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弱智幼儿生活技能(一)
详细内容
永丰幼儿园 颜连芳
通过幼儿园组织学习以及本人在假期中上网查找并学习有关现代化教育的有关资料,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当今社会已步入高速的信息化时代,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我觉得对于我所教的弱智幼儿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弱智幼儿生活技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即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信息于一体,画面形象丰富,直观性强,能调动幼儿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已逐渐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中优化了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在弱智幼儿生活技能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看得见、听得着的直观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并挖掘幼儿的潜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之充分了解生活常识,并熟练掌握生活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意志和行为习惯。
一、 运用多媒体,弥补认知的不足。
智残幼儿生活技能训练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习惯。对于从小大脑发育有缺陷或受器质性损伤,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低下的智残学生来说,要理解"红绿灯"的用处,难度较大,凭借教师的言语描述,显然抽象难懂,幼儿无法接受。若借助电教设备,如:用录象机拍摄有关场景并制作成课件,让幼儿乘上公共汽车参观等一系列活动,并配有"到小兔家做客"的场景。幼儿们都较感兴趣,也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这样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加充分地了解红绿灯的用途,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变抽象为生动,促进动作的发展。
弱智儿童感觉迟钝,行动笨拙,在生活上惰性较大,依赖性强,而家长往往只是一味地包办代替,不注意培养孩子简单的生活技能的意识,因而弱智幼儿中,好多幼儿连捶背、扫地以及穿衣服等简单的生活技能都不会。通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发现幼儿对生活技能的掌握及日常运用,良好的品德意志的培养方面,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常常出现课上学课后忘的现象,显得事倍功半;而合理地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就能受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主题活动"重阳节",为了让幼儿知道"爷爷奶奶爱我,我也爱爷爷奶奶。"而对于弱智幼儿来说"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字眼,难以理解。我们就到幼儿家中拍摄有关爷爷奶奶在家如何做事的情景,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