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幼儿学会爱(一)
详细内容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不觉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幼儿园、家庭应携起手来,让孩子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自己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爱护公物;爱护动植物;爱护自己的物品,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一、教学活动中"爱"的教育。
1、日常教学活动中
有人曾说过"让孩子学会爱,比学到知识更重要。真正的教育就是想办法让孩子心里有爱"。千真万确,当今的父母往往认为学到知识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所有事情都"包办代替",只要孩子把知识学好。这又给幼儿园教育带来了压力,这是我们现行教育的一种悲哀,即在为孩子付出大量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老师,爱所有关心自己的人。
为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如大班艺术活动《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中,在歌曲中让幼儿学会对爷爷奶奶的爱。幼儿边唱歌曲边进行敲敲背捶捶腿的动作,很感兴趣;在此同时,老师积极的鼓舞很重要,鼓励幼儿回到家里也要这样起劲地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这个艺术活动老师不是刻意地让幼儿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而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爱"。又如:故事《七彩虾》,讲述了小青鱼为了是老人开心,将自己装扮成七彩虾……教育活动不仅是停留在故事内容上,更重要是让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学会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更应该关心老人。
2、游戏活动中的"爱"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我们应该利用儿童这种强烈的活动动机诱导他们,使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生活、去探索、去创造,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幼儿游戏自主自愿的特点,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诱导幼儿在活动中学,在娱乐中愉快地体验"爱心"行为。如艺术活动《我的好妈妈》歌词讲述了: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请坐下,让我亲亲你吧,我的好妈妈。幼儿还进行了角色表演,一名幼儿表演小姑娘,一名表演妈妈。老师以"妈妈"的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从而引导幼儿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到家要给妈妈倒茶,搬凳子等等活动,并从中得到角色表演的快乐。
3、 日常生活中感受"爱"
幼儿每天在园的时间大概八小时,每天除了教学活动外还会有许多的事情;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抓住教育契机,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爱、学会爱。如:帮助他人卷衣袖、系鞋带,同伴摔倒了帮忙扶起来,帮忙人家搬凳子,帮忙收玩具,帮老师打扫卫生等等,这一系列的行为老师看到或发现,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并教育其它小朋友向他们学习,看到别人有困难,主动去帮助。
二、有意识的创设"爱"的环境
名人说过"每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都是一缕纯洁的白丝,而环境则是一个大染缸,好的环境就像一个色彩明朗的染缸,染出来的丝明艳耀眼,不好的环境却像一个色彩阴暗的染缸,染出来的丝暗淡无光,遗憾的是丝一经染过,再怎么洗也不能恢复本色了"。因此,可在环境创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以爱为主题的内容。
1、布置主题墙。如大班有一个主题是《七彩世界》,目标是让幼儿感受七彩世界的同时,去感受"爱",学会去爱别人。这个主题的教学活动有《七彩虾》《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等。我就将《七彩虾》这个故事的图片张贴在主题墙上,将这个故事有关的头饰贴上。幼儿就可以理解墙上的内容,更懂得看到别人有困难,要热情帮助,要做个乐于帮助、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2、创设自然角
自然角的各种动植物都是幼儿带来的,但往往会出现不爱护动植物的情况。如:一个小朋友带来了一盆花很漂亮,当天就被人摘掉叶子了,没过几天就死掉了。我先是让幼儿只许看不能摸,但是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