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一)
详细内容
以幼儿发展为本,促进孩子和谐成长
湖北省长阳县教工幼儿园 清江星语
幼儿是教育的对象,更是能动发展着的人。幼儿发展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点,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表现在是能否加速幼儿发展水平的提高上,因此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没有幼儿的主动活动就没有发展,对幼儿发展规律的掌握便成为课程必要的理论前提。因此,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幼儿和教师是不是主体,也不在于幼儿和教师的主体性是什么,问题的焦点应该是幼儿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在思想和价值取向上是一种大势所趋,教师与儿童虽然是教育中的主体,但由于他们的密切关系,他们各自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对彼此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幼儿主体性教育教师应该能够发挥其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职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的人,比如有准确的认知,能够正确地判断儿童的兴趣;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有声有色;能够恰当地指导儿童的行为,引导儿童开展有益的活动;能够在与儿童的相处中坦白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体现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内在价值,幼儿不仅是主动的学习者,而且是学习的主人。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的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发展思维。"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是为幼儿的"学"服务的,关注幼儿的实际需要远比关注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和有序性重要的多。然而幼儿本身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极为多样化的,而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课程,未必符合幼儿近期的兴趣点,这样会束缚和阻碍幼儿的学习潜力,因此,要想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真正为幼儿的"学"服务,就必须改变旧的课程设计模式,变刚性计划为柔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幼共同建构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尝试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从幼儿角度出发,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及时调整和完善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就我班开展的《参观奇石苑》的主题活动谈点我的做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