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历史典故素材>关于社火文章

关于社火文章

详细内容

篇一:《社火》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高

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

追溯"社火"其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的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陕西等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社火这一活动千秋万代地流传下来,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才得到恢复。现时,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纯粹演变成了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

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篇二:《家乡的社火节》

家乡的元宵节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一(3)班马东强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我们家乡的社火节。

在这一天晚上,我们全村人都会聚集在麦场上看社火。晚上六点左右,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的来到大麦场上,麦场上已有很多人,那真是人山人海,灯的海洋,灯的世界。有像红苹果一样红的大灯笼,还有让人一看吓破胆的狮子;还有耍小丑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很有气势的打鼓队,他们是一群年青的哥哥,如果他们舞动起来,我们会激情飞扬。忽然,我看见姐姐竟顶着虎头灯,我是好奇又激动,也希望我能顶上虎头灯,可又害怕那东西,最后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我思,就让我尝试顶,我连忙后退几步,不,不那东西咬我,怎么办?爸爸就指着姐姐的虎头灯,说你姐姐不是没事吗?最终,我还是试了一下,可社火已经完了。顶虎头灯真有趣,明年的社火里一定有我,我一定顶虎头灯。

指导教师:陈进霞

篇三:《关于社火的知识》

关于社火的知识

兰州的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但最能让感动的是太平鼓声。"咚--咚--咚--,咚--咚--咚",意思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兰州人在鼓声里,听秦腔、喝盖碗茶、唱兰州太平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兰州的年因此而美丽。

大约到了正月初三左右,兰州的社火便开始陆续进城了。有人说兰州是一座以车为本的城市,在路上车不给行人让道,而社火进城这车得远远的避开了,进城的社火也因此在政府规定的路段里没有任何顾忌地“闹腾”兰州城了。对社火,兰州人则像乡里人看大戏一样,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人挤人,图个热闹嘛”!

兰州社火队表演内容丰富多采,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跷队,他们穿戏装,持刀枪,扮成戏剧人物,脚踩四尺多高的木跷,伴着锣鼓点边走边舞。铁芯子也是别出心裁,以巧取胜。他们把眉清目秀,体态轻盈的小孩装扮成戏剧角色,组成一折折戏文。绑在铁芯子高处的孩童随着载运的车辆缓慢前行。还有跑旱船、独轮车、竹马子。大头罗汉戏柳翠等节目。队伍往往以“风婆娘”开路,这是跟“雨师”相应的“风姨”的形象,在神话里是司兴风降雨的神,其形状类似彩旦,奇丑无比,耳垂吊着红辣椒,一手摇扇,一手拿着写有“风调雨顺”的菱形膏药旗子,用夸张、滑稽的大幅度动作扭来扭去。令人捧腹,表现了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稳的心情和愿望。

当然,狮子和龙是兰州社火是不可缺少的。狮子舞主要是看武士用绣球逗引狮子时的几路干净利落的拳脚功夫,生活于边地的兰州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尚武情结,看着狮子跳来

蹦去,心里不知有多乐呵。龙就更不用说了,人们都知道伏羲与女娲的的传说,而这两个人或者说是神的老家都是甘肃天水,并且是蛇的化身,蛇者,龙之雏形也,兰州人也因此以龙乡人自居,而兰州社火中的龙也仿佛在暗地里叫劲,有的甚至可长达一公里之多,可谓“真龙下凡”蔚为大观。

在兰州的社火队里最不能忽略的是“春官”,他们其实都是一些能说会道的民间世人,结合某地或者某家人的情况随口说或者是唱出一些生动而且吉祥的话语来,不像新年的祝福一样让人听后心里暖暖的。比方说到了一家商铺,他们就会说——

走在大街上闲游闲转,

突听宝号(指商铺)锣鼓喧天。

进去宝号用目看,

披红挂彩过新年。

抬头看,仔细看

对对红灯挂堂廊前……{关于社火文章}.

招财童子来进宝,

刘海频频撒金钱。

金钱撒进宝号里,

荣华富贵万万年!

这即兴而成的美好话语,谁能听了不高兴呢?只是如今兰州社火表演更多地融入了现代化的气息,在腰鼓队后面紧紧地跟随着花束装扮的小轿车、大卡车*****展示着新兴的“工

业城”,并配备有接收卫星信号的模具。“绿化两山,美我家园”的彩车亦让市民耳目一新,植被稀少的兰州在向人们拜年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向群众宣传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崔家崖的舞狮子,雁滩的高跷,还有马滩的旱船、北山的太平鼓,都是让兰州人记忆犹新的。”一般每年的社火先给村里乡亲们拜完年后,然后集中在的广场集体耍。那时候,用凳子、桌子叠起来的狮子台高达丈余,两只舞狮在大头娃娃逗引下上窜下跳,既惊险,又好看。社火结束后,海菜店铺的老板伙计会将糕点、水果、糖献上,让艺人享用。商铺的老板更是捧场,有人出钱,有人甚至将艺人们请到自己的店里吃饭喝酒,目的是让社火队在自己的店铺门前耍一耍,以图吉祥如意和来年的生意兴隆……

社火使春节期间的兰州街头别具特色。由各区县组织的农民社火队汇集市中心,依次排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沿主街道边行边舞,敲锣打鼓,热闹壮观。当行至东方红广场时,多围成图形,为游人和市民表演。社火表演可持续到元宵节前后。在社火表演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太平鼓表演了。外形上,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个大,双面蒙皮,鼓帮外表深红色或黑色。表演中,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跳打、蹲打、翻身打,并有“两军对垒”、“金龙咬尾”、“双重突围”的阵势,一时间咚咚震耳,龙腾虎跃,鼓声令人振奋不已。

传说很久以前,兰州的太平鼓,也是流行于幽州一带的那种圆形单面鼓。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相继克庆阳,收临洮,又一举攻下了兰州。但据守在永登的元军残部仍负隅顽抗,一时难以攻下。不久适逢元宵节,徐达便命令部队制作了一批又长又粗的鼓,把武器藏在里面,然后扮作社火队,以大旗为号,混进城内,只听城外一声炮响,社火队顿时变成了战斗队,徐达就是采取这个办法,里应外合,很快攻下了永登城池。为了

纪念这次战役的胜利,人们就把这种又粗又长的鼓命名为"太平鼓"。并逐渐演变成为兰州独特的社火形式之一。数百年来,每逢元宵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可看到太平鼓队威武的雄姿,听到太平鼓那深沉的鼓声。不过从史料来看,新春打太平鼓(最初叫腊鼓)的民俗古已有之。其本意在于驱逐瘟疫,祈求平安。这使太平鼓的鼓点有一番讲究:"咚--咚--咚--,咚--咚--咚",叫"三点水",意思是:"今年好,今年好,明年更比今年好。"咚--咚,咚--咚,叫做"单条",意思是"逐瘟!逐瘟!"等等,不一而举。

这鼓声在欣赏之余,让人味无穷——奔腾的黄河冲破泥土与沙石的隔阻,自青藏高原呼啸而下,流过兰州,似乎有些疲惫了,河面无波无浪,宽阔平稳,看上去仿佛是一条铜铸的路。有几人能听到河面下的流水在河床之上发出的那种让人欢愉和振奋的声音?又有几人能把这种声音与鼓声联系在一起?大地如鼓,人生如河。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吧--只不过是先有脚步,而后才有鼓点

——在我们的脚与地面接触的那一刻,鼓声便会响起。但如今恐怕只有在兰州这样的地方才能将鼓声打得如此响亮!

在兰州的年里,这样的鼓声一直要持续到过了十五。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在鼓声里,听秦腔、喝盖碗茶、唱兰州太平歌,自由自在地享受着生活……年,在这座城市里原来是这样的美丽!

篇四:《闹社火》

闹社火

每年的正月十五,我的老家杜曲都会举办热闹的社火活动。

正月十五那天,我们早早就出门去看社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我们村的社火队伍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锣鼓队,伯伯叔叔们,有的敲大鼓,有的打小镲,“咚咚锵,咚咚锵!”大家整齐地敲打出一串串响亮的节奏,把鞭炮声都盖过了。紧跟着后面的是毛驴队,奶奶阿姨们,一个个穿着花衣裳,头上也插满了花,笑嘻嘻地骑在毛驴上,其实她们只是把布做的毛驴绑在身上,还是用自己走路,看她们一边骑毛驴,还要一边学毛驴走路,真有趣。看,齐齐姐姐来了,她头上带着漂亮的帽子,上面有很多红色的绒球,身上穿着大红的绸缎,满满地刺绣着五颜六色的图案,背后还插着四面红旗,脸上画了一层厚厚的油彩,扮的是戏曲里的”穆桂英“。她站得好高啊,一辆小卡车上,放着一个高桌子,“穆桂英”就高高地站在桌子上,真神气!后面还有,长胡子关公拿着大刀,可爱的小哪咤挎着精钢圈,举着红缨枪......都是小孩子装扮的,我和爸爸说,“明年我也要扮社火。”后面还有划旱船、彩旗队、高跷队......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把村里的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大家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社火,是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是土地之神;“火”,是传说中的火神。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社火不仅热闹有趣,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明年正月十五,大家一起来闹社火吧。

篇五:《家乡的春节社火》{关于社火文章}.{关于社火文章}.

家乡的春节社火

我的家乡青海最具特色的春节风俗要属“社火”了。

每逢正月初五,便会在规定的路段场所或村镇表演社火.

一支由上百人组成的社火队会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下开始走村串巷。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伯伯们舞起地地道道的乡土社火,喜迎新春,祈愿吉祥。我最喜欢那个社火中最传统、最富乡土气息的“灯官老爷”。他身着大红官袍,一手捋须,一手拿把驱邪除魔的扫帚,在两名送财童子的护佑下走在队伍最前头,社火神牛、舞狮队、秧歌队、太平鼓队浩浩荡荡紧随其后。听老人说社火队要把街街巷巷都走遍,为的是驱除邪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经过几个小时社火队伍走完街巷,便会在聚满了人的广场上拉开表演序幕。传统的摇旱船、抬花轿、拜新年等节目诙谐幽默,引得场边人人捧腹大笑。新编的藏舞、蒙古舞、现代舞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关于社火文章}.

如果你感到好奇,那么就亲自到我的家乡去看看吧!

篇六:《社火曲》

社火曲

刮地风

正月里来是新春呀,百草芽芽往上升(呀哎咳哟),天凭上日月人凭上心;(那咳依儿哟)二月里来龙抬头呀,大沟小沟水长流,二月来雨水么江沿上流;

三月里来是清明呀,桃花盛开杏花红,蜜蜂儿酿蜜儿忙做工;

四月里四月八,种了豆子种西瓜,刮风下雨照管它;

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房沿上,雄黄药酒闹端阳;

六月里来热难当,小麦不黄大麦黄,珍珠汗衫歇阴凉;

七月里来秋风凉,田间地头翻金浪,手拿上弯镰忙收藏;

八月里来月儿圆,西瓜月饼谢农田,有心肠吃来没心肠咽;

九月里来九春阳,黄菊花儿开路旁,有心肠采来没心肠戴;

十月里来冷寒天,兰驼滚子满场转,丰收景象满人间;{关于社火文章}.

十一月来天气寒,所有农活都做完,天将大雪兆丰年;

十二月来一年满,庄稼人儿落清闲,欢欢喜喜筹办过新年。

十样景

一绣黄豆城,城内扎大营,绣一个曹操观三兵;

二绣一只船,船上过新年,八十岁的老翁把船搬;

三绣周文王,渭水访贤良,姜子牙扶周灭纣王;

四绣观世音,打坐莲花中,二十四帅拜观音;

五绣扮五郎,出家当和尚,他也是忠良后,一心保宋王;

六绣赵五娘,真是女贤良,画就了容颜找夫郎;

七绣银河桥,牛郎会织女,他夫妻相依难分离;

八绣八大仙,洞宾戏牡丹,岳阳楼上降妖盗牡丹;

九绣张果老,骑驴过仙桥,四大名山驴后梢;

十绣十样景,名传十三省,天女散花留下美姿容。{关于社火文章}.

十个字

一个字一支箭,平贵西凉招姻缘,好酒灌醉女代战,私盗令箭出三关;

两个字儿成一双,千里路送媒找先郎,盘龙云搭大左肩上,金娘马上泪汪汪;

三个字儿三盏灯,三战吕布虎牢关,虎牢关前谁好汉,金鞭打花紫金关;

四个字儿四方面,韩信领兵赶霸王,赶的霸王没处去,手持宝剑丧黄泉;

五个字儿一颗印,长坂坡大战赵子龙,杀了七处有七进,白龙马染成枣儿红;

六个字儿六盏灯,渭水沟钓鱼姜太公,文王夜里梦飞熊,要保周朝万万春;

七个字儿七星剑,秦琼敬德米籽川,打三鞭还二剑,要为唐王保江山;

八个字八面方,老爷保的二皇娘,出五关斩六将,古城壕边斩蔡阳;

九个字九连环,董卓要谋汉江山,王司徒设下美人计,风雨亭吕布戏貂婵;

十个字十盏灯,卧式岗坐的诸葛孔明,鲁子敬请他要过江,两国共议破曹营。

陈鹏马武夺状元

正月里来是新年,陈鹏马武夺状元,陈鹏箭射金钱眼,马武刀剁九连环;

二月里来龙抬头,王三姐妇装上彩楼,王好家公子有多少,秀球单打平贵手;

三月里来三月三,三战吕布虎牢关,虎牢关前谁好汉,老爷月下斩吊山;

四月里来四月八,郦山老母把山下,下山不为别的事,只为弟子樊梨花;

五月里来五端阳,青白二蛇闹雄黄,这三杯药酒你吃上,酒醉官人一品王;

六月里来热难当,独把三关扮六郎,华刀胜是上将,头引接阵是孟良;

七月里来七月七,天上牛郎陪织女,年年都有重相会,织女本是牛郎妻;

八月里来八月八,刘全阴曹去进瓜,进瓜进瓜单进瓜,为什么东床招附马;

九月里来九春阳,杜康造酒喷味香,这三杯药酒你吃上,酒醉洞宾吕春阳;

十月里来十月一,麻服包儿送寒衣,把寒衣送到十万里去,孟姜女本是凡郎妻;十一月来三九天,秦琼敬德米籽川,打三鞭还二剑,顺应唐王保江山;

十二月来一年满,人民江山万万年,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五谷丰登太平年。

仁贵征东十二盏灯

一盏灯来什么灯,单表唐朝把东征,唐王天子李世民,保驾三十六国公;

二盏灯来什么灯,唐朝军师徐茂公,张世贵领兵当先行,他是第一个大奸臣;

三盏灯来什么灯,薛仁贵是个火头军,遇到战场立奇功,营里名誉在军中;

四盏灯来什么灯,张世贵先锋没良心,何宗贤冒充仁贵功,唐王天子证不明;

五盏灯来什么灯,薛礼踏做向前进,十字口遇了戴力朋,戴力朋带箭丧了命;

六盏灯来什么灯,黑风关前杀气生,铁暴铁彪宛仇生,为兄报仇命归阴;

七盏灯来什么灯,思想岭上会弟兄,骨肉弟兄来重逢,一帮兄弟一条心;

八盏灯来什么灯,兄弟们合心把东征,仁贵弓箭定天山,廖家兄弟命不全;

九盏灯来什么灯,盖苏文丢了凤凰城,带领人马往前行,凤凰城里按了身;

十盏灯来什么灯,高丽国的元帅盖苏文,盖苏文他是青龙星,驻扎在三江越虎城;十一盏灯来什么灯,唐王来到凤凰城,凤凰山中好风景,观山观景动刀兵;

十二盏灯来什么灯,围困唐王盖苏文,舍了多少将和兵,薛仁贵山前显神通。

十二盏灯(月牙楼上)

一盏灯来什么灯,岳阳楼上吕洞宾,洞宾想吃仙药酒,酒醉醺醺岳阳楼;

二盏灯来什么灯,二郎爷诞生在空中,阴山倒把太阳压,这就是二郎爷显神通;三盏灯来什么灯,弟兄三人哭紫荆,三人哭活紫荆树,枯树开花叶叶青;

四盏灯来什么灯,桃园结义四弟兄,我问弟兄名和姓,刘备关张赵子龙;

五盏灯来什么灯,王祥卧冰救母亲,四海龙王你商量,这一对鲜鱼送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