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观后感>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详细内容

'【第一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分数线

第五章录取规则第十六条 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招生录取严格遵守教育部、省招生办公室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以考生高考成绩为基本依据,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德智体美,择优录取。第十七条在省招生委员会划定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上,在保证完成招生计划的前提下,制定具体录取标准,按照文科类、理科类、美术类、高职“3+证书”类分类录取。第十八条学院严格按照生源省所对应的招生层次的投档比例执行,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0-120%以内。第十九条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提档要求的情况下,学院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录取。第二十条专业录取要求:我校专业录取实行“专业志愿优先”的录取政策,按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在第一专业志愿额满的情况下,按考生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根据考生专业填报顺序,总分相同时,专业相关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录取。第二十一条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总成绩并兼顾单科成绩,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额的专业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第二十二条相关科目及外语语种要求:本校公共外语教学为英语,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第二十三条美术类专业分档时,按考生的文化课及术科成绩各占50%的权重计算综合分,按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以综合分进档的生源省,按该省核算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十四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要求:在广东省报考学院文科类、理科类的高中毕业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须获得等级成绩,且至少有一门达到C级以上等级(含C级)。当考生考试成绩(或排序)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优先录取。专业录取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在广东省报考学院美术类的高中毕业生,三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至少有两门达到D级以上等级(含D级)。当考生考试成绩(或排序)相同时,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优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先录取。专业录取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修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考生。第二十五条 对加分及照顾录取政策的认可程度对省招生办公示通过的当年度《普通高等学校照顾加分考生资格》中的加分予以认可。符合国家和省招生办公示通过的各种符合优录条件的考生,学校在同等

条件下优先录取。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第二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排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学院录取分数线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市共管、以市为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它筹建于2005年,2006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学院占地面积600余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前后投入资金近7亿。现代化校园,环境幽雅、文风浓郁、设施齐全,拥有各类图书共计43.7万册。学院把握先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前进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和自身优势资源设立了机械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经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等五个系,建成了以电梯制造技术与维护、动漫技术与制作、灯具造型设计等为特色的十九个专业。学院目前在院学生6000余人,采用“双证(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量身定做实用人才。学院致力于打造“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广纳国内外英才,重点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34%,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5%,聘请了以世界级手模大师马乐山、“现代广绣奠基人”陈少芳等为代表的77名客座教授,以及来自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45名高级顾问。马乐山、陈少芳两位大师的工作室相继落户我院,并在我院开设课程,向相关专业学生亲授技艺。学院秉着“修德砺能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力创有特色的高职教育新路子。目前,学院已与200余家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实习就业等方面展开了长效、深度的合作。企业下订单开设的“电梯班”、“风电班”、“银行班”等就是校企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结晶。“邮政物流班”、“爱德华·家照明灯具设计师暑期培训班”等为企业提供了优质、便利的员工“充电”平台。我院承办的“中山市第十届中专、技校、职中学生奥林匹克技能竞赛”、“中国当代水彩画名家邀请展

”等大型活动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境外院校合作办学,实现高位嫁接是学院发展的一个方向。当前,我院与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培训中心的合作已经初战告捷;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新西兰纳尔逊理工学院的联合办学正在顺利运转;与德国斯图加特市马克思?艾特学校合作,引入了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及相应的资格认证体系;与美国阿肯色理工大学洽谈的留学项目也已达成了意向……学院创办以来,受到党和国家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副省长宋海,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等领导先后莅临我院视察。市委书记陈根楷、市长李启红等领导多次到我院调研和指导工作。在政府、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推动下,“广东省装备制造研究院”、“中山市服务业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中山社科建设基地”和“中山市文艺家创作基地”先后在我院挂牌成立,揭开了学院办学新篇章。目前,学院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和谐校园的整体思路,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名校的治校方略,为顺利

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争创省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

【第三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主要工作一览表

时间

工作内容主要负责部门

组织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学典礼、军训动员和总结大会

做好保密工作普查,填报涉密人员信息做好开学初、新生入学期间重点安全工作办公室接待台湾万能科技大学校长和师生夏令营来访、签订赴台教师研修协议拟写学期党委工作计划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书记项目”活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

召开赴台湾培训人员学习情况报告会

组织人事处

做好党员示范岗和学生党员工作站建设开展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征求意见干部人事档案达标升级举办党务工作培训

做好近期管理及专业岗位设置调整与聘任做好迎新宣传橱窗及迎新宣传工作拟写市社工委委托课题研究初稿策划党的群众路线外宣报道宣传统战部做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专版策划筹备和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

做好2014年拟招生专业平台填报

做好第二批网络课程申报及立项和第二批课改实施课申报

教务处开展央财支持专业建设项目院级自评、准备结题

验收

做好本学年学籍核查和预警及2013级新生转专业工作

做好迎新、军训及新生入学教育系列工作开展11、12学生工作处

13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举办学院第六届职业规划大赛

布置审核院级科研启动项目和论著奖励、专利的

校企合作处

启动

全院志愿者年度注册与验证

做好新学期学生社团注册、社团教师聘任

团委

开展新生素质拓展教育培训

组织参加中山市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大赛

1

备注

9-10月9-12月

9-12月9-2月

9-10月9-10月9-10月9-10月

9月

9月

修订教师租房管理规定

做好工业中心工程桩基础施工、工程主体的预算复核及工程招标工作

做好新生体检、军训、体能测试等保健工作编制学院2014年财务预算并上报市财政收缴2013-2014学年学费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

2013级新生继续教育项目及台湾交流生项目宣讲、国际班新生入学安排及教育召开2013年招生工作总结会国家课题研讨会

举办教职工乒乓球比赛

组织申报2013年度广东省思政课题做好秋冬季安全隐患排查组织数据采集平台填报

落实赴台研修教师名单与考核制度、跟进中德合作项目

落实对口支援院校相关项目(10-12月)撰写学院2012年度年报资料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选拔第三批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开展第五批次双师素质认定工作

筹建学院微博问政平台、筹备知识分子联合会做好市社工委委托课题研究、开展产业学院运行调研(政校企合作课题)

举办毕业大作业网络管理平台培训提交新增专业检查材料组织课程改革测评补测

总务处

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继续教育处招生办公室

职业教育研究所

9月-期末9-10月教务处

工会思政课教学部

学院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教务处

组织人事处

宣传统战部

10月

教务处

做好麦可思毕业生就业与培养质量跟踪测量评估报告分析研讨、专业二次分析召开学生座谈会举办辅导员论坛组织文明宿舍评比

召开2012-2013学年优秀学生表彰大会举办就业指导系列讲座

清理入驻学院行业协会并开展工作交流,实施“秋季服务行动”

组织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和镇区开展科研攻关和课题服务;启动市软科学研究会。开展学生纪律突击大抽查

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星级志愿者表彰大会

2

主要针对系部未通过测评老师及行政兼课人员

学生工作处

10-12月

校企合作处

学生工作处

团委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召开学院第一次学代会

举办学生干部沙龙、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核查清点小榄学院固定资产开展秋季收费自查工作举办廉政教育讲座

做好各系部新项目拓展工作上报2014年普教拟招生计划数2011年、2012年部分院级课题结题举办教职工排球比赛筹备举办第七届校运会

组织档案员参加中山市档案业务竞赛

开展“11.9”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和校园安全维稳工作调研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完善行政及教学系(部)考核方案和考核体系组织做好民主评议党员

举办师生通讯员2013年度培训班组织参加中山高校宣传工作交流会开展2014年实训室建设方案论证开展2014年新增专业检查组织院级教学课件设计大赛,启动院级教学资源库建设,组织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评审申报召开教师座谈会

实施开展2013级女生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组织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开展辅导员学习交流活动

走访调研4个二级学院和相关重点专业,做好订单班的洽谈和后续跟踪举办社团文化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开展自强之星评选,申报省志愿服务项目保障工业中心工程主体正式施工,确定工程二次装修部分方案

搬迁改造物流实训室

办理调整专业、退宿学生的补退费工作

会总务处开展固定资产账实核对以及资产信息重录市财政资产管理系统开展校内专项审计

做好委托的社会考试及短期培训申请2014年普教新生计划举办教职工网球比赛

组织申报2013年院级课题

组织安全目标管理落实情况检查,召开学院安全工作总结大会

3

学生工作处10-11月

总务处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继续教育处招生办公室职业教育研究所

工会

协同基础教学部、工会

学院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

11月-期末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

11月

校企合作处团委

总务处

财务处

纪检监察审计室

11-12月

继续教育处招生办公室工会

职业教育研究所

12月

学院办公室

12月

1月

开展基层档案考核工作

开展“送温暖、齐修身”慰问困难党员活动做好新党员接收和预备党员转正完善“非在编转编”方案

做好“读原著、强党性、创品牌”总结表彰做好“书记项目”材料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召开教师座谈会,组织2010级和2011级学生进行网上评教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

组织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培训做好精品课程转型升级评审组织期末教学检查

开展辅导员技能比赛/论坛开展毕业班学生法制安全教育进行学风状况调研

开展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召开2013年就业工作总结大会

做好2012年度科研成果登记、科研与产学合作工作考核、专利补正缴费

组织社科课题、省科技等课题的申报做好团日活动总结及评优

开展读书展才活动,评选学院“志愿之星”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月工作更换新的资产管理系统

组织食堂员工餐饮服务知识培训、举办食堂消防安全实操演练

做好现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做好技能鉴定和培训年度统计和考核

做好2014年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计划上报2013年院级课题立项评审召开教职工代表座谈会

做好2013年度总结及期末工作安排组织期末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年度宣传工作总结会议课改实施课程评比组织期末考试

开展诚信、感恩教育和假期安全教育开展2013年财务决算、组织申报2014年部门预算指标

组织爱心基金捐款和慈善万人行捐款,开展春节送温暖活动

组织人事处

教务处

学生工作处

校企合作处团委

12-1月

总务处财务处继续教育处招生办公室

职业教育研究所

工会学院办公室宣传统战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财务处工会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9月15日

4

【第四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河南招生专业及计划表(普高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河南招生专业及计划表(普高类)

【第五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湖南招生专业及计划表(普高类)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甘肃招生专业及计划表(普高类)

【第六篇】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专业管宪平同志简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管宪平(1969.10-),男,汉族,湖南祁阳人,

法学硕士,副教授,中山市社科专家库成员、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分院特约研究员;1992

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先后担任湖南科技学

院“两课”教师、“两课”部副主任;2005年7

月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06-2009年10

月任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2009年至2011年任基础部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兼思政部主任),2011年至2013年5月担任思政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党支部书记;先后主持省重点课题1项、省级一般课题3项,参与课题研究7项,在《江汉论坛》、《湖南社会科学》、《改革与战略》等核心期刊和其它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