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罚销声匿迹使教育变成一种享受(一)
详细内容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们可能常常会听到一些圈内消息:哪个老师拿钢勺打了孩子的头;哪个老师体罚孩子,扭孩子的耳朵;哪个老师训斥侮辱孩子,致使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哪个老师对孩子采取暴力措施……每每听到这些消息,我们会很心痛,我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慨叹幼儿教师的素质,呼吁关注孩子的心理,强调老师不能体罚孩子。然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部分——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
我们有没有想过,老师为什么会去体罚孩子?仅仅因为老师的素质低吗?我认为不是这样。
情景一:午餐时间,孩子们正的吃饭。丁丁比较挑食,今天的饭他不爱吃。不管教师怎么劝,好就是不肯吃,半天才吃一小口。小朋友们吃完了,她的饭才吃了一半。掺了几次热水都没吃完。老师气急败坏地说:"你怎么回事啊!快吃啊!不然你站到那边去吃!"
情景二:要上活动课了,小朋友们怎么也安静不下来。"安静!安静!"老师又是拍手,又是喊叫,小朋友们却置若罔闻。于是老师生气了,她一把抓住一个正在飞跑的孩子:"站到前面来吧,别回去了!"
情景三:活动课上,小毛不时去和旁边的乐乐逗着玩,老师提醒了几次,他们都无动于衷,甚至旁若无人地大笑起来。老师一把拉起小毛:"你们两个在干什么啊?现在在上课!你们这样吵,别人还上课吗?"
乍一看,这老师怎么这么厉害!对待孩子要和蔼可亲,可是她呢!谁都知道,老师的处理方法是非常不恰当的,可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老师这种暴力态度,语言,行为 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