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事作文>最后把问号拉直变成感叹号作文

最后把问号拉直变成感叹号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把“?”拉直变成了“!“》

把“?”拉直变成了“!”

西关街办大胥家小学辛晨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如果你迎难而上就会发现真理,只有克服重重困难你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每当我遇到难题,从来不会去仔细琢磨明白,但经过一件事我仿佛懂了。昨天晚上做着数学作业,突然被一道题难住了,我不加思索的大声呼喊:“爸爸,过来一下,我有道题不会做。”爸爸走了过来,我把作业扔给了他,让他帮我解答出来,而我走进客厅去吃着零食看电视。爸爸解出来了,并把我叫进屋里说要给我讲一下,我一心想看电视可爸爸一定要讲,我只好耐着头皮答应了,爸爸在一丝不苟的讲,我的眼睛看着作业,但已经走神了,我正在想电视情节,好一会儿,爸爸讲完了并问:“小雨,听明白了吗?”我漫不经心的回答:“听明白了。”清晨,老师在讲题,忽然叫到了我的名字,太巧了,正好是昨天那道,我红着脸站着,下课我被叫进了办公室,老师耐心地教育我。回到家里,我在做题时又遇到了难题,但我没有借助别人的帮助,我左思右想,在草稿纸上一遍一遍计算,最终解答了出来,别看是一道题,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可以独立计算难题了,真是功夫不负

有心人啊。

俗话说:如果你不去尝试就一定不会成功,尝试才会有希望。真理只会留给那些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你用心地去学,才能有所成就,只有你坚持不懈,才能把“?”拉直变成了“!”。

QQ:1562088042

篇二:《语文五单元》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

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

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

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

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

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创作的《跨越

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

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

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2)内在美。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

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

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④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居里夫人

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六、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下面词语:

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师指导普遍存在问题。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二、互相质疑解疑,深入探究文本

1.请同学们再来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2.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此处可补充阅读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贵品

质。)

三、欣赏品析课文,感悟表达方法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作出标注。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明理由,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试写居里夫人,列出写作提纲,现在对照你的提纲,想一想这篇课

文在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4.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由表及里,应用

多种手法对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灵、精神进行了盛赞,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熠熠生辉。作者的写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进行随文练笔,提升内心感受

1.下面让我们也拿起笔来,把你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

2.读一读刚才写下来的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共同赏评。

五、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来拟定的提

纲写,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后所受到的启发,重新构思并完成作文。

2.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

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

教学反思: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学习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

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

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神舟五号”有关资料,课件出示“神舟五号”发射与飞行过程的录像。

2.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追寻奋斗者的足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求去思考。请同学们

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看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阅读建议。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数千年来的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在说说自己从

中感悟到了什么?”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追寻飞天梦的人们带给我们的思索和启示。

2.关注语言,句式,具体的数字。

3.关注文章的叙述顺序,文章的详略。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

2.搜集资料,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事业”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

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

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

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这几个事例中你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3.你还能例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二、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篇三:《六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测试试卷》

2016年春季学期小学六年级期末素质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请各位同学把答案写到答题卷上!试卷不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揍.一顿(zhòu)暖和.(huo)空.地(kònɡ)膝.

盖(xī)B.教诲.(huì)裂缝.(fãnɡ)沉淀.(diàn)迄.

今(qì)C.辩斗.

(dòu)蜷.缩(quán)石蕊.

(ruǐ)花圃.

(pǔ)D.喷.香(pân)畜.牧(xù)尽.量(jìn)

追悼.

(dà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精兵简正司空见惯目瞪口呆粗人意料

B.死得其所鱼贯而入落慌而逃积劳成疾C.天涯海角风华正茂万象更欣颜黄子孙D.无独有偶

见微知著

零七八碎

张灯结彩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

儿。B.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C.毛泽东主席过着养尊处优....

的生活。D.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的壮观景象。B.李逵这一形象出自《西游记》。

C.《红岩》、《红日》、《赤色小子》、《小兵张嘎》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D.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一文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大科学家。

B.华北平原是我国的四大平原。

C.因为我才12岁,但是我已经会使用电脑了。D.我耳闻目睹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6.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引号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B.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C.在福建省的东山岛上有一块“天下第一奇石”——“风动石”。(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折)

D.“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7.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设想,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②③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8.为下文空缺处选择填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精彩。

A.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B.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C.像一片五彩的云

D.像一面飘扬的旗子

二、阅读文段,联系课文作答后面问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

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

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9.“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是()

A.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C.当你产生了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D.真理的诞生必须解决一百个问题。

10.“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对这个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里的“?”是发现了问题,不断追问。

B.“!”是通过探索,还解决不了问题,发现不了真理,因而感到惊叹。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D.“!”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一作:辩斗)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1.孰为汝多知乎?“知”字的意思正确的是()A.知道

B.知识

C.知己

D.使知道

12.对《两小儿辩日》不正确的说法是()A.两个小孩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B.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圣人也会有所不知。D.孔子知识少,所以不能作出判断。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13.按要求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最后把问号拉直变成感叹号作文}.

①我劝天公重抖擞,。(龚自珍)②,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③,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④一鼓作气,,。《左传》⑤操千曲后晓声,。《文心雕龙》

⑥看着他们兄弟反目成仇,我想用这样一句诗来劝告他们:?⑦我最喜欢的描写春天景物的一句诗是。

⑧《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词的,“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

⑨在赛场上,他总是用海明威的那句名言给自己鼓劲儿:。,。

⑩我积累的珍惜时间的名言有。

14.“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2分)15.“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①句子意思:

;(3分)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1分)16.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境中,你将怎样得体面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呢?(2分)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不,我不是。”那人回答。“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17.“蹈”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蹈”字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①践踏,踩;②跳动。在“手舞足蹈”一词中应取第()种解释。(3分)

18.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1分)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24分)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扰,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体积,()精神。千里之堤(tí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9.将短文括号中正确的拼音或词语写在答题卷中;帮第⑨自然段的括号补充恰当的关联词,写在答题卷中。(4分)

20.从括号中选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写在答题卷中。(3分)

尤其(实在特别其实)开拓(开展开辟开阔)决断(决定决心坚决)21.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6分)(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3分)

第一个是设问句,它在文中起作用,第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3分)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在第⑧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22.读第⑤、第⑥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第⑤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这一句相照应。(2分)

(2)第⑥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2分)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2分)

23、回答问题。(5分)

(1)“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2分)

(2)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3分)

五、作文(30分)最美丽的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心灵、语言、瞬间、面画、风景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1)先写出完整的题目;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3)500字左右。

篇四:《六语抽考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zhēngróngchúchuāngpáihuáigégùdǐngxīn

()()()()

2、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2.5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