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教学思维论文>玩中长智慧,与广大的幼教同行共探共研(一)

玩中长智慧,与广大的幼教同行共探共研(一)

详细内容

玩是孩子的天性,但要玩得有趣,玩出水平,玩出智慧,却还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拔。本活动的制胜之处在于执教者以孩子的玩伴出现,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活动也没有预先设定的程式,只是以核桃为活动材料,以孩子玩核桃为主题活动,在活动中顺应孩子的思路或参与或提练,与孩子共同建构新的知识。活动一开始,当孩子们看到面前小筐里的核桃时就已经很欣喜了,待听到"大家可以随意玩"时,更是欣喜若狂了。有的拿两个互相敲击,有的玩"碰碰乐"游戏(因为有玩玻璃球的经验,孩子们将核桃代替了玻璃球来玩过去的游戏)。还有的放在桌子上摆图案,在执教老师的参与下几个孩子玩起了抛核桃的游戏(抛上接住,再抛再接)。进而又派生了相互抛接"小球"的游戏……当孩子们玩的兴趣稍稍减弱时,老师"建议"大家分两组来玩"碰碰乐"——即把若干个核桃放入一个圆圈内,每组取一个核桃作为"主球",轮流用"主球"来击打圈内的核桃,看谁击出圈外的多。每击一次,孩子们会很自然地数一数本组击出了几个,圈内所有的击完了,哪一组击的多呢?因为核桃数量较多,既不能一下子测出来,数起来又比较困难,那么如何办呢?一个幼儿建议用手抓,各组数一数有几抓。刚抓了几下,有两个幼儿又发现了问题,抓的不一样,小甲一把能抓4个,而小乙一把只抓3个,在大家为难的情况下,老师的"建议"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两组的小朋友一样多,每个小朋友都拿2个,看看剩下的哪一组的多。这样问题解决了,老师顺水推舟将游戏转到了核桃与数字上,比比看谁一把抓的多,小朋友们想出了最大限度抓取核桃的好办法,有人居然一把抓6个。接下来看老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的核桃数;再看老师出示的数字,拿出比这个数字多一个的核桃数;再看老师出示的数字拿出比这个数字少一的核桃数。数学教育在孩子的游戏中有趣地进行着。一个幼儿发现了核桃丑陋的脸就像一个布满皱纹的老太婆,老师顺应孩子的说法把孩子引导到了对核桃形状的观察上。一个幼儿居然根据桃核的样子编了一则谜语:皱皱皮,皱皱脸,满脸皱纹不好看,里面果仁却香甜。

  至此,孩子们发问:"老师,让我们吃吗?""当然啦,可是用什么办法才能吃到里面的仁呢?"老师的回答既让孩子们满意又让孩子们思考。我 一定要吃到它。孩子们纷纷想办法,有的拿起核桃往地上使劲摔,有的用脚踩,但效果都不算好,一个幼儿说:老师,要是有个锤子就好了。老师拿出了预先准备好的锤子。老师,有个钳子也可以,老师拿出了钳子。紧接着砖头,秤砣,石块等工具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砸核桃品尝核桃,并在执教老师的引导下,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