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品牌集体上演涨价大戏(一)
详细内容
你涨8万,我涨10万借新汽车消费税出台之机,豪华车品牌们终于鼓起勇气在临近五一黄金周时,集体上演了一场涨价大戏。
但即便是集体行为,价格到底涨多少可以既让消费者接受,同时又打击争对手,却需要智慧。豪车品牌涨价背后其实各有玄机。
全面看涨
在2005年年初狂降10万元,率先打响豪车品牌降价第一枪的宝马,今年同样成为豪车品牌涨价之第一人。
针对4月1日公布的新汽车消费税,4月3日,宝马便宣布了其全系列车型的新调整产品价格。其中进口宝马760Li个性版的涨幅最大,上调28.96万元;国产宝马325i和排量同为2.5L的Z42.5si涨幅最小,上调为5000元左右。
几乎与宝马同步,新成立不久的奥迪事业部也在第一时间向经销商发出新价目表:除2.0L以下和4.2L之外,所有国产奥迪车型价格均出现上调,全系车型涨幅在4000元至3.15万元不等。
相对宝马、奥迪,奔驰的动作相对慢些。在新消费税实施后的第12天,奔驰(中国)和北京奔驰对外宣布,旗下进口和国产车型的市场零售价统一调整。国产奔驰E280上调1.98万元;进口奔驰S350涨6.2万元(售135万元),新奔驰S500加长版涨13.2万元(售175万元),其他车型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除豪车三大巨头外,通用凯迪拉克、福特林肯及部分日系豪华车品牌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这次豪车阵营价格涨势相当浩大。
各怀鬼胎
如果简单理解,以奥迪、宝马、奔驰为代表的豪车品牌,其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的确与新消费税调整幅度成正比。价格上涨与征税标准调整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此轮价格调整对国内目前的豪车市场整体格局不会产生质的影响。但仔细分析各厂家调价车型,却发现背后仍有不少小动作。
消费税涨幅那么大,没有一个企业能完全消化上涨的成本,因此价格必然会出现相应调整。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奥迪市场部部长肖敏说,但这同时是对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及价格策略等方面的考验。所以大家表现得非常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