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真诚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一)
详细内容
近日在《中国教师报》看到一篇关于北京某小学教师的风采录,他们以真我的风采和骄人的成绩,赢得了人们的关注,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严谨治学、无私奉献,与学校同发展,和学生共成长,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丰富的学识引领学生,用青春和爱心诠释教育的真谛。他们为教育奉献青春的事迹令我感动,那些发自肺腑的教育感言也时刻激励着我。这也正是我们幼儿教师所需要和具备的优良品质。
以往我们在衡量一名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时,一般都以唱歌,舞蹈,绘画水平来为依据。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令我深深地感受到,富有爱心才真正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基本条件。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的形式如同水池,惟有情和爱才是池里的水;没有情和爱,教育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形状各异,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所以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家长和孩子打招呼,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毕竟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关系,只有一点一滴地用爱心灌溉孩子,才能使师生关系融为一个"爱"字。一个充分享受到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
在多年的幼教经历中,我感受到,关爱孩子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往往是在一些细节上,把孩子和我的距离拉近了。在我所教的班级里,每一个新入园的孩子,我都亲自领他们熟悉环境,亲切地与他们交谈,把他们介绍给其他孩子,让他们能尽快消除对自己亲人的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好形象。使每个孩子对老师产生认同和依恋,给孩子们似家又胜似家的感觉。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只有关爱学生才可培养学生高尚与进取之心,才能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教育的真正成功。才能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学习、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