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幼儿观察记录>教室美工区:剪长长的面条

教室美工区:剪长长的面条

详细内容


  观察时间:2015年10月10日
  观察地点:教室美工区
  观察教师:巫娟
  观察对象:殷梓洋
  年龄:4岁
  性别:男
  开始时间:9:05
  结束时间:9:20
  观察目的:
  1、观察是否会使用剪刀。
  2、是否能用剪刀剪一段线条。
  3、遇到困难是否会主动请求帮助。
  观察实录:
  选择区域后,我看见殷梓洋进了“苗苗的家”我问:“殷梓洋,你选什么区?”“我选的是美工区”,“美工区在哪里?”他看看我,穿上鞋子,走进了美工区。
  “我想剪面条,可是剪刀盒子打不开来!”他一个人自言自语,不停地重复同一句话,也不请求老师帮忙,我走过去“我来帮助你!”
  (我的思考:班上还有个别几个孩子到现在还不太了解区域在哪里,对于这几个孩子我们需要个别指导。)
  殷梓洋拿出剪刀,左看右看,看见两个洞就直接把手伸了进去,一遍套着,一边说:“我想剪长长的面条,”这边剪剪,那边剪剪,一遍剪一遍说:“我这个剪得是什么呀?”看着我,我摇摇头,他又开始剪了。
  (我的思考:对于请求别人,他似乎不太主动,只是自言自语,希望别人听到他的请求,这方面我们需要进行集体引导。)
  剪刀抓的不对,我看他也没有要改正的样子,走过去,告诉他,剪刀抓错了,告诉他正确的抓剪刀的方法,纠正完姿势后,他又开始剪了,这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了,不一会儿,剪刀又抓错了,我问他:“剪刀怎么抓?尖的地方对着哪里?”他自己纠正了一下,也没有正确,我过去帮助他纠正,结束后,他又开始埋头剪起来,不一会儿,又抓错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纠正,还是没有完全正确。15分钟后,看着自己剪得小片片,自言自语的说:“我剪的是什么呀?”
  (我的思考:剪刀锻炼一个孩子的动手能力,在美工区几个孩子中,有的孩子拿到剪刀就开始正确的剪了起来,说明平时在家的时候家长也注意孩子的动手方面的培养,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孩子,这方面我们在幼儿园也要多多的锻炼孩子。)
  评价与分析: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加强幼儿脑功能锻炼,发展幼儿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一部分家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手活动与脑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还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认为动手操作用不着从小培养,长大自然会,从小做(jy135幼儿教育 )事是浪费智慧不值得,应该多读书,所以生活上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缺少锻炼机会。殊不知,幼儿的周围生活是他们学习内容的主要来源,整个过程又与动手操作紧密联系。儿童主要是在活动中学习,陈鹤琴先生提倡"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儿童通过做事获得发展。如儿童空间知觉不是从学几何开始,而是从搭积木开始,在活动里他们知道了这块积木在左边还是右边,在做中既学到左、右、上、下等空间知识,又使双手得到锻炼。
  新《纲要》指出:“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从“学会生活”作为切入口。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我会多多的投放一些孩子动手能力方面的材料,如:扣纽扣,拉拉链,捡豆子,串珠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的本领。在每一个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为幼儿的操作创设宽松的环境,培养幼儿操作的技能,鼓励幼儿去探索、操作,让我们的孩子个个“心灵手巧”。
  教育举措、改进方法:
  1、在幼儿园多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方面内容的训练。
  2、在区域活动材料上多多投放动手方面的内容。
  3、和家长沟通在家中也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多动动手,不要什么事都大包大揽。
  4、对于区域的选择,个别幼儿有意识的进行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