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级《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详细内容
S版六年级《奇异的琥珀》说课稿
一、说教材:
《奇异的琥珀》是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21课,此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发现”,训练的重点是默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认真领会说明的道理,培养学生对科学,对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探索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体会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二是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努力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尽力把读的时间,说的机会,问的权利,评的自由还给学生。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教学过程。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熟悉课文内容,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推测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的,明白这样想象的依据是什么。
4、复述故事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认读、识记、组词、听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的工具书来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朗读练习和指导,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与交流,明白这块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以及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和发现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四)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体会科学家合理推测的依据。
2、难点:理解科学家推测的依据。
三、 说设计理念: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 说教学思路与意图:
第一课时
(一)、板书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奇异的琥珀
2、教师谈话设悬:
谁知道什么是琥珀?为什么课文的题目不直接叫琥珀而要叫奇异的琥珀 ?这琥珀奇异之处在哪里?【意图】(给学生设置悬念,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学生预习课文:
1、带着刚才的疑问去预习课文。
2、在读课文的时候自学生字新词。
3、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明白这块琥珀为什么是奇异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分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与反馈:
1、生字新词的检查:
(1)指后进生拼读生字,其余的学生认真听,然后指学生为其正音。
【意图】(让后进生参与学习中来,摸清班上学生拼读生字的能力。)
(2)指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的学生在稿纸上听写,然后同学互相订正。
【意图】(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3)指学生上黑板为生字组词,其余的在稿纸上组词,然后同学互相订正。
(4)全班齐读生字新词。
2、课文朗读的检查:
(1)指几个学生朗读随机指定的段落,其余的学生认真听,并在有误的地方做上记号,为评价朗读做准备。
【意图】(检查学生是否对课文的任何一段话都比较熟悉。)
(2)学生评价朗读。
【意图】(检查学生听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对课文内容理解程度的检查:(见预习要求)
(1)各小组选举代表发言。
(2)各小组学生互相补充。
【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读、想、写、说等各方面锻炼学生。)
(四)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肯定表现好评的组和学生,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
【意图】(肯定和批评并行,让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做到取长补短。)
(五)课堂练习:
1、同学互相听写词语。
2、同学互相朗读课文。
【意图】(当堂学习当堂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