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小动物的秘密
详细内容
篇一:《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我发现了蚂蚁的秘密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枫树,枫树下有一个蚂蚁洞。
蚂蚁穿着一身黑衣裳,头上长着一对灵敏的触角,一对眼睛又黑又亮。小蚂蚁爱劳动,它们总是从清晨一直到晚上,东跑西奔,忙忙碌碌的,就是为了寻着食物。
这天,放学了,我看见天空聚焦着乌云,蚂蚁好像知道天要下雨似的,一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抬着食物或草根,忙着搬家。
其中,有两只威猛高大的黄蚂蚁,好像是蚂蚁王,不知道它们是为了争食,还是为了争争情妇,或者是为了争指挥权,在打架,它们各不相让,你咬我,我咬你,在地上翻来履去的,进行殊死搏斗,后来,黄蚂蚁体力渐渐不行,被黑蚂蚁咬死了。黑蚂蚁拖着黄蚂蚁的尸体朝一个更高处走去。
可是,拖着拖着,黑蚂蚁也累倒了,想坐下来休息一下,不一会儿,黑蚂蚁旁就聚焦了不少小蚂蚁,而且抬着黄蚂蚁的尸体,浩浩荡荡地向着另一个蚂蚁洞走去。
不久,天就下去了大雨,我再定睛一看,枫树下一只蚂蚁也没有了。
我恍然大悟,原来,蚂蚁也是“天气预报专家”啊。
第五讲:
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一、【作文思路点拨】
1、根据题目,首先想想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动物。选择一种你最熟悉、最喜爱的。
2、先介绍动物的外形时要抓住特点,按顺序描写
3、通过列举事例,来突出动物的生活习性
4、巧妙地运用语言,表达你对动物的喜爱之情(适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二、提纲设计
题目:可爱的小鸡
1、简单介绍小鸡的来源,名字。
2、小鸡可爱的外貌,眼睛、绒毛……
3、小鸡的生活习性,吃食、喝水、游戏、玩耍……
4、写出对小鸡的喜爱之情。
三、范文指导:
可爱的小鸡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两只可爱的小鸡。我兴高采烈地抢过小鸡,一溜烟儿地跑回家,拿出一个纸箱子,把这两只可爱的小鸡小心翼翼的放在箱子里,生怕一不小心伤着小鸡柔嫩的身体。{我发现小动物的秘密}.
小鸡在纸箱子里“咯咯”地叫着,那叫声中充满着对着个新环境的恐惧和陌生,它们眼睛睁得大大的,带着戒备的眼神环顾周围的一切。
晚上,我自告奋勇,要给小鸡喂食,我跑到厨房,把碗里泡软的小米,放在我以前喝过的汽水瓶盖里面,把瓶盖放在小鸡的一旁,我就静静地观察。两只小鸡毛茸茸的,就像两朵盛开的棉花,其中一只是黄色的,另一只浑身涂满粉色,犹如两团彩云。只见两只小鸡用那尖尖的嘴捉食,当它们吃到米时,便习惯性得左右甩头,它们谁都不让谁都不让谁,吃的热
火朝天。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两只小鸡长成了大红冠子、花外衣的大公鸡,当太阳冉冉升起之时,它们气宇轩昂地站在高墙上啼鸣……
四、习作点评:
写外形——抓特点
写习性——举事例
融感情——表喜爱
作业:
我家的小狗
1、开头:描写小狗的外形,点出主要特性“忠诚”。
2、重点部分:围绕“忠诚”写三个方面的事情。
(1)每天送我上学。
(2)看守家门。
(3)别人欺负我时,它来帮忙。
3、结尾:突出我喜爱着这只小狗。
五、写作素材积累:
动物的外貌:
1、猫:它一身的白毛像雪似的,中间夹着数块墨色的细毛,黑白相间,白的显得越白,而黑的越发显得黑了。脸一半儿白,一半儿黑,两颗小电灯泡似的眼睛在脸中间闪呀闪,见我低下头看它,它也一个劲地盯着我。一条全黑的尾巴躺在地上,悠然自得地摇摆着。嘴张得很大,露出几颗嫩白的小齿,咪咪地叫着,那几根细鱼骨头似的白胡须,傲傲地动着。
2、狗:它长着一个又小又圆的头,有爸爸的拳头那么大。两只三角形的大耳朵,它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像在脸上镶了两颗亮晶晶的黑色玻璃珠。鼻子和嘴巴都是小小的,用手摸摸,湿湿的。一身棕色的短毛,摸上去软软的、滑滑的。它长着一条短尾巴。它很瘦,所以跑动起来非常灵敏。
作文与阅读:
逗人喜爱的黄燕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内疚()灵巧()希望()
2、按要求写句子。{我发现小动物的秘密}.
(1)缩句:小黄燕真是一只逗人喜爱的小鸟。
(2)扩句:黄燕吃菜叶。
(3)读读文章最后一段,用“要是……会……也会……”说句话。
3、文中画“-------”句子是()句。
4、仔细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明白了什么?
5、填空。小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到注意它,()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了,它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示。{我发现小动物的秘密}.
凌霄和月季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着芳香。{我发现小动物的秘密}.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它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杆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了这棵大树,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地面。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地说:“朋友,应该学会自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你概括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矮小()讥笑()凭借()
3、当“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不住地赞美时,为什么月季花“一声不响”?
4、当月季花安慰凌霄花时,为什么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5、你读了这篇短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1、第一段讲:月季花开了,默默地散着花香;凌霄花开了,攀上一棵大树,受到花草的赞美,自以为了不起。第二段讲:月季花认为凭借大树攀高,炫耀自己,没啥了不起。凌霄花不再理睬她。第三段讲:大树倒了,凌霄花跌落在地上,受到花草的讥笑,月季花却安慰她。
3、月季花认为凭借大树攀高,炫耀自己,没啥了不起。
4、认识到不能盲目依靠别人,骄傲自满,应该学会自立。
5、懂得了不能光依靠别人,应该自强自立。
4、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5、懒得管它观察很可爱更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要是没有太阳,地球会一片黑暗,也会寸草不生、荒无人烟。
篇二:《邱承进《我发现蚂蚁的秘密》》第12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江西片区赣县分赛
场田村镇小学分赛点比赛专用纸
学校:田村镇五陂小学六年级1班
学生姓名:邱承进指导老师:俞彩花
我发现蚂蚁的“秘密”
同学们,你们有细心观察过蚂蚁吗?蚂蚁,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小动物,在大家面前也便不足为奇了。可是,我也正是在这司空见惯的蚂蚁身上,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既然说到了蚂蚁,也就不妨说说它的外貌。它的身子分为两半,一半是肚子,一半是屁股。最主要的是它那对触角,它可以用来四面八方传递信息。从外观来看,蚂蚁只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小。可谁又知道,在这小小的身子下面却蕴含着一种伟大的精神。
那天,我坐在门前的大石头上看书。看了一小会儿,忽然看见一只小蚂蚁在石头旁东跑西蹿。我见她那么有趣,便去了房间拿放大镜观察这只小蚂蚁。
当我走到大石头旁的时候,那只小蚂蚁已经发现了食物——一小块果冻(我刚刚吃的时候不小心掉地上的)。这一小块果冻,在我们眼中几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对于这只小家伙来说,那简直是庞然大物,是一堵厚厚的“白墙”。
我继续拿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只见,它想凭一己之力将“白墙”抬回去。可是,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第二次、第三次还是失败了,这样反复了七八次,结果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时,它放弃了,只见它头上的触角动了几下,就跟发电报似的,一下子请来了许多援兵——一支“军队”正从蚁洞内出来,浩浩荡荡的向小蚂蚁那边走去。
还是团队力量大。蚂蚁们随果冻围成一个圈,随着指挥蚁一声令下,果冻被抬起来了。可是,这一小块果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重量的,只能走两步就歇一会儿。
此时我想,那些蚂蚁当中,应该会有一两只偷懒吧。所以,我又仔细的观察起来。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在这群小蚂蚁当中,竟没有一只偷懒,都把吃奶的劲儿使上了,抬着果冻,直向洞中走去。望着眼前的这群小蚂蚁,一种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同学们,说到这你们知道蚂蚁的秘密是什么了吗?那就是它们身上一种伟大的精神——它们那团结一致、不偷懒的精神。
人们都说蜜蜂的勤劳伟大,可我却觉得蚂蚁的精神更伟大!
篇三:《我发现蜗牛的秘密》我发现蜗牛的秘密
连界中心校五年级三班刘芯汝
有一天,我从一本科普故事书里知道:蜗牛是有眼睛的,它不止是靠触角识别方向,还靠眼睛辨别方向.但蜗牛的眼睛在哪里了?我怎么从来没看见蜗牛的眼睛呢?我决定抓只蜗牛来观察,亲自去寻找答案。
在一个雨后的早晨,我来到老家门前上的草丛中发现有很多小蜗牛,我把那些小蜗牛一只一只的捉下来,放在一个塑料盆里拿回家观察。
我把捉到的蜗牛从盆里拿出来放在地上,可是,它们一动不动,我再耐心地等。不一会儿,我发现,蜗牛露出了头慢悠悠地向前爬行。我伸出手去摸它们,可它们又像闪电似的把触角连头缩进壳里,那样子真可爱。于是,我只好再耐心等待,等待蜗牛再次把头伸出壳里,这时,我去摘了一些嫩绿的树叶回来准备给他们吃,这样,我就能更清楚地看看蜗牛眼睛到底在哪里。{我发现小动物的秘密}.
我想;蜗牛的眼睛是不是和其它小动物一样长在嘴巴上面呢?我怀着好奇心一直盯着一只小蜗牛。只见它慢慢吞吞吃起树叶来,我拿着放大镜,朝蜗牛嘴巴上看,没有眼睛,我没有灰心,这次我观察了触角,因为每次蜗牛吃东西的时候都用触角碰一下,我用放大镜左看右看,只见触角顶端有个黑色的小圆,这就是蜗牛的眼睛。
篇四:《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我发现了蜗牛的秘密
前些日子里的一天,我正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只见动画片里的一只小蜗牛遇到了盐,然后就慢慢融化为了不知明液体。我的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动画片里演的都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小蜗牛为什么会变成液体呢?它死了吗?
一连串的问题不断的缠绕在我身边,我便做了个实验:我在捉来的两只小蜗牛放在盒子里,然后拿来了一些盐撒在它们身上,便去写作业了。时间滴滴答答的走过,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我看看表十分钟过去了,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我来到盒子前一看,小蜗牛果真变成了一滩黏糊糊的液体,这一实验证明了动画片里的并不是假的,但小蜗牛为什么小蜗牛一眼会变成液体呢?这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便有一次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终于我在网上找到了答案:盐能使蜗牛体内水份丢失,脱水儿死亡,但不会化成水。因为:首先,从化学角度上来说,蜗牛由糖、无机盐、蛋白质以及核酸组成。遇盐即使要水解,也不可能变成水。其次,从生物角度上说,蜗牛如果碰到盐,由于蜗牛体表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立即在它体表形成高渗透压溶液,蜗牛就会因失水而皱缩最终死亡。盐对蜗牛表面产生反应,因为蜗牛身体表面(除了壳)有一层黏液,有利于蜗
牛的运动和皮肤辅助呼吸。当你撒上盐后,蜗牛运动和呼吸能力降低。黏液被盐大量吸干,使蜗牛身体萎缩,细胞缺水,这时的蜗牛好象被晒干一样,但绝对不会化成水。
小蜗牛是我们生活中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动物,但在它们身上却有那么多值得我们探索,讨论,思考的问题,那大自然里的奥秘岂不是更多?
那我们现在就去探索奥秘吧!
篇五:《1我发现了》1我发现了茶的妙用
一天,我在削苹果时,不小心把手指头割到了,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吓呆了,看到茶几上有一杯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手指头伸了进去。没想到,一会儿工夫血就止住了,伤口好像也没那么痛了。我以为是心理作用,并没当一回事。
后来有一次,我在阳台上摔了一跤。手心的皮被擦破了一块。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又一次将手掌浸在了茶水里。奇怪的是,血又止住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同学们,他们也开始用茶水处理流血的小伤口。他们还告诉我,茶越浓效果越好。
我们都对茶水的这种效果很好奇,就请教了老师。老师指导我们查找了资料。原来,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安茶碱,它能暂时麻醉神经末梢,使人体局部的痛觉神经出现短时休眠,感觉不到疼痛。碱还能杀菌,防止伤口感染,溶解表面或皮下淤积物,使伤口破损的肌肉间充分接触,保进肌肉生长,加快伤口愈合。如果茶水的温度较低,还会让伤口的毛细血管紧张收缩,起到封闭伤口的作用,血也就止住了。别小看小小的一杯茶哦,它也有这样的妙用呢!
2.我发现了„„
星期天下午,天气十分闷热,我走进院子,摆弄着爸爸的
“宝贝花草”。忽然,看到一只蜗牛缓缓地爬上了叶子。“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为什么它走过的地方总留下长长的一条线?”“它的鼻子、眼睛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号浮上我的脑海。
我跑进屋,问正在看报的爸爸,爸爸笑着说:“你既然想
知道蜗牛的秘密,为什么不亲自去实验一下呢?”“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于是,我决定自己去实验一番。
“蜗牛是害虫还是益虫?”我先采取“用各种食品实验乌
龟的方法”来测验蜗牛,我先捡来了白菜叶子、馒头和小蚊子等,然后又捉了几只蜗牛,分别编了号,把它们放在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们都饿极了,爬向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只是每只蜗牛都选上了白菜叶子,嚼了起来,而对别的食物却闻也不闻。不大会儿,白菜叶子便给吃光了。这下,我得出初步的结论,蜗牛是害虫。
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项实验,分析“蜗牛爬行时为什么会
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把蜗牛捉到高处,等它头伸出壳时,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还没碰着蜗牛,它的头又缩回去了。我想,这蜗牛真是“胆小鬼!”连续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真有点泄气了。这时,爸爸走过来说:“干事情刚开始就灰心,长大了还想当科学家呢!”我被爸爸这么一“激”,又来劲了。忽然,一个办法又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有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我用一块尖石块小心翼翼地敲破蜗牛壳,抽出蜗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觉得粘糊糊的,隐约还有小粒的东西,这是什么呢?经过查阅书本,我找到了答案,原来那小粒的东西是它的脚,那粘糊糊的就是蜗牛的排泄物,它有助于蜗牛的爬行。
最后,我想看看蜗牛的眼睛、鼻子在哪里。我把一片白菜
叶放在一只蜗牛面前,只见那只蜗牛先伸出一对较长的触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较短的另一对触手再碰了碰,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我想:大概一对是眼睛,另一对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对是眼睛,哪对是鼻子呢?我又取了一片树叶子,再拿来一片同样大小的白菜叶,分别放在另一只蜗牛面前,由于差别不很大,这下蜗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场啦!只见它用小触手碰碰,便知道哪个是白菜叶子,哪个是树叶子了。这下,我又发现了一个秘密:大触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触手具有鼻的功能。
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