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历史典故素材>关于旅行作品

关于旅行作品

详细内容

第一篇:《关于开展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

关于开展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

活动的通知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我国红色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由国家旅游局支持,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主办的“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活动”,在国家旅游局正式启动。活动以“华夏神韵、红色魅力”为主题,向社会广泛征集红色旅游摄影作品。以大众广泛参与的摄影艺术形式,用隽永的镜头展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丰富的自然风貌与人文资源。现将活动安排通知如下:

一、主题与题材

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活动以“华夏神韵、红色魅力”为主题,紧扣红色旅游,结合2011“中华文化游”主题年,反映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古村古镇、民风民俗、社会经济发展成就等红色旅游文化。作品体现红色旅游的深刻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内容积极、健康,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活动拍摄题材包括红色景区建筑、人文、自然、红色影像故事四方面。

1、建筑类: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古

村镇、中华传统文化性地标建筑等;

2、人文类:红色旅游地历史人文、民俗民风、少数民族风情、节庆活动等;

3、自然类:红色旅游地山水风光;

4、红色影像故事(组照):红色故事、反映红色精神的人物事迹等。

二、参与对象

红色旅游游客及广大摄影工作者、摄影爱好者。

三、活动时间

1、截稿日期:2011年9月30日(以收到作品日期为准)

2、入围作品评选:2011年9月,由主办方邀请的专家评委从投稿作品中评选出入围作品,并刊登在活动官网和合作媒体网站专题,供网友在线投票。

3、终审时间:2011年10月,根据专家评委和网友投票,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最终获奖的作品。

4、颁奖典礼:2011年11月,在北京举行,届时将现场为活动获奖者颁发获得稿酬、奖品。

四、奖项设置

1、金质收藏奖1幅

2、银质收藏奖2幅

3、铜质收藏奖5幅

4、优秀作品奖100幅

5、优秀组织奖

优秀组织奖:鼓励各单位组织创作,各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可举办初评,选出优秀作品推荐给活动组委会。组委会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团体授予“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五、规格要求

1、作品拍摄于2004-2011年间,且未在其它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彩色、黑白不限,单幅、组照不限,组照按1幅计,每组限4-6张。

2、作品只接收电子照片,不接收纸质照片。投稿者需邮寄的内容包括:光盘(其中存有照片文件和电子录入的《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活动作品登记表》)和经投稿者亲笔签名的《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活动作品登记表》(附后)。建议将光盘加硬纸板保护。

3、电子照片要求:长边不低于1024像素,高质量JPG格式,不得采用添加边框等形式对电子照片进行变相装裱。照片文件命名方式统一采用“参展项目-作者姓名-作品题目及组照序号-所在地”,如“红色影像故事-张三-井冈山(1)-江西”。

4、作品入选后,组委会将统一调取原始数据文件,用于影像鉴定及展览和画册制作。请得到通知的作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有关作品的原始数字文件和调整后的数字文

件。前述数字文件未按期送达的,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5、请勿投送合作拍摄的作品,但数字技术特技影像类作品,如为与他人合作,可分别署创意者、拍摄者姓名各一人。

6、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凡上述保证落空导致相关纠纷的,一切法律责任应由投稿者本人承担;主办单位因此受到损害的,有权追究投稿者的法律责任。

7、谢绝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除可对色彩进行适度调整及构图剪裁外,不得对原始图像进行任何足以影响其真实性、准确性的改动。

8、投稿作品不退稿,不退投稿所用的存储介质。投稿作品在邮寄过程中损毁、灭失或迟到、未到的,相关损失及后果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六、活动评审

1、专家评委

本次活动由组委会聘请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团进行专业评选,并在活动官网、新闻媒体公布评选结果和部分作品。

侯波著名摄影家、红墙摄影师、原中国摄影家协会

理事。

周幼马马海德之子、高级记者、宋庆龄的摄影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周剑生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摄影师。{关于旅行作品}.

姜昆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秘书长许涿著名摄影家、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美术摄影组组长,高级编辑。

李英杰著名摄影家、北京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宋康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李传珠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2、评选标准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主题鲜明,内涵丰富。

3、评审方法

本次摄影活动将采用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本次活动邀请的专家评委的评审和网友们的投票将共同决定活动的最终结果。其中,网络投票占最终评分20%,专家评委评分占最终评分80%(满分为100,作品得分=评委打分×80%+网上得票数/网上最高得票数×20%)。参与作品的评选由初评、网络投票、终评三个阶段构成。{关于旅行作品}.

初评:由专家评审进行初选,筛选后的作品会在网上公布。

网络投票:公众登陆全国红色旅游摄影作品展示活动官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参赛作品》

序号:

编码:

第九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

参赛作品

作品名称:关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目录

1研究背景····························································································2

1.1中国旅游背景·················································································2

1.2大学生旅游背景··············································································4

2.西安市大学生旅游现状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6

2.1研究原则·························································································6

2.2研究方法·························································································6

3.西安城市旅游现状············································································8

3.1西安城市旅游所提供的产品··························································9

3.2西安城市旅欧所提供的服务························································10

4.实证分析·························································································12

4.1调查方法及限制条件····································································13

4.2人口特征分析···············································································13

4.3客源市场需求偏好········································································14

4.4制约因素·······················································································15

4.5游客出游动机···············································································18

4.6出游时间·······················································································19

4.7客源市场消费行为分析································································20

5.调查总结·························································································22

5.1大学生旅游特征············································································24

5.2开发策略·······················································································25

5.3作品反思与总结············································································27

关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调查研究——以西安为例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西安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旅游更是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大学生作为西安市旅游的主体,既庞大又特殊,追求享受,但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反映出旅游行业的很多问题。旅行企业应找到不足,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提出针对大学生旅游的产品,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优惠;完善

1研究背景

1.1中国旅游背景:

从1978年到今年2012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4年,在这34年中,中国旅游业跟中国整个社会经济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这么认为,中国的旅游业在改革开放34年以来,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态势,领各行业之先,在旅游领域里面迈入了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成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其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旅游业已成为各地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未来10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西安地区依靠其秀丽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作为国内热点旅游城市,我们有必要对西安市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几年旅游市场需求做出分析及预测,一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做出积极、合理的旅游业指导政策,推动西安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帮助投资商明确西安旅游业投资前景,增加投资信心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形象日益突出,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旅游作为工作之外的释放工作压力和缓解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一种调节方式。旅游逐渐成为一种休闲方式、一种时尚、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可塑性文化。旅游市场的消费人群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都市白领、都市经理人,而是扩展到了学生人群、老龄群众等新的消费群体,出现了诸如毕业旅行,夕阳旅行等新的旅游消费行为。

西安,古称“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自然风景优美、历史遗产丰富。拥有世界第八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华夏宝库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华石质书库碑林,皇家御苑大唐芙蓉园,佛教名塔大雁塔,中国第一座皇帝合葬墓乾陵……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当今的西安同时也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作为历史名城和当今西部地区重要城市,西安每年接待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传播华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第三篇:《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资料》

《中国旅游文学作品选》

同步训练

第一部分前言

一、学习目的和复习指要

前言,是自学考试大纲规定考核的内容。它包括旅游文学理论利古代旅游文学史两部分。学习这两部分的目的,在于掌握旅游文学的概念、旅游文学产生的社会条件、旅游文学特点、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等,这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是理解旅游文学作品的基础。关于旅游文学史部分,主要是掌握旅游文学的发展轨迹,知道它的大,致分期,了解旅游文学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有哪些代表作家、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有哪些重要特点,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前言”的内容是学习旅游文学作品的纲领性知识,纲举才能目张。学习旅游文学,不仅要对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既见其树木,而且要见其森林。

学习这部分内容,要与后面的文学作品选读结合起来。相互印证参考,以加深对具体作品和文学发展史的了解。

二、复习训练题

(一)单选题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选自{关于旅行作品}.{关于旅行作品}.

A、《楚辞》B、《诗经》C、论语》D、《山海经》

2、我国第一篇游记散文是

A、班彪的《北征赋》B、王粲的《登楼赋》

C、曹丕的《登城赋》D、马第们的《封禅仪记》

3、标志着中国旅游诗成熟的作品是

A、诗经《溱洧》B、曹操《观沧海》

C、汉武帝《秋风辞》D、谢灵运《登池上楼》

4、除谢灵运外,南朝写作山水诗成就最大的是

A、谢眺B、鲍照C、陆机D、潘岳

5、骈体文兴盛时代是

A、魏晋B、六朝C、南北朝D、隋朝

6、建安文学代表作家是

A、孔融B、刘伶C、曹操、曹植、曹丕D、向秀

7、南北朝时,把科学融于文学的著名作品是

A、吴均的《与宋元思书》B、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C、萧纲的《与萧川书》D、郦道元的《水经。注》

8、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妙的唐代作家是

A、李白B、杜甫C、盂浩然D、王维

9、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元稹、白居易B、王维、孟浩然C、韩愈、柳宗元D、贾岛,孟郊

10、开日记体旅游散文的先何作家作品是

A、李翱的《来南录》B、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C、范成大的《吴船录》D、陆游的《入蜀记》

11、宋代豪放派词的代表人物是

A、李清照B、苏轼C、杨万里D、范成大

12、开创中国山水旅游诗新天地的作家是

A、谢灵运B、王维C、盂浩然D、陶渊明

13、开旅游赋之先河的作品是

A、登城赋B、登楼赋C、北征赋D、述初赋

14、旅游文学描写的主体是

A、山水风景B、风土人情C、名胜古迹D、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

(二)多选题

1、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是

A、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断性B、浓郁的抒情性C、强烈的美感性

D、生动的形象性E、丰富的知识性

2、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是

A、显示了入的自由B、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C、激励人的创造精神

D、陶冶人的性情E、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旅游文学的抒情方式大致是{关于旅行作品}.

A景中含情B、触景生情C、以景托情D、直抒胸臆E.缘情写景

4、中国旅游文学发展分期是

A、孕育期(先秦两汉)B、形成期(魏晋六朝)C、发展期(唐宋元)

D、兴盛期(明,清)E、停滞期(鸦片战争至民国)

5、清代著名文学流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