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场指南>BPR和ERP――从管理思想到技术手段的研究(一)

BPR和ERP――从管理思想到技术手段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BPR和ERP的这两个概念和主要包括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在业务流程重构BPR之上,才有可能实施ERP,实施ERP必须先BPR。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一切构成了影响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三股力量:顾客(Customer)、竞争(petition)和变化(Change)(简称3C)。工业经济时代的商业规则和\"科层制\"管理模式已不能使企业适应以3C为特征的外部环境,甚至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的关键不在工作本身和工作的人,而是在整个流程的结构和企业发展的着眼点,业务流程重构势在必行。在业务流程重构BPR之上,才有可能实施ERP。

  1、BPR定义

  企业经营过程重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理论是当今企业界和管理学界研究的热点。BPR理论于1990年首先由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大师、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汉默(MichaelHammer)先生提出,随即成为席卷欧美等国家的管理革命浪潮。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如IBM、科达、通用汽车、福特汽车、XEROX和AT&T等纷纷推行BPR,试图利用它发展壮大自己.实践证明,这些大企业实施BPR以后,取得了巨大成功,企业界把它视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看成一场工业管理革命。1993年,迈克尔・汉默与咨询专家詹姆斯(JamesChampy)合着并出版了《企业重构一经营管理革命的宣言书》。此书一问世,连续8周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美最畅销书,几十万册书很快就告罄,位列美国当年商业类畅销书榜首。在该书中,作者阐述了BPR的基本概念,即对企业的经营过程(BusinessProcess)作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翻新,以便使企业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表征企业业绩的重大特征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并强调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业绩取得巨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