复杂的"工程"。我们处于一家公司中,常能看到该企业现存的问题,而且会时常抱怨,但这不是正解。应有的做法是:深入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在自己运作一家企业时避免犯类似的错误——特别在资源不充分、市场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内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