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之道:评选最聪明的消费者
详细内容
北京某装饰材料市场不甘寂寞,奇峰突兀,在门楣上拉起评选最聪明的消费者活动的大红招牌,许多路过的行人都忍不住停下来,拐进来,瞧上一眼。
活动本身很简单,一进门先取张券,券上印的是考核消费者的权益意识、商品知识、市场见解等一系列问题,填好了,但这时你还没有消费行为等到商场逛了一圈,买了东西,售货员在其盖章认可后投入大箱内等着评委会打分,分出名次。
用聪明的概念来评价消费者,很有独到的眼光。据材料市场的倪经理说,消费者的特点正好与售货员相反一个赚钱,一个花钱。评优秀售货员,标准是看他的服务给商店带来的有形无形的效益。在消费者这头,说他聪明,是说他会花钱。首先,花钱花得巧,要掌握商品的质量、等级、行情;另一条,要会运用现代法规保护自己的权益;还有,对商场和工厂的经营、生产等能有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通过这三条,才能比出购物人的聪明程度。
消费者的评比当然也不可能一评定终身。很简单的一张书面问卷,也不能完全、充分地显示出消费者的聪明水平。评比搞了一个月以来,交上较完整的答案的消费者只有300多人。
获奖者的数量有限。但倪经理道出了他们的经营用心:商店做生意,总得告诉消费者我们是有诚意的,是可信赖的。评出100个优秀售货员,不如评出一个对我们有印象的聪明消费者更有说服力。
随着聪明消费者的增多,必然导致该市场的名声更大,利润也随之而来。消费者与经销者,谁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