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俗的征文
详细内容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今天,377r作文网.377r.小编是为大家分享关于民俗的征文范文,欢迎参考!
春节洋溢着的中国红,点燃了我们生活的希望;端午接香甜的粽子,向我们讲述了拳拳爱国心的故事;中秋节圆圆的明月,让我们的情感更加贴近……祖国的名素节日的大河,流过几千年的时光,奔腾到现在,直到永远的未来。
我国的民俗节日本是一枝鲜艳的花,成开了几千年,可是在我们这一代,却逐渐地枯萎了。现在的人们,喜欢上了外来的某些节日,而把祖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当作了休息日或吃某中特定食品的日子,疏远了感情,失去了热烈。街上再也没有过去的大闹春节、元宵的场面了,真教人心寒。
不应该淡漠我们的民俗节日,因为这些节日融合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静谧的月亮轻盈地爬上了柳树梢,地上被花灯映得像白天一样,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徜徉在街道上赏月亮,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可是现在,哪有素不相识的人在一起赏月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时,人们尽情地放爆竹,随着炸响发出的“噼啪”声,人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用崭新的心态新春这位美丽的新娘。在人们的心目中,爆竹的声音崩走了前一年的晦气,让好运来到身边。可现在的人们,只管做做样子,不知其里,也不会有更大的心理愉悦。尽管这样,这个过程还是继续着悠久的历史,发扬着灿烂的文化。
尊重自然是中华民族民俗节日的又一主旋律。最能体现尊重自然的应该是重阳节了。重阳节的早晨,晨雾漫漫,岁草青青,花儿艳艳,上山踏青的人们成帮结队。绿草,红花,人群,轻雾,山野间,更加祥和,灵动,更加优雅,仿若人间的仙境。人们采回艾蒿,挂于屋檐艇室,驱毒辟邪。人儿真正回归了自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的时候,人们想念亲人,这种想念催促他们来到天高气爽的山上,这不也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吗?
我们的民俗节日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亲情的眷恋,中秋节的团员,春节的团聚,重阳节的思念,清明节的追思,都表现了亲情基础上的互相牵挂,互相思念。正如中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通过具体的方式和途径,爱意通过承载物在你我他之间传递。
总而言之,我国的民俗节日是一棵大树,一棵生长了数千年且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都在它的下面乘凉。我们这一代的重要任务,就要为它浇灌营养,让它万古长青。
国庆节,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来到锦绣中华民俗村游玩。走到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鲜花,它们像花枝招展的春姑娘,张开美丽的笑脸,迎接国庆的到来.
我和爸爸、妈妈参观了每个少数民族的居所,里面陈列着他们日常生活用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常用的蓑衣、猎枪、织布机,还有蓝印的花布,很有特色的吊脚楼。他们居住的房屋有的是用石头堆砌成的,有的是用竹子搭建成的,有的是用土垒成的,呆在里面都很凉爽。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赶时间观看节目。下午二点,我拿着爸爸、妈妈的手跑着赶到了大型的马场,那里正在上演一场小硝烟弥漫,生死搏斗的激烈战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率领将领们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精神震憾着我,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五点左右,我们赶往中心剧场观赏《东方霓裳》。节目开始了,“北国风、南疆花、西域雪、东海月、中华锦绣”,带我到中国的东、西、南、北去领略这万世永泽的东方霓裳。晚会通过高品质的服饰制作、高科技的舞台手段,展现了中国各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带我进入如梦如幻般的服饰舞蹈史诗圣境。
7:30左右我们来到凤凰广场,集锦绣中华10几年演艺创作经验,通过全新的创意与手段,将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杂技、魔术、彩灯、绝活等进行精彩演绎,是中国大型表演艺术的又一次创举。令我回味无穷。
国庆节,让我过得充实又快乐。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都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圆饭。人们吃完年夜饭后,就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里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