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写动物的作文>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详细内容

篇一:《东方蝾螈的家庭饲养(适用大多数水栖蝾螈)(完整稿)》

东方蝾螈的家庭饲养(适用大多数水栖蝾螈)(完整稿)

东方蝾螈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蝾螈属动物,广泛分布与我国的东南部的稻田、池塘、静水湖中,以水蚯蚓、红虫、孑孓等小型水生物为食,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品种,观赏饲养价格比极高。

一、准备采购(以30*15CM的长方容器为例,以下设备都是鱼市上容易购买的。)

1、饲养容器:一般蝾螈攀爬能力很强,新手饲养尽量选择收口容器或加盖的容器。容器长度大约为个体3~5倍的透明容器,以便于观察和饲养。饲养密度最好不要太大,30*15CM的容器饲养不要超过6条。

2、垫材:沙砾(黑晶沙、石英沙),以斜铺满容器底,最高处5CM即可。高15CM页岩一块,做陆地用(也可选用沉木)。鹅卵石几块,点缀用。

3、过滤:潜水泵一台(瓦数越小越好,5~10W),活性炭几粒。

4、绿色植物:蜈蚣草1~2根。

5、躲避穴:自选,实在找不到可用带缺口的小盘子。

6、东方蝾螈:个体必须无外伤,进食正常,爬行正常,能够在水面、水下自由游动。

备注:当家里有很多宠物时,东方蝾螈是最容易被第一个被放弃的,所以在购买前请为他们的未来做好打算。二、环境布置我们养蝾螈

是为了当宠物而非其他目的,所以像一些商家说的有点水给点吃的就能活的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1、清洗买来的所有器材。

2、将沙砾斜铺于缸底,水草种上,石头放入,水泵过滤棉内放入活性炭,再将泵放沙砾少的那一面,出水口斜对玻璃壁,尽量让水流减缓,并形成循环。

3、注入清水,水深15CM左右。

4、过滤24小时后(期间缸壁会粘上许多水泡,刷掉即可),把蝾螈放入缸内,观察一天(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如未出现蝾螈沿缸壁上爬、在水中表现异常等现象,就表示这一步你也成功了。然后每天观察两次。

三、饲养要点1、食物:在小家伙们到新家2~3天以后,他们就可以吃第一餐了:主食是水蚯蚓,吃剩下的虫子会爬到沙砾缝隙里继续存活。他们饿了也继续会到沙砾里挖吃的。(如果没有水泵,千万不要放太多虫进去,因为水蚯蚓在死水中的寿命很短,会污染水质量,散发异味。)点心是红虫、孑孓、面包虫,偶尔也会吃些鱼饲料。瘦肉虽然有些个体会接受,但是对于水质和他们本身的健康都会有影响,建议有其他食物时不做考虑。

2、温度:东方蝾螈能适应的温度幅度很大,10~25度都能正常进食。

3、水质:如果没有意外(植物腐烂或个体死亡)情况的话,一缸水的使用周期能达到6个月,期间根据水的蒸发情况,每周对缸内水进行补充。补充水使用静置2天的自来水,夏天可以使用在太阳下晒一

天的自来水(不可暴晒时间过长)。过滤棉要根据使用情况进行清洗,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月,夏天要更短些,因为里面会有残存的水蚯蚓及蝾螈的排泄物。

4、光照: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引起藻类植物的加速生长,(如发现容器内壁藻类孳生,请即时刷掉,不用的牙刷是个不错的工具,刷下的杂物直接会被泵过滤)会对水质造成影响;长时间不见阳光容易引起缸内水草的死亡腐烂(如发现水草腐烂也要及时更换)。放到朝阳屋子里的一个阳光直射不到,或直射时间很短的地方是个不错的选择。四、繁殖如果想繁殖,就要先分辨出性别。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每年的3~4月就进入了东方蝾螈的繁殖期。此时的雄性蝾螈会排出乳白色精包,雌性蝾螈用生殖腔孔把精包内的精子吸到输卵管内与卵细胞进行受精。之后,雌性蝾螈进行产卵。这时候我们的蜈蚣草派上了用场,雌性蝾螈会选择两片叶子并包裹住排泄孔,随后产下一枚卵,卵呈乳白色,外面由透明的卵膜包裹,并粘在两片叶子之间。之后雌蝾螈继续选择另外的叶子继续产卵。一般一只雌性东方蝾螈每次会产卵10枚左右。

卵会在30天内孵化成有外鳃的蝌蚪,在大约20天的时候需要把卵和成螈分开,否则蝌蚪会是不错的食物。蝌蚪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在4月内完成变态。(我的蝌蚪变态尚未完成,并未经过我证实)

篇二:《如何照料与饲养蝾螈》

众所周知,蝾螈是一种面部十分可爱的小动物。而且如果你掌握了恰当的照料与饲养方法,蝾螈是比较容易照料的。学习如何照料蝾螈的(毕竟蝾螈不需要借助外界的帮助来使自己的外表变得可爱)。拖动滚条至下文的步骤1,来学习照料蝾螈最好的方法。

关于蝾螈的住所

1.用玻璃鱼缸或饲养缸来照料蝾螈。玻璃鱼缸或饲养缸最适合饲养蝾螈了。选用容量约为37升的水缸,这样你的蝾螈就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躲藏、挖土、睡觉等一系列的活动了。玻璃鱼缸最好用于饲养水生或半水生的蝾螈。

在为你的蝾螈建造住所前,记得要把水缸清理干净。如果不想买玻璃缸,也可以用塑料缸或有机玻璃缸替代。

2.给水缸配一个紧密的盖子。蝾螈可是攀爬能手——它们可以迅速爬上容量约为37升的水缸侧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了防止蝾螈逃跑,配一个紧密的盖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屏风盖是最好的,因为有助于空气流通。如果买不到屏风盖,防护罩也行。

3.确定你的蝾螈所需要的是一个水生的、半水生的还是陆地的住所。这取决于你所养或想买的蝾螈的类型。如果实在不了解你的蝾螈的生存喜好,可以宠物店或者上网

检索相关信息。水生蝾螈,比如美西螈,常年都是生活在水环境中。

半水生的蝾螈则需要在有一半水环境,一半陆地环境的水缸来照料为好。

陆栖蝾螈的住所不必设有水域。

4.完善饲养缸的配备。这同样取决于你所养的蝾螈的类型。记住,下文所列步骤只是大致的指导方针——具体细节可以依个人喜好自由发挥。

水生饲养缸:选用玻璃鱼缸来照料你的蝾螈。用约5

厘米厚、洗净的砾石平铺在水缸的底部。将水缸稍稍倾斜,这样可以使堆积的砾石形成由5厘米向7厘米过渡的斜坡。在底部细心地栽种一些水草。由于蝾螈容易毁坏水草,所以水草要经常更换才行。

半水生饲养缸:用半块树脂玻璃将饲养缸分成两部分,这样就可为蝾螈打造一半水域,一半陆地的生活环境了。在水域部分的缸底铺上约5厘米厚的砾石,并栽种上一些水草。同样使砾石形成一个小斜坡,这样可以方便蝾螈从水域向陆地自由爬行。在陆地部分的缸底也铺上5厘米厚的砾石,并覆盖基质(即栽种地被植物)。基质应该类似碎

树皮或椰子纤维的土壤覆盖物。再加盖一层无菌盆栽土或田园土壤。

陆栖饲养缸:像半水生饲养缸的陆地部分那样设计饲养缸即可,只不过要铺满整个饲养缸哦。再种上一些植物或苔藓。

5.给陆生蝾螈提供一只盛水的小碗。由于陆生蝾螈并不习水性,所以只需准备一只相对较小的浅口碗即可,否则有些蝾螈容易溺水。

6.在饲养缸内设置一些隐匿场所。无论你所养的蝾螈

篇三:《金麒麟蝾螈》

金麒麟蝾螈

俗称:金麒麟

俗名:金麒麟蝾螈

别名:红瘰疣螈、当地人叫国盖。

中文学名:细痣疣螈

拉丁学名

:Tylototritonshanjing

属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食性

捕食:蚯蚓、蜈蚣、步行虫、蜗牛等为食。

地理分布:

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泰国、缅甸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云南(沪水、丽江、车里、保山、施甸、腾冲、永德、龙陵、盈江、陇川、景东、景洪、双柏、绿春、新平、建水)、广西(桂林)等地。繁殖方式卵生。习性栖息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林及稻田附近。后肢推动身体前进,腹部拖着地。5-6月间繁殖,卵产于水中,附着在水草上,幼体生活在水中,当年“变态”后在陆地上生活。体形特征雄性体长为13厘米,雌性体长为14厘米。头部扁平,躯干圆,尾部侧扁,尾末端薄而钝圆。吻端钝圆,上下颌有小细齿。舌小近圆形,前后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四肢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前肢四指,后肢五趾。全身布满?粒,腹面光滑。沿体侧有排列规则的球形瘰疣,每侧有12-16枚,最后3-4枚在腿后的肛部两侧。背部和体侧呈棕黑;头部、四肢、尾部和肛周以及嵴棱和瘰疣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腹面颜色较浅,以棕黑色为主。中国民间常用红瘰疣螈治疗小儿疳疾等病症。其除去内脏的干制品称“蛤蚧”,可入药,又以其色斑艳丽,活体也被出售饲养观赏,因此目前数量急剧减少,而且它肉质鲜美,有很强的经济价值。本种在云南西部分布较广,数量也较多,除去内脏的干制品称“蛤蚧”。又以其色斑艳丽,活体也被出售供饲养观赏,因此,数量急剧减少。加以人口增长,大事开发山区,其栖{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息环境日益缩小,作为传说的中药成分被大肆捕猎,当地居民将干制品入药治病。也影响其数量,极需加以保护。

除去内脏的干制品称“蛤蚧”

入药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应用:1、肺虚咳嗽,肾虚作喘,虚劳喘咳。本品兼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为治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常于贝母、紫苑、杏仁等同出,治虚劳咳嗽,如蛤蚧丸(《圣惠芳》);或与人参、贝母、杏仁等同出,治肺肾虚喘,如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2、肾虚阳痿。本品质润不燥,补肾助阳兼能益精养血,有固本培元之功。可单用浸酒服即效;或与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等同出,如养真丹(《御院药方》)。

小时候经常抓了玩!现在很见不到了。一般雨季就会出现,

特别5.6月份!金麒麟在市场上比较不容易见到,虽然售价也不高,但是这种蝾螈是比较不容易饲养的种类,对于环境和食物的要求都比较高,并不适合做为入门蝾螈.否则以它那种特殊的外型与色彩搭配,在国内外的蝾螈类中都可以算是与众不同的.通常栖息于3000公尺以上的山区,市面上的个体多半是在怒江和澜沧江流域所采集到的野生个体。生活习性金麒麟生性胆小,所以通常都是深居简出,终日躲在洞穴中,到夜间才出来觅食,十足的夜型性,由于胆怯的个性使得它们很容易受到紧迫而影响免疫能力,所以容易受到霉菌和其他病菌感染,同时它们对治疗药物都不太有反应,因此治疗效果多半不佳,死亡率也就比一般蝾螈高.不过经过长期饲养,金麒麟还是能够学会与主人做有限度的互动.饲养缸以陆地为主,因为金麒麟除了在繁殖期以外鲜少下水,所以除非有繁殖的计画,饲养缸可以不需要设置水泽区.底材以无菌培养土为主,最好混合30%的沙土,以免湿度过高.种上耐阴植物和青苔墨丝等并且要提供躲藏的处所,金麒麟可以群养,但是不可与其他种类供养以免遭受紧迫.食物以一般蟋蟀,面包虫,蚯蚓,蜗牛,肉片等,蟋蟀可以拔去后腿或是于冰箱中冷一下,以降低活动力便于蝾螈捕食.通常饲养缸除了植物所需的灯光外,可以不需要其他灯光和保温!

篇四:《六角恐龙饲养方式》

饲养方法

由於六角恐龙是完全水栖的蝾螈幼体,因此饲养它们的设备可以比照饲养热带鱼的

六角龙

鱼缸布置.六角恐龙可以长到30公分长,所以饲养缸以三尺以上较为合适.需要密植水草.最值得注意的重点是,六角恐龙所需的温度比一般蝾螈更低,因为在原产地的湖水都是由冰雪溶化注入而成的,所以水温最好保持在20度以下到15度之间.因此不但需要冷却机,而且还需要冷却力较高的冷却机才能在夏天保持这种低温.六角恐龙的食量特大,任何鱼虾活饵或是各种饲料只要吞得下都照单全收,在群养时不能体型差异太大,以免体型小的个体被吞食.

雌雄的辨别在成体十分容易,雄性体型较苗条,洩殖腔肿大凸起,雌性体型肥大,洩殖腔平坦.幼体是无法辨别雌雄的.在繁殖缸中雄性会先产下精囊,雌性接著将精囊吸入洩殖腔完成交配.雄性在交配後需捞出繁殖缸,雌性在交配後12-20小时内会产卵,数量在200-400颗之间,蝾螈卵与蛙卵一样都是包覆在一层透明胶质中,最好分别放置於孵化缸中,每缸不超过50颗卵.在室温下约15-20天会孵化为幼体蝌蚪,帮助蝌蚪脱离胶质後就可以餵食丰年虾.幼体蝌蚪最好也分离单独饲养以避免弱肉强食,幼体间都有强烈互相吞食的倾向.蝌蚪成长快速,在充足的餵食下,约一年就可以达到性成熟开始繁殖.六角恐龙体健易养,适合做为新手入门的蝾螈饲养.

每一个个体需要至少45cm长度的空间,水深不少于15cm,不要有水流。pH(硬度)6.5-8之间,最佳为7.4-7.6。六角恐龙喜欢硬水,如果生活地区的水质偏软,可通过添加盐来调节,配方及用量见后。垫材用直径2cm以上石子(保证不至于误食)或者细沙(吃了就吃了,不至于排不出去),石子优于砂子,可以让六角恐龙抓紧水底。除了底砂之外,缸内可以种植大量的水草,因为六角恐龙生性有些害羞,需要隐密的藏身之处。可以使用自然光线,也可以按照水族箱的布置加个灯。温度在14-20度之间,避免剧烈变化,最佳温度16-18度。请勿与其他水生动物混养,也不宜将六角恐龙个体混养。

饲养注意事项

1.水质清洁。

2.不要放沉木(会把水变成软水),切记六角恐龙喜欢硬水。

3.温度(最佳16-20度)不能超过25度。

六角龙的食物

幼体:水蚤、水蚯蚓。

亚成体:水蚯蚓、红虫、河虾(须要除去虾头)。

成体:水蚯蚓、红虫、小鱼、小泥鳅、牛心、河虾。

篇五:《最正确的蝌蚪饲养方法》

小学的时候,有篇文章《小蝌蚪找妈妈》: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出世了,但是,“谁是我们的妈妈呢?”于是,一场有趣而感人的寻亲之旅开始了。我们要让这些可爱的小蝌蚪健康成蛙,做一个合格的“蝌蚪”妈妈。

一、蝌蚪的饲养方法:

1.蝌蚪是吃浮游生物,饲养蝌蚪最好用池塘水,自来水是不行的,纯净水也不行。

2.蝌蚪会自相残杀的,很多在一起的时候,自身会分泌一些毒素,杀死一部分个体,以至让其余的个体在有限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3.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

4.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

5.养蝌蚪只需要一个“裸缸”(就是空空的一盆水)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这样太残忍的话,只需要在底部铺一层细砂,再放一些生命力强韧的水草,这样就很高级了。

6.3~5天换一次水,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将已曝气过的自来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

二、蝌蚪不同成长时期的表现:

1.生长前期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2.生长中期

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

3.生长后期

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三、蝌蚪小档案

1.品种:蝌蚪,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2.外型: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蛤蟆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

3.蝌蚪的别名:活师、蛞斗、活东、虾蟆子、玄鱼、玄针、虾蟆儿、聒子、虾蟆台、虾蟆粘、悬针、水仙子

4.成长时间:蝌蚪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篇六:《六角恐龙的饲养方法》

每一个个体需要至少45cm长度的空间,水深不少于15cm,不要有水流。pH(硬度)6.5-8之间,最佳为7.4-7.6。六角恐龙喜欢硬水,如果生活地区的水质偏软,可通过添加盐来调节,配方及用量见后。垫材用直径2cm以上石子(保证不至于误食)或者细沙(吃了就吃了,不至于排不出去),石子优于砂子,可以让六角恐龙抓紧水底。除了底砂之外,缸内可以种植大量的水草,因为六角恐龙生性有些害羞,需要隐密的藏身之处。可以使用自然光线,也可以按照水族箱的布置加个灯。温度在14-20度之间,避免剧烈变化,最佳温度16-18度。请勿与其他水生动物混养,也不宜将六角恐龙个体混养。

美西螈Ambystomamexicanum

有尾目(Caudata)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钝口螈属(Ambystoma)两栖动物。断体再生。平均寿命:10-15年。

美西螈一名也指虎纹钝口螈(Ambystomatigrinum)中任何一种仍具外鳃但已充分发育的幼体(从出生到性成熟产卵为止,均为幼体的形态),也称六角恐龙或墨西哥行走鱼或墨西哥水怪。美西螈体长约25公分(10吋),深棕色带黑色斑点。白化体、白色突变体以及其他颜色的突变体均常见。肢和足甚小,但尾颇长。背鳍由头背向後延伸於尾端。腹鳍从两个後肢中间延伸到尾末端。

其幼体终其一生都在水中生活,也在水中产卵。它们有能力再生身体上的大部分肢体,而且,多变的体色也是它们的魅力之一,据说全世界有超过30种种类。常见到的有普通体色、白化种(黑眼)、白化种(白眼)、金黄体色(白眼)和全黑个体。

由于“呜帕鲁帕”的奇特叫声而名声大噪,属于高人气的两栖动物,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

现存状态:目前因污染和栖息地破坏而面临灭绝。

学名Ambystomamexicanum或Siredonmexicanum.因永久保留其幼体阶段的特征(如外鳃)而著称。产于墨西哥城附近的湖泊,为当地人所食用。

体长约25公分(10吋),体重:60-300g。

实验室饲养者有时可无外鳃而形似虎纹钝口螈(Ambystomatigrinum)的成体。

关于美西螈的激素诱导{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实验证明,不论是何种体色的美西螈,不论是野生还是人工条件下饲养的美西螈,在幼体未发育成熟前,在其食物中添加相应激素,可诱导其幼体发育成类似蝾螈的个体,生理结构、功能及其器官均发生类似改变,如:外鳃退化消失,体内发育可呼吸的肺,趾端形态趋近蝾螈,并可由水生转为两栖,可爬行,但四肢不协调。由此试验可一定程度上重现最早一批类爬行动物进化的过程,在生物进化、遗传变异和动物生理学等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编辑本段]饲养方法

饲养环境

每一个个体需要至少45cm长度的空间,水深不少于15cm,不要有水流。pH(硬度)6.5-8之间,最佳为7.4-7.6。六角恐龙喜欢硬水,如果生活地区的水质偏软,可通过添加盐来调节,配方及用量见后。垫材用直径2cm以上石子(保证不至于误食)或者细沙(吃了就吃了,不至于排不出去),石子优于砂子,可以让六角恐龙抓紧水底。除了底砂之外,缸内可以种植大量的水草,因为六角恐龙生性有些害羞,需要隐密的藏身之处。可以使用自然光线,也可以按照水族箱的布置加个灯。温度在14-20度之间,避免剧烈变化,最佳温度16-18度。请勿与其他水生动物混养,也不宜将六角恐龙个体混养。

注意事项

1.水质清洁。

2.不要放沉木(会把水变成软水),切忌六角恐龙喜欢硬水。

3.温度(最佳16-20度)不能超过25度。

食物

幼体:水蚤、水蚯蚓。

亚成体:水蚯蚓、红虫、河虾(须要除去虾头)。

成体:水蚯蚓、红虫、小鱼、小泥鳅、牛心、河虾。

推荐原因:六角恐龙不能咀嚼,只能吞咽。因此,食物的大小应该与个体大小相匹配。选择食物的原则是:1、动物性;

2、大小合适;3、蛋白质与维生素含量均衡,脂肪含量不要过高;4、面包虫不合适——六角恐龙不能消化它的皮。

品系

黄金红眼:幼年期颜色浅黄,越大颜色越深。

墨蓝:幼年期呈透明微带些浅蓝色,越大颜色越深,成熟期变为蓝黑色。

白化红眼:幼年期呈粉白色,越大颜色越白,身体底层为粉红色,体表覆盖有密密麻麻的白色颗粒。

白化黑眼:颜色雪白,体表覆盖有带有密密麻麻的黑色颗粒。

原色:最有原始感的色系,是六角中看着最凶,体型最大的。

关于繁殖

成熟后的公母六角恐龙住在一起,还需经过控温才会顺利交配,水温降到10℃一两周,再调升成23℃左右,雄性就会产下精囊,然后由雌性吸入泄殖腔完成交配,因此,配合季节计划交配的成功率较高。六角恐龙一次约可产下200~400颗卵,15~20天会孵化,但幼体之间会互相吞食,必须隔离养育。

最普通的白化黑眼,根据繁殖温度,决定性别,温度低时雄性后代多;温度高时,雌性后代多。

繁殖性成熟:雄性11月、雌性13个月。

白与白配对产卵量:几十至四百。

白色和原色杂交数量最多。

红眼和黑眼配对产卵量:几百。其中10%-20%是红眼,其余一部分就是长的跟普通的一样的,带有隐性基因后代,仔细看跟普通也不同,身上会带一些不太明显的特征;下一代与红眼交配,有10%-20%几率出红眼。

篇七:《娃娃鱼养殖方法》

一,

人工养殖

1、大鲵养殖池的设计建造

自然界大鲵生活在海拔300~800m的山区溪流中,有喜阴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特点,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最好应仿照大鲵自然界的生活状况等来进行。

1.1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

1.1.1水资源要求

根据我所多年采水样分析结果表明,大鲵养殖对水的总体要求是: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

1.1.2环境要求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1.2养殖场的设计建造

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长宽比为3:2,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

2、大鲵苗种放养及种苗鉴定

2.1养殖池的消毒

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待其碱性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

2.2鲵种消毒

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

2.3种苗鉴定

2.3.1大鲵苗种与其他苗种的区别

在两栖类中。有尾目中的小鲵科、蝾螈科、洞源科等种类与大鲵极为相似,区别它们最主要的是比较其形态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隐鳃鲵科(大鲵)、小鲵科、蝾螈科形态特征比较

2.3.2大鲵苗体质优劣的鉴定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应该是机体健壮、肌肉肥厚、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

2.4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1

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3、养殖管理

3.1饵料投喂

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其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懒惰的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另外,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

3.2调节水质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

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3.3调节水温和光照{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3.4防逃防偷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火麒麟蝾螈怎么养}.

4、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4.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5.种苗放养:

大鲵养殖一般引进10厘米以上的幼鲵,每平方米水面可放鲵20条左右。种苗放养前养殖地用硫酸铜2毫克/升浸泡5小时消毒,鲵体用氯化钠5%药浴10分钟。事先在池内用麻石搭建洞穴,放置水草以供大鲵躲藏。

6.饲喂: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7.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2

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烂尾病防治

一、大鲵烂尾病发生的原因

(一)水质的影响

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

(二)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大鲵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

(三)放养规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