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事作文>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详细内容

篇一:《崇德向善,从点滴小事做起》

崇德向善,从点滴小事做起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阴霾风霜。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可生活中的美却不断减少了。让我们用勇气和智慧去欣赏美,呵护美、创造美,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美。

崇德向善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谁注意过生活中那点点滴滴值得注意的小事呢?相反,生活中原本不足为奇的小事却被弄得大惊小怪。

在大家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环卫工人。他们每天都穿梭在马路之间,为什么呢?因为马路上有垃圾。为什么有垃圾?因为那是我们扔的。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们总会出现在大街小巷。他们每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正是那颗崇德向善的心在闪烁着金子般的光芒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路边有人摔倒了,有人去扶他一把;行动不便的老人过马路时,有人去搀扶一把;雨中淋湿的人,有人为他撑起一把温暖的小伞······他们不都是怀着一颗崇德向善的心去创造着我们美好的家园吗?

我们每天都沐浴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有了我们的崇德向善、携手共进,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到处充满着美与和谐的景象。

篇二:《试卷》

2011—2012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请在框内答题,否则答案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惘然(wǎng)濡湿(rú)挑衅(xùn)狡黠(jiá)....

B吞噬(shì)惬意(qiè)笨拙(zhuó)咨诹(zōu)...

C舷窗(xián)恣睢(suī)阴霾(mái)溯洄(suò)....

D迤俪(yǐ)潸然(shān)醴酪(lǐ)休憩(q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瑟缩秉烛粘轻怕重无剂于事B.丰腴发窘虎视眈眈截然不同

C.诽谤震摄世外桃园惨绝人寰D.矜持璀灿安分守己不可明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

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B.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冲突。)

C.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扇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要干的活都忘了。(津津有味:特别有

滋味,形容味道好。){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D.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以讹传讹:把本来不正

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穿越错。){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以榕树为造型依据的福建馆,体现了福建“开放包容、同源共济”的海西风貌。

B.不少大学生响应党中央“到西部去”的政策,纷纷加入了西进的行列。

C.只要每个人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才不难实现低碳生活。

D.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5默写(10分)

(1)在康河的柔波里,。

(2)蒹葭凄凄,。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问君能有几多愁,。

(5)八百里分麾下炙,。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

(7)面对失意,李白在《行路难》中吟出来表达宏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8)漫步古诗苑,你能感受到诗人的恋乡思亲情结。崔颢登上黄鹤楼极目远眺,咏吟道:

“,”

6.名著阅读(8分){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1).下列各句写的分别是名著中的哪位人物?请写出相应人物的名字。(4分)

A.“他……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

快而没有危险”写的是。

B.“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争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

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写的是。

C.“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者,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

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写的是。

D.“我撒了一大泡尿,又撒在适当的地方。所以不到三分钟火就全熄灭了。这才把费了

多年心血建造的其他宫殿救了下来”写的是。

(2).请从下面两个故事情节中任选一个简述。(简述故事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60字左

右)(4分)

A.豹子头误人白虎堂B.五行山三藏收悟空

7.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对他的孙女来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二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

活动: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圣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4分)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菜鸟”“草根”三个词语中选择两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二、现代文阅读(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9题。(16分)

门外那对老人

①一天,全家正吃晚饭,突然有人敲门,开门见是一对老年夫妇,大概都有六十多岁,

穿着物业①的衣服。我以为他们是来收物业费的,刚要解释,那大婶忙举起手中的水桶,说想来接桶水。我说没问题,伸手想接过水桶,她身后的大叔闪出来,说要给我钱。一桶水当然不值什么钱,可大叔很认真地抓住水桶,说想以后定时来打水,不给钱他们心里过意不去。我推辞了半天,他才放开手。

②接好两桶水,我顺便给他们提过去。他们租的房其实是间储藏室,就在我家斜对面,

从虚掩的门看进去,也就十几平方米,里面除了一张床便没了多大地方。老人连连称谢,甚

至又把我送了回来。

③小区里住的大都是以前单位的同事,我们彼此都很熟悉,孩子们也都能玩在一起,每

天放学后,院子里便成了他们的天堂。老人的房门始终开着,每当干完活他们便拿张小凳出来看着孩子们玩,一有车来,便站起来把嬉闹的孩子喊走,等车过去再慢悠悠坐下。日子久了,我们也都熟悉起来。有时遇到谁家有事,便让他们给看着孩子,每当这时,老人都格外高兴,直到家长回来把孩子领走,他们才如完成任务般轻松愉悦。

④每到夏日晚饭后,人们都喜欢在院子里乘凉,也有好事者支张桌子,几个人甩把扑克。

他们也凑上来看,让他们打,他们总是推辞,说看看就行,一副很知足的样子。一天晚上,忽听见院子里传来二胡婉转悠扬的声音。我出去一看,竟是那位老人坐在门口,正入神地拉着。看得出他在有意识地控制,所以声音不大,但他拉得不错,一曲凄婉的《二泉映月》竟驱散了些夏夜的燥热。渐渐地,不少人围了过来。老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便停了手。我们让他再拉几首,他犹豫了一下便又拉了起来。看天色有些晚,他说今天不拉了,有上早班的还要休息,人们这才散去。

⑤一天,我记得钥匙好像丢在了外面,便去老人处问,正看到他们在吃饭。房子本来就

小,他们正坐在床沿上,面前的小凳上放着个方便袋,里面装着好像是点儿凉皮,两人正头碰头地就着馒头吃。见我过来,他们都有些吃惊,忙站起来把我往里让,其实里面早没了地方。我忙说明来意,他们立刻都认真回忆起来,甚至要放下馒头马上去找。我忙说抽空帮着问问就行,他们像接受重大任务般连连答应。

⑥晚上,老人竟真找到了钥匙。后来才知道,他们几乎把那天晚上在那待过的人都问了{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一遍。找到钥匙,老人甚至比我还高兴,在我道谢时,他却急红了脸,说平时我们都很照顾他们,以后有啥事尽管说。

⑦两位老人起床很早,我们每次上下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有时是点头一笑,有

时是几句寒暄,觉得心情就格外轻松。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着我们在苦苦找寻的东西。

8.文章围绕“那对老人”主要写了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9.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1)一桶水当然不值什么钱,可大叔很认真地抓住水桶,说想以后定时来打水,不给钱他们...........

心里过意不去。

(2)我忙说抽空帮着问问就行,他们像接受重大任务般连连答应。

10.文章第④段写“他犹豫了一下便又拉了起来”,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不超过60字)(4分)

11.文章结尾说:“他们身上有着我们苦苦找寻的东西。”联系全文,谈谈你结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4分)

海洋垃圾

①日本“3•11”9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大量的房屋、汽车和各种残骸卷入太平洋,形成了一个长约111公里的“垃圾岛”。研究人员估计,这个漂浮在海上的“垃圾岛”两年内会漂至夏威夷,3年后漂到美国西岸。

②其实,在日本地震和海啸导致大量垃圾卷入海洋之前,人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中的海洋上就已经漂浮着大量的海上垃圾。200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太平洋上漂浮着一个巨大的“太平洋垃圾岛”,其面积有两个美国得克萨斯州那么大。虽然后来有人认为其面积被过分夸大了,但其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③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可能威胁航行安全。但更可怕的是,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产生致使的影响,进而对海洋经济产生负面效应。海洋垃圾已引起全球的高度重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正采取措施,尝试处理这一问题。

④由于海上垃圾大部分是塑料,所以处理海上垃圾首选办法应当是焚烧发电。不过,海洋垃圾的焚烧也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除了打捞、运输、搁置脱水外,还会遇到二恶英的排放问题。由于塑料焚烧可产生大量的二恶英,会危及环境和生态,需要有特别能控制二恶英排放的高级焚化炉。

⑤海洋垃圾的另一个处理办法是建造人工岛屿。1998年,新加坡政府在两个离岸的小岛实马高和西康之间建造了1公里长的岩石长堤,并分出了11个相互连接的海湾单元;;将单元里的海水抽干,排放好一层厚厚的塑料膜;然后将垃圾灰烬倾倒在这些单元里进行密封,防止泄漏。至于垃圾中也那些不能燃烧和回收的材料,比如石棉,也被塑料密封并掩埋在泥土中。此后,每个月都要对单元周围的海水取样检测,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单元有泄漏和污染海水的情况。每当一个单元的垃圾填到二三米高时,就进行铺沙种草,然后再继续埋置垃圾。如此反复,垃圾最高可埋置到30米,之后就在上面栽种植物,不再堆放垃圾。

材料一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约60亿吨,占用耕地达5亿平方米。全国660个主要

篇三:《关爱,从点滴小事做起!》

关爱,从点滴小事做起!

悦来中心小学每月一事主题系列活动三月份活动方案

又是一年三月时,和煦的春风吹拂走冬的寒冷,温暖的阳光铺洒出春的生机,复苏的万物孕育着绿色的希望。“蜂蝶成群来翩舞,百鸟结队来唱歌”,“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幅又一幅迷人的春之画已徐徐然向我们铺展。让我们带着绿色的情怀,携着诗意的心情,一起融入这绿色流淌、生机盎然的春之画卷!

1.扎实有效地开发、实施以“关爱——公益”为主题的阅读课程,把儿童的认知、情感带入新的发展区,使学生受到自然、社会、人文、历史多方面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感情,知道关爱自然,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在感受关爱和付出关爱中健康成长。

2.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3月份的几个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的“相似块”,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通过以种一棵树,做一件好事(如去一次孤寡老人家,去社区捡一次垃圾等)等形式,让师生有公益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做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真正行动者;同时在于提高学生的参加公益性活动的意识,以活动促行为,体验自己的行为给周围的人们带来的快乐,品尝参加公益活动的幸福感。

付出点滴关爱,收获满满幸福!

2014.3.1~2014.3.31

1.利用学校“悦悦”广播台和周一升旗仪式,向全体学生发起各类倡议:向雷锋叔叔学习、向妈妈表达一份爱、种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绿荫、3·15消费者权益活动等。(少先队大队部)

2.请各年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增减活动,并把方案详细化。(具体要求:各年级根据学校总方案,自行设计制定适合于本年级开展的

每月一事主题活动方案,要求不要照搬学校方案,要在学校方案的基础上,体现年级个性,可以在学校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并于3月10日前发至海教在线。)(三月份责任人)

一、主题阅读

1.各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选择合适的主题阅读内容,开展晨诵午读。本月节日较多,要有与学雷锋、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相关节日的主题晨诵。

推荐:

低年级:《植树》《留住小鸟》《清明》《认识益鸟保护益鸟》《小云雀植树》等。

中年级:《绿色的三月》《走,我们去植树》《植树歌》《荒山植树节》《赞美绿色》《母亲和植树》《要的是绿色》等。

高年级:《三月遐想》《春天,我们来植树》《三月随想》《种树》《植树节的由来》《热闹“植树节”》《心灵的绿化》《白杨礼赞》等。

2.教唱与植树、学雷锋相关的歌曲。如《学习雷锋好榜样》等。(音乐老师)

3.组织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漂亮妈妈》等和3月份主题相关的电影。(班主任)

(资料积累:有关“关爱”的阅读文本资料。)

二、主题实践

春天,休眠一冬的树木刚刚苏醒,体能充沛,从苗圃等树苗基地移植的树苗,与土壤短暂分离后,移栽到其他地方非常容易生根,因此,春天是种树的好季节。带领学生走向田野、路旁、堤畔,栽下一棵棵小树苗,放飞一个个绿色的希望,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用双手建设一个更清、更绿、更洁净的绿色家园!

1.我向妈妈表达一份爱:开展一次“感恩母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制作一张感恩卡祝母亲节日快乐、主动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等活动,在节日的祝福声中让母亲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体贴,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被孩子小小的举动而感动!

2.我为班级献爱心:以“三·五”学雷锋日为教育契机,组织孩子们为班级、为身边的伙伴做一件好事,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种下关心和爱的美好种子。

3.我为校园献爱心:以“三·五”学雷锋日为教育契机,组织孩子们在校园开展捡拾垃圾、绿化校园的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

4.保护绿色,维护环境:各班成立“护绿小队”,在校园内开展捡垃圾、落叶、擦花瓷砖、养护绿化行动,尤其要密切关注自己清洁卫生包干区的相关情况。

5.我为植物画张画:各班的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的时间,组织孩子画出心中最美丽的植物。可以是自己盆栽的植物,也可以是自己想象中的植物。

(资料积累:感恩卡、“我为班级(校园)献爱心”统计表、图画、活动照片等)

★鼓励各年级(班级)围绕主题自主开发活动。

1.我向妈妈表达一份爱:开展一次“感恩母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制作一张感恩卡祝母亲节日快乐、主动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等活动,在节日的祝福声中让母亲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体贴,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被孩子小小的举动而感动!

2.我为社区献爱心:以“三·五”学雷锋日为教育契机,组织三年级孩子们到学校附近的马路上捡拾垃圾,培养他们的为他人服务的公益意识。

3.爱心走进社区:以“三·五”学雷锋日为教育契机,组织四年级孩子走进社区孤寡老人的家打扫卫生,为老人献上一片爱心,让尊老敬老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星火相传。

4.保护绿色,维护环境:各班成立“护绿小队”,在校园内开展捡垃圾、落叶、擦花瓷砖、养护绿化行动,尤其要密切关注自己清洁卫生包干区的相关情况。

5.编撰爱绿宣言:带领孩子调查了解校园的绿化情况,积极编撰校园绿化宣言。

(资料积累:感恩卡、活动体会、爱绿宣言、活动照片等)

★鼓励各年级(班级)围绕主题自主开发活动。

1.我向妈妈表达一份爱:开展一次“感恩母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制作一张感恩卡祝母亲节日快乐、主动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等活动,在节日的祝福声中让母亲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体贴,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被孩子小小的举动而感动!

2.栽下“亲情树(花)”:在家内与爸妈共植一棵树或一盆花,并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3.爱心走进社区:组织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进行卫生打扫、铲除牛皮藓、向社区居民发放绿色环保倡议书。

4.保护绿色,维护环境:各班成立“护绿小队”,在校园内开展捡垃圾、落叶、擦花瓷砖、养护绿化行动,尤其要密切关注自己清洁卫生包干区的相关情况。

5.设计公益广告: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挖掘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让孩子们用图文结合的公益广告,诠释自己对爱绿护绿、爱心公益的理解。

(资料积累:感恩卡、植物成长记录日记、公益广告设计、活动体会、活动照片等)

★鼓励各年级(班级)围绕主题自主开发活动。

三、主题展示

1.各班将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参加实践活动的相关体会等经过精心设计,布置在每月一事展板上,让展板成为各班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成为我们活动丰收的果园!

2.各班开展活动成果分享交流会,可采取晨会或班队会的形式。(班主任)

四、评价反思

1.感悟交流——撰写成长故事

组织师生积极撰写成长故事,内容可以是参加活动后的感想、收获等,并及时上传海门新教育在线。

2.反思延伸——撰写活动小结

各班要做好本月活动的小结。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在活动{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活动存在问题的剖析,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活动打下基础。

3.各年级整理、收集有关活动资料,并装入资料包。

资料要齐全且富有个性,主要是年级方案、晨诵设计、晨会设计、学生原生态作品、各类实践活动中的调查表、记录表、活动照片、学生观察记录、活动体验日记、师生成长故事、班级总结等。

篇四:《从点滴小事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教育成长案例

从点滴小事培养责任意识

作者姓名:刘冰冰

所在学校:丰县首羡镇王集小学

联系电话:15252119758{点滴小事使我明白}.

从点滴小事培养责任意识

当今,小学生的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好,家长对于孩子百般疼爱,“小公主”和“小皇帝”们在众星拱月般的环境中成长,难免会形成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责任感更是比较淡漠。对于这种情况,作为一名班主任,从点滴事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一个学年中,我结合学校积极人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引导学生逐渐加强了责任意识。

“某某,你的数学练习册还没改完,别玩啦!”“某某某你快点,咱们组就差你的作业没改了!”下课后,我们班里经常会传出这样的声音,那是学生之间在互相督促改作业。这种现象还要从我们的班级评比活动说起。

以前,班里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及时改作业,哪怕是错一道口算题也要磨蹭一上午的时间,尽管三番五次地说,这种现象依然屡屡存在。快的学生总是很快,慢的总是很慢,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意识到,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发动全班学生一起帮我解决。于是,我从积极人生教育的角度出发,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小组评价机制。这套评比机制涉及到了纪律、学习、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竞争。每组每周都会有一张评比计分表,从早晨进班算起到下午放学站路队,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本组一天的得分。每项评比内容有10分作为基础分,做的特别好的另有加分,做得不好的需要扣分,每周五各位小组长公布一次本周的得分情况,一个月做一次小结,学期末做全面总结并对得分

高的小组做出奖励。

自从实行小组评价机制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改错速度明显提高了,不写作业、违反纪律的情况也相对减少了,因为很多孩子都知道自己的行为关乎到整个小组的荣誉,不能给自己组拖后腿啊!孩子们在评比机制的激励下增强了责任意识。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有的小组因为不满某个组员的表现,出现了“内讧”。不止一个学生通过周记或者小纸条的形式对我说:“老师,能不能把某某剔出我们组啊,他总是不改错。”“老师,我不想和某某某一组了,他一违反纪律我们组就得扣分。”“某某某真讨厌,老给我们组抹黑。”„„学生的荣誉意识增强了,他们都想让自己组得高分,但是由于个别学生有拖后腿的情况,他们的小组不断被扣分,使得组员之间出现了矛盾。看来,应该开个班会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

一次班会课上,我把这个现象说给了学生们听。孩子们有的意有所指地看看身旁的同伴,那表情好像在说:“看吧,老师说的就是你。”有的连连点头,表示“我们组就有这种成员”。还有的不服气地向同组成员撇撇嘴:“哼,用不着你们来管我。”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禁暗笑:这个班会开得还真是有必要啊!我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都希望自己小组得高分,怎样才能得到高分?”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不能给我们组扣分!”“小组里的四个人都表现好才行!”“争取额外的加分!”„„“你们说的都很好,”我示意孩子们安静,“你们都知道只有组员们共同努力,在评比中才能得高

分。但是当有的组员表现不好,例如不及时改错、不遵守纪律、忘了带学具,他们扣分了,怎么办?”听到这句话,孩子们的情绪爆发啦!“就是谁谁谁老给我们组扣分!”“老师,某某小组都是好学生,他们组的得分当然高了,不公平!”“我们组谁谁扣分了,我们说他他还不服气!”一时间,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学生都怨声载道起来。我不得不再次示意他们安静:“好啦好啦,我知道有些同学有不满的情绪。可是,这样抱怨能解决问题吗?”孩子们摇头,逐渐平静下来。我继续问:“如果你给你们小组扣分了,组员们在旁边不停地抱怨、指责你,你会怎么想?”“肯定特别不高兴。”“我会想他们凭什么说我啊。”„„说着说着,孩子们安静了,他们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想一想,当你们身上出现问题时,老师是怎样做的?”我趁机引导,“怎样做才能让你的小组成员不扣分?”有的学生眼睛一亮,高高举起了手:“我帮他讲题,他就能做对了!”“他不及时改错时,我就提醒他先别玩了,盯着他改完错再让他玩!”“要是他上课说话,我就冲他做个‘嘘’的动作提醒他!”„„我满意地点点头:“真好,这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作为组里的‘小尾巴’,有些同学是不是也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向你的组员表表决心啊。”这时,我看到有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用问,他们是小组里的“小尾巴”。好极了,打铁要趁热!我继续引导:“那么各个小组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研究一下,你们的组员在今后的评比中都要怎样做,该怎样相互帮助。”看着学生们热烈讨论的情景,我舒了一口气,看来矛盾是有效地得到化解了。

果然,从这以后,没有学生再向我打组员的小报告了,他们互相之间形成了默契,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其他组员会共同帮助他、提醒他、督促他;“小尾巴”呢,也大大提高了责任意识,他们知道,自己的表现关乎到本组的荣誉,同学督促自己是为了自己好。

通过小组评比活动,我们班学生更团结一心了,他们心中都形成了对自己、对小组负责的意识,大大提高了自律性和自觉性。在学生集体力量的推动下,我们班的风气越来越正,学生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好,争优意识越来越强,做事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期末,当孩子们手捧“优秀小组”的奖状和奖品时,他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张薄薄的奖状和一份小小的奖励,那是全组成员用一个学期的努力换来的成果,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荣誉!

一个活动,让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责任感,我相信孩子们在不断地努力下,会成长得更加积极向上!

篇五:《文明源自点滴小事演讲稿》

文明源自点滴小事演讲稿

文明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比如,把地上的脏东西捡起,把没有盖好的井盖盖好,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推开,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借给别人所需要的文具„„等等,都是一个又一个文明的体现。文明很小很小,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在社会上迈出的每一小步也许微不足道,但是用处却很大很大。每一份文明就是一份力量,无数文明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种力量如破土的小苗,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萌发。文明好像一滴水,聚多就是一片海。文明好像一盏灯,照亮每个热情。文明好像星星之火,熊熊火焰可成燎原之势。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相信我。

让点燃圣火的火炬在心灵中传递。让点燃圣火的火炬在心灵中传递。我们要提倡“迎奥运,创和谐,讲文明,树新风”,让点燃圣火的火炬在心灵中传递。

真诚,美好,善良。与人心贴心的交流也是我心中理想的文明,这是个发达的时代,有最先进的技术,最完美的一切。在这样的社会里,唯一缺少的,就是我们真挚的话语,关爱的眼神,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在21世纪里,我们只有先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才能建设起美好,和谐社会。

每在公交车上,看见老人孩子上车,有人主动让座时,我的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当在报纸上阅读到有人拾到重金不占为己有,拾金不昧的时候;但看到有的学生捡香蕉皮仍进路旁垃圾箱的时候;当在大路上看见有人见路不平主动铺路的时候,我都会轻轻告诉自己: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相信我们,相信自己,会在那一句句“看台球,不能高声喧哗;看赛艇,不能乱吼乱叫„„”中做的更好,并突破它们,为它们注入生机勃勃的“东方元素”。让它们成为鉴证成功那辉煌场面的陈词。就让我们一起放飞努力奋斗的心,去追逐成功,让梦想的王冠上镶满成功这光彩夺目的宝石。

我领略过中国人的文明举动;我曾欣赏到中国的民族文化;我曾感受到中国的发展进步。只要人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跨越一大步,我始终相信这一点。我们要参与到“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中。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中带个好头。要从具体的事情抓起,把“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从长远着眼,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的具体行为抓起。抓好“十不”以改掉不良的恶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即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脏物废物;不说粗话脏话;不乱贴乱画;不攀折花木;不损害公物;不违反交通规则;不打架斗殴;不吸烟;不沾染黄、赌、毒。要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流露着。有时,多一份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候,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

非常喜欢璞存昕的这则公益广告:文明离我们有多远?文明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抱怨别人闯红灯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把离我们只有几厘米的垃圾随手捡起来?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有的仅仅是不满和抱怨,其实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多一点点公德心,能够为他人、能为社会多考虑一点点,整个社会的文明也许就在离我们一张纸的距离。

记得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过这样的话:“这条路我们只能走一次,所以凡我所能做的好事,任何一点仁慈,让我现在就做吧!不要延迟,不要忽略,因为我不会再从这里经过。”几年以后,当我们回首我们走过的路时,顺着我们的脚印你希望看到是满地鲜花还是满地狼藉?

文明社会,从小事做起,和谐社会,从我做起。让我们把那盏文明之灯点亮起来吧!每个人只要播撒一片文明的种子,就能收获一片和谐的希望。同学们,让我们在国旗下祝愿,祝愿社会一步步迈向和谐,让和谐之花永驻人间!

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

篇六:《做师德楷模1》

做师德楷模,创优异成绩

——“让我们一起追寻教育的幸福报告会”心得体会

今年7月28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让我们一起追寻教育的幸福——通许县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