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活动中的图片教学策略分析(一)
详细内容
幼儿的语言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与他人之间的语言交流过程中获得发展的。语言活动中的教学策略关键就在于为幼儿创设正式的口语表达情景,使幼儿有机会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对某一图片、实物或情景的认识和看法等,学习表达的方式和技能,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在平常的语言教学中,我们会采用情境观察、游戏表演、排图讲述等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片导入,运用问题设疑方式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如金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小象欧利找弟弟》,活动开始导入部分,老师出示"不开心的小象图片",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是小象的生日,可是它一点也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调动幼儿参与讲述故事的积极性,采用了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从观察图片画面入手,引导幼儿想想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原因,让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想象、猜测故事发生的情节。老师先让幼儿假设有弟弟的感受,接着讲述小象没有弟弟的难过心情从而想要个弟弟,并去寻找弟弟。引导幼儿讲述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一方面创设了身临其境似的故事情境,调动起了孩子们讲述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们整理了原有的语言经验,为下面的讲述活动做好铺垫。然后,教师出示青蛙妈妈和小象一起对话的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讲述图片里发生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处在情景中的青蛙与小象的对话和动作。活动中幼儿大胆猜测画面内容,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力弱的幼儿模仿能力强的幼儿讲述。为了满足每一个幼儿的讲述需要,老师采用角色互换、结伴讲述等方式,鼓励幼儿猜想青蛙妈妈和小象的想法。整个活动中老师运用了多种策略让幼儿进行讲述、理解故事: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清楚画面所展示的故事情境;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讲述图片中的各动物和小象的对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主人公的动作即细节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