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供应链:起于列强夹缝之中(一)
详细内容
三星手机虽起于世界手机列强的夹缝之中,但仍凭其出色且富有创新性的供应链体系而占稳市场。韩国人的经验也许可以给中国同行一些启示。
面对全球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三星手机的竞争对手诺基亚使出了自己的最后一招,发动了大规模的价格攻势,使得其它厂商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一向坚持高端的三星也迅速进行了大规模的降价,及时保住了市场份额,并且利润没有明显的下降。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切无不与其出色的供应链系统息息相关。
分析人士指出,三星一年生产和销售的手机占全球手机总量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但是,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就其原材料采购量和生产成本控制技术而言,它的生产成本和原料成本都是最低的之一,并令人惊讶地维持了较高的利润率,这就意味着,三星并没有因同行的价格打压而受到挫折。
“三星模式”工业园
三星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其手机部成立伊始,当时,由于一些部件紧缺,三星无法及时供货,令网络运营商和其他客户大光其火,并且还错过了圣诞节促销的大好机会,损失惨重。这件事刺痛了三星的掌权者,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三星都把供应链管理作为重中之重,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和强健。现在,三星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正因为其独特的“三星模式”而广为人知。
“三星模式”的思路成型于2003年,当时,正是全球电信市场的黄金季节,国际及国内手机市场需求旺盛,而此时也正是全球各大手机制造厂商们奋力一搏的时候,虽然三星已鼓足了劲,但老牌劲旅诺基亚、摩托罗拉与当时的爱立信、西门子等显然都十分抢眼,大家都铆足了力气扩大着自己的生产份额。
“市场情况简直好极了,我们每一款手机都在市场上畅销,记得当时最发愁的是生产供不应求,尤其是手机元器件的供应,那些配套供应商们总是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一位三星的员工这样形容当时的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