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过圣诞节
详细内容
该不该过圣诞节(一)
今天走在学校里面,随处都可见到圣诞节的气息。食堂门口摆着圣诞树,超市里都是各种有关圣诞的东西。让人不得不想起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啊。
那我们到底该不该过这个圣诞节呢,要我说啊,我不过,我曾今也过过,那是因为年轻,不懂事,现在不一样了,长大了,也能看到很多问题的实质了,会思考了。
思绪有点乱,但很平和,一点也不激进。
我就一点一点的说说我的看法,首先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日,而据我所知,大部分的中国人不信奉基督教,更不明白这个节日的真正含义。那去过它,是不是一种盲目呢。而眼下的国人,热衷庆祝的节日不仅有西方的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感恩节,等等。并且再过这些节日的同时,我们却淡忘的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就完全是一种忘本的行为了。就完全是在受着别人的对你的精神摆布,而你自己却完全没有意识。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侵略,文化,精神的侵略,是西方的软势力在我国的渗透和扩张的一种体现。我们在无意识中受着西方文化影响时间长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淡忘的多了,我们自然而然的就让别人在精神上统治了。我自认为,精神的统治远比领土的统治更可怕,真的到那时候,不用别人的一枪一炮,我们就会拱手把我们的领土给别人了,因为,我们的精神已经不是我们自己的了。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我们不该过圣诞节。
我今天还在和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当然就会有人提出反驳的观点,有人说现在全球一体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当然要发展要进步了,美国的各个角落都有中餐过,肯定大部份的美国人都吃过中餐,那是不是美国人也被中华文化侵略了呢,我说显然不是啊,人家美国人吃中餐过的只是胃,人家是在有意识的情况的吃的,他们绝不认为中餐有多好,他们更不会认为中餐会替代他们的饮食,那只是他们的调味品。而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是无意识的。就是因为中国人意识不到保护自己的文化。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节日本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能忘却了自己的文化,更不能让外来文化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我觉得,我有责任,让人们知道,要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再者又有人说,我们过圣诞节那只是一个借口,借着圣诞的名义,朋友出来聚聚,因为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家人团聚的,所以就只有借着圣诞的名和朋友聚聚了。这确实是个实在的说法,从我们要接受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欠缺的这一块讲呢,我们貌似应该过圣诞了。那最后我想总结下,我们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呢,当然我们没有干涉别人的权利,要我说,要么不过,要过,也要像美国人吃中餐的那样去过,别把它当回事。最重要的是别因为洋节淡忘了我们自己的节日。更不能让它占了主导位置,也不能让它左右你,就像你看到同学都在过,只有你一个人不过,所以你也就跟着过了。别让他左右了你。
好了有关圣诞节就到此为止。
接下来我想谈谈,有关中国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淡忘我们的文化的。首先,又是节日,端午节,韩国人抢先注册,与其说别人抢,不如说是我们自己丢的,偌大的一个中国,怎么就没人想起来去注册呢。是因为我们保护传统文化品牌的意识还不够。
再者,繁体字,现在的我们有几个会写繁体字,我承认我也不会,是哪出了问题,教育。在普及简体字的时候也要学学繁体字。
再者,古文,现在有多少人愿意去学,说实话,我以前也不愿意学,那时候年轻没没意识,而现在很多人不年轻了却依然没意识,台湾的教材文言文占百分之六、七十。大陆没意识啊,大陆现在追求的是GDP,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川子的有句歌词写的好那,骄傲的GDP它噌噌的涨那,能给我换来几包尿不湿吗。飞速发展的中国,处在冲刺阶段的中国已经忽略了很多问题,太急功近利的,但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意识到问题,要改变自己,不能整天忙着读书,读了书,要思考。
再者,方言,现在普通话是要普及,但不能忘了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是蕴育这一定的文化底蕴的,那也是一种文化。就拿我们新疆土话说吧,很多人不愿意去说,觉得土,觉得难听,记得几年前,赵国柱老师编了个新疆杂话那个段子,那时候大街小巷都在放,尤其是走到那
个卖磁带的店门口。我当时觉得也难听,觉得这种东西登不上大雅之堂,现在觉得自己当时傻得很,现在身在外地,没事的时候还听听赵国柱老师的新疆杂话,觉得特情切,仿佛回了家一样。
再者,英语,我觉得英语就是一种工具,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去学它,看看现在的大学,不学语文了,但英语要过四级,自己的文化没学好,再去接受别人的文化,这叫请别人过来殖民自己。
再者,中医,那真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结晶。国家也在慢慢的重视起来了,只是推广普及程度还不够,别看西医见效快,他治根不治本,而中医是能治本的,根和本是什么,好比一棵树,土以上的叫根,以下的叫本,砍树不除本,他是还会再生的。
就说这么多吧,想起来了再继续,总之,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文化。
该不该过圣诞节(二)2楼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对于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又是一个可以放松的节日。所谓的圣诞节!其实应该称之为耶诞节!因为那是耶稣的生日!近几年来,中国的圣诞节活动越来越多。最近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是商家各种圣诞节促销的广告,什么圣诞树,圣诞老人,连地铁里的大电视屏幕上也时不时的蹦出一些圣诞节的画面,让我想起一件事:前些年我一个朋友跟老中医学了十多年的中医,考医师行医资格证的时候,竟然因为英语不及格,而没有拿到医师资格证,不能在农村开办医院,为村民服务。而他在老师的诊所里曾经为很多病人看过病,病人都认为他医术高明,真是荒唐事情!由此可见西方的文化对中国影响太大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又在哪里?自己传统的节日为什么没人关注,日渐衰微?其实每年圣诞节我都心里不是滋味,看着满街的洋招牌心里都不快乐!许多朋友都会给我发短信,祝我圣诞节快乐!殊不知,他们越发这种短信,甚至是越痛苦!甚至越悲愤……我本人其实不反对开放,更认为适当的汲取外国的优质文化精华是有好处的,但让自己的国家变成别人的经济文化殖民地,去拿来别人的垃圾,变成殖民文化给人做奴才,我心里真不爽。如果像现在把洋节日这样的过下去,那么对我们的后代的影响将会是很大的。他们将来可能会真的接受这些外来的节日,而忽略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换而言之,我们的传统文化将随着西方文化在我们国内的发展而萎缩!很多网友和我的意见差不多,他们说“洋节热,传统节日冷,这是我们真正要担心”。还有人表示:“害怕以后的中国人都不记得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了,好好的保护中国的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也有网友留言说:“其实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很好也很有特色,只不过是因为中国现在没太注重这些文化方面的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在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上创新。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西方的节日。”但也有一种论调:人说中国人过洋节不代表崇洋媚外,正如中国人过传统节日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热爱传统文化。他们说看见年轻人过圣诞节过万圣节就认为这是对国外文化的一种盲目崇拜,其实是偏激看法。还劝国人把自己心胸放开,什么节日好玩就过什么节日,节日不节日的不就图个开心嘛,没必要动不动就上升到爱不爱国的地步。一时间几种观点针锋相对,大家都来表个态,那么中国人到底该不该大张旗鼓的过圣诞节呢?
该不该过圣诞节(三)《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圣诞节早成了热闹日子,在我们班就有不少同学发礼物,可关于中国人到底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早有发生。有媒体报道,温州中小学校长均收到市教育局通知,要求“不在校园内举行任何与圣诞有关的活动”;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这样的举措难免遭人议论,学校固然没有必要搞圣诞活动,不过让教育部门下发禁令实在有些小题大做。禁令的出发点应该是出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圣诞节之所以屡遭抵制,也正是因为有人觉得社会对这一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不少中国传统节日,是西方文化的扩张。不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该有更多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商家为了制造商机而大肆宣传、渲染。实际上,圣诞节在中国早走了味,其在西方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在我们这里并不突出,在更多人看来,无非是一个购物、社交的凑热闹的日子,没有多少人真正是为了它的宗教含义而去过节的。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为了事业而客居他乡,像清明、中秋、重阳这一类的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未免过于沉重,以至于不愿提起,并且生活压力的过重,圣诞节的狂欢为他们提供了放松和发泄的最好契机。还有,在春节时,大家都回家乡过年,朋友、同学、同事不能聚在一起,平时的节假日也不多,所以圣诞节也就成了非亲人的同伴之间的聚会节了。虽然圣诞节或许比端午、中秋、重阳更热闹,但原因并非是西方节日文化压倒了传统文化,而只是其现实意义更容易被人接受,让人更凑得起热闹而已。新兴的“光棍节”、“双十二”,隆重程度恐怕不亚于各种东西方节日,那为什么没有人像“打压”洋节一样去禁止呢?这就是很好的旁证。相反的例子也不少,感恩节、万圣节等等洋节,虽然也总有商家宣传,但在社会中总难以形成什么热潮。说白了,洋节并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更不是传统节日被淡忘的根源,真要因为圣诞节就惊呼洋节压倒中国节,未免有些大惊小怪。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弘扬中国传统节日,靠“打压”洋节显然不对路子,而是应发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其跟现代社会生活更好地融合才是正理。可以在元宵教学生做汤圆,在端午教做粽子,在重阳组织登山活动……春节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中国人保持着团圆、守岁的习惯,农历新年的地位就永远不会被公历元旦所取代。我们常说中国泱泱大国,文化兼容并蓄,在小小节日话题上,当有顺应社会潮流、兼并包容的心胸,洋节和中国节并没有冲突,完全可以和平共处
。且不说圣诞节是否应该冷处理,即使真的要“打压”,用教育局禁令的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事与愿违。圣诞节传入中国已被娱乐化,没多少人会考虑它是不是宗教性的节日,只要自己过的快乐就行了。它几乎衍生成为青年朋友寻求放松、获取快乐,与人狂欢的理由和契机。不鼓励、不宣传、不渲染、不抵制,对它进行冷处理才是对待西方宗教性节日应该采取的态度。同时要加大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保护、重视与宣传,这才能真正的让传统节日不再“寂寞”!
该不该过圣诞节(四)该不该过圣诞节(五)该不该过圣诞节(六)谈谈你对中国过西方圣诞节的看法近段时间,有关中国人是否该过“圣诞节”的争论在网上和报章上热闹非凡,有不少反对者认为不信基督教的中国人就不该过圣诞节,而应该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为过圣诞节会淡化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看一看以下这段话,也足以令我们汗颜!国人忘了享受自己的传统节日?国人忘了享受自己的传统节日?做个小小算术吧!!清明节有多少人要上墓地?端午节要生产多少粽子?中秋节要销售多少月饼?重阳节有组织多少老人登高?冬至那天有多少人会去祭奠亡人?春节又多少人家要贴对联,放鞭炮等?作为一个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中国人,我乐见中国人过圣诞节。圣诞节源于基督教,但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它又是非宗教的。中国化的圣诞节已失去了它的宗教性,成为一种精神狂欢,给辛劳忙碌了一年的中国人在年终带来精神上的放松、给困苦烦恼了一年的中国人带来精神上的宽慰。圣诞树、圣诞老人、圣诞贺卡这些圣诞节的标识给人带来温馨和关怀,使人感到温暖和喜悦。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无法比拟的。源于农业社会的以吃喝为特征的非宗教性的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一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会失去对人们的吸引力。想起小时候,就盼望着过年能够吃上丰盛的年夜饭,而现在对我已毫无意义了。圣诞节来临之际,大街小巷的大小商家门前都摆放着圣诞树,橱窗上帖着的圣诞老人的图片和五光十色闪烁着的圣诞彩灯,一片祥和的气氛,使人感到了社会的和谐。因此,人们快乐地过圣诞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中国人过圣诞节并不会对中华文化构成威胁和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也恰恰是中华文化包容和生命力的体现。中国人过圣诞节也不会谈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一个国家的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本民族发展强大的自信心和优越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人对本民族的文化只会更加自豪和骄傲,不但会更好地继承她,还会发扬她,会向全世界传播她。文化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当圣诞节在中国流行的时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远播全世界。这
几年春节期间,欧洲和美洲许多国家都发行生肖邮票,这些国家的政要和民众都出席和参加当地华人举行的春节庆祝活动,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美国总统布什已连续几年向华人祝贺春节,赞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鼓励华裔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人过圣诞节也不必担心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只要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的楷模。在中国历史上,中华国力最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科学技术也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当时欧洲、中东、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长安学习,周边国家则以中国为宗主国,万国来朝,重译款塞。秦朝以后,中国常常被少数民族占领,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数民族割据的朝代,但是他们几乎都被汉化,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中国人过圣诞节正是我们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宽容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的体现。包容就是能够容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让它们共生,共存,相互辉映。包容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作为一个热爱中华文化的中国人,我深深的知道,即使查禁了圣诞节,也决不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宏扬有任何的促进作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靠的是我们自身的重视和人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自信心。我相信,当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更加灿烂和光辉的时候。我们应该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信心,过一过圣诞节没什么大不了的!09营销与策划陈海燕09324010抵制圣诞节?同时也是为了保护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各处才有抵制圣诞节的想法和倡议。中国人到底该不该抵制圣诞节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应该搞清楚另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抵制得了圣诞节吗?毫无疑问,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无论如何,国人是无法抵制得了圣诞节的。让圣诞节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安然存在,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四方面的理由:一、圣诞节可以促进经济繁荣。不可否认,圣诞节给广大的商家带来了无限的商机。经济的发展是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前进的。圣诞节也自然地带动了人们的消费(包括商品与饮食等),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二、圣诞节可以放松国人的身心。每到圣诞节,国人(主要是年轻人)之所以选择狂欢,一是受节日气氛的感染,另外也是对劳累身心的一种自然释放。有圣诞节这样一个节日,西方都已不再是关键,中、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快乐;三、圣诞节可以增进中
西方文化的交流。圣诞节是西方的节日,节日也是一种文化。自从圣诞节进入中国,国人知道了这个节日的同时,也知晓了与圣诞节有关的许多西方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并无什么害处。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圣诞节也是使者;四、圣诞节可以为孩子带来更多的梦想。孩子是最天真的,他们天生爱幻想,并有着许多的梦想。圣诞节是最受孩子欢迎的了。圣诞老人、鹿拉车、圣诞树、圣诞帽......这些幻虚幻实的种种,结合雪地、雪人,以及“平安夜”和“铃儿响叮当”等美妙欢快的乐曲,如芭比娃娃、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在增长知识与见识的同时,又无不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无尽的幻想与愉悦。这,我们难道也要拒绝吗?!圣诞节比春节在意义上要高得多,西方人在欢聚一堂时,想到的是基督为人类受难,有一种超越自我,超越利益的净化作用.西方国家的圣诞节音乐会除了喜庆之外有一种悲壮圣洁的感觉.西方国家的节日几乎都是宗教节日.所以说,在明知无法实现却非要呐喊什么“坚决抵制圣诞节!”,还不如正视现实,在加以正确引导的同时,做好节日的交通与安全保障工作,让国人过好圣诞这个西方舶来的节日!
该不该过圣诞节(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