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六年级语文评课>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详细内容


一、复习
1.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环境恶劣。
2.你觉得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板书:神奇】
3.神奇在哪儿?【板书:外形】

二、直击外形,体会神奇
1.自由读第5小节,边读边划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词句,并适当地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相互讨论。
2.文中如何描写它的外形?
读,研讨,盯住"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粗实而坚硬、生铁铁锭、锻铸、撑立",同时抓住"巍巍然"理解柳树高大的形象。(讲到"锻铸"时出示高原气候图片,以加深对这个词的理解;讲到"生铁铁锭"时出示生锈铁锭的图片)【板书:巍巍然】
3.再来读读它的外形,感受它的神奇。

三、想象生长,感悟神奇
面对这样一株神奇的柳树,作者不禁浮想联翩。他想象了些什么呢?
(1)默读6、7小节,猜测与想象了什么?
【板书:生长】
(2)这样的猜测与想象,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3)哪儿能感受到了柳树生长的不易?

四、对比乡柳,体会艰辛
(1)此时,不自觉地让人想到了家乡灞河、灞河桥、灞河河畔那众人皆诵的柔美乡柳。指名读第8小节。
(2)作者笔锋一转,写了乡柳的生长,你有疑惑吗?
(3)这样写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五、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 生活的道路不同没关系,相差甚远的命运也没关系,这株柳始终用它独特的生存方式去迎接命运的挑战。是什么样的生存方式?
出示,读。
2.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写这株柳树吗?
出示作者介绍。读
4.你觉得作者在写谁?(作者以及像作者一样的人)还有些哪些人?
5.能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吗?
6.此时,再来读题,你怎么读?

六、回顾全文,总结收获。
你们不仅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个人,更读懂了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