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火销售淡季市场的五大策略(一)
详细内容
所谓淡季是相对于旺季而言的,是指目标消费群体由于受消费习惯影响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需求变化。
很多产品都有所谓的淡旺季之分,例如饮品、食品、空调、服装等。每年的10月末到次年的3月初,饮料市场进入了消费淡季,产品销售停滞、现金流量骤减、经销商态度消极等情况会出现。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前后,月饼的销售异常火爆,而一旦中秋节过去,月饼便无人过问。服装也是如此,冬装、夏装的界限十分分明。而对于空调而言,夏季是销售热潮,冬季的消费热情则被冷冻。
淡季,其实是一个并不准确的概念,因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如企业一味地相信淡季,在淡季无所作为,认为淡季就应该很淡,就会陷入营销的误区。
一些企业借此压缩各项开支,停止营销活动,撤下宣传广告,一派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偃旗息鼓的态势,甚至干脆停产放假,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企业应该彻底转变淡季意识,树立淡季不淡的全新观念。实际上,我们应该相信市在人为,只要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措施,淡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甚至可以比所谓的旺季销售更好。
策略一:市场转移
实际上,企业所认为的淡季,往往只是某一区域的淡季,而非所有市场的淡季。就像地球一样,一面是夜色深沉,另一面却正是阳光普照;一边是银装素裹,另一边却是热浪汹涌。市场太大了,只是我们的产品还没有深入而已。
我国幅员辽阔,整个世界的版图更大。因此,当所谓的淡季到来时,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市场转移,去寻找适合产品的市场,甚至进入国际市场。例如夏装,当我国的北方逐渐进入寒冷的冬季时,东南亚却一派阳光明媚,此时如果将销售重心进行转移,无疑会柳暗花明。
如果再仔细研究,即使是同一个市场也会有所差别。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所,例如宾馆、酒楼、迪厅、歌厅等消费场所,终年空调开放,实际上季节的影响并不大。在这里,夏天吃火锅,冬天吃冰棍并不是什么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