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龟裂后的墨辊影迹 - 墨辊故障
详细内容
墨辊表面龟裂(或橘子皮),主要受酸性润湿液及油墨中的挥发剂、渗透剂等侵蚀,加上平时对墨辊不擦洗,表面积聚的滞留物干结,时间一久便产生龟裂,特别是中间两根着版墨辊的龟裂不易发觉,墨辊的龟裂现象常从两端开始,逐渐向中间蔓延。龟裂后,一方面产生干结的粒屑脱落,在实地图文上产生“鱼眼”状或“风眼”状斑点(如图 6—3所示);另一方面,墨辊表面有了龟裂空隙,该处接触印版传墨辊时留下相应的空白花纹,在实地色块上特别明显。
图6—3 墨辊龟裂后产生的凤眼状、鱼眼状印迹
处理方法
防止墨辊龟裂最有效的方法是经常对墨辊表面进行擦洗。请注意,擦洗不等于清洗,要把墨辐抬下来,用浮石粉、细砂布等将表面的干结堆积物彻底擦去,一般每月彻底擦洗两次,既能保持墨辊的良好工作性能,又能防止光滑、老化、龟裂等弊病发生,对提高印刷品质量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