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多肉土壤
详细内容
'第一篇购买多肉土壤
《介绍十四种多肉植物的配土方案》
介绍十四种多肉植物的配土方案
每个刚种植多肉的爱好者,总会想要寻得一份最完美或者理想的多肉植物配土。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最完美的配土,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只要能够达到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无菌,一般都能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当然,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对配土的要求也会有些微不同,但是大原则把握住了,问题一般都不会太大。以下筛选了多位肉友的配土方案,希望可以从中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并在实践中加以改善,配置出最适合自己的多肉植物配土。一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无论选择哪种植料、如何配制,都要满足植物的基本要求,并要考虑各方面情况,灵活把握。
1.根据栽培场地来配制: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虑排水环节,应增加排水性强的材料,如沙砾。而盆栽要在保证疏松透气的原则上适当补充有机质。如是在南阳台上栽植,还要考虑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特点,适当加些保水性强的基质,如蛭石、椰糠等。
2.根据不同种类来配制:不同种类在土壤配制上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附生种类需要一定的腐殖质,而一些原产地土壤贫瘠、根系不发达的陆生种类,对腐殖质的要求就没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种类所需土壤不同,就连同科不同属的种类对土壤要求也不一样。拿百合科的中国芦荟和卧牛来说,前者系芦荟属,习性强健,生长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后者为沙鱼掌属植物,生长缓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
3.根据不同栽培地区来配制:北方气候于燥,对土壤的保湿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气湿度高,对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要求更高。
4.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来配制: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有机质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轻质材料配合一些细沙为主,以后再慢慢增加有机质含量。
5.关于多肉植物介质。
二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土壤配制并不是简单的几条大道理就能说清楚的。下面几个配方可供参考:
1.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许贝壳粉(适合栽培生石花)。
2.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园土1份(适宜地栽使用)。
3.腐叶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轻质材料1份+少许基肥(适合栽培附生类)。
4.塘基石3份+仙土2份+轻质材料1份+泥炭1份(适合栽培十二卷硬叶系品种)。
5.园土2份+腐叶土1份+粗沙4份+轻质材料1份+砻糠灰半份(适合栽培普通陆生类)。
三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培土材料,珍珠岩,草泥炭,草木灰,1~2mm的煤渣粒,赤玉,漉沼,细河沙,蛭石。越多种越好。
1、首先底层,大粒石头垫底,众所周知
2、用珍珠岩塞缝隙
3、开始铺层,记住,每一层颗粒,要铺一层泥炭塞缝隙
4、每一层要超级薄,刚好遮住下一次。一层一层,不能偷懒把某层加厚了
这方法是利用介质的镶嵌性,主要的就是泥炭和1~2mm的煤渣粒要多用,煤渣粒是生石花扎根最好的介质,泥炭可以在煤渣粒中供营养。镶嵌性使介质湿水后的凝结性,不同的介质层层铺使个体的直接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体,”怎么凶也凶不起来”.发现主根挺粗壮的。毛细根挺好的!
四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对于苗苗类肉肉,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
泥炭土60%+沙子20%+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
颗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窝煤、陶粒、石子等。
对于成年老株(指2年以上的肉肉),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
泥炭土+沙子+颗粒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肉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五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1.园土、腐殖土。最普通的栽培基质,有点是便宜,缺点是太细,需要过筛,而且有虫卵和细菌。
2.珍珠岩,轻石。用来透气,这俩是完全可以互换的,价格更高的效果更好,普通货没必要用。
3.兰石,植金石。同样用来透气利水。也是前者更实惠,后者效果更好。
4.陶粒,碎砖,煤渣。都差不多是粘土经过烧结制成的,比较透气,吸水,便宜,缺点是坚硬。
5.泥炭、水苔。都是苔藓或者沼泽植物制成的,吸水性比较强,同样也透气,太多了容易烂,适量的话很好用。还可以专门用来发根,也不错。
其中1和4的量要少235的比例可以接近。
六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景天类配土,觉得泥炭土或草炭土的比例可以稍大些,附注以腐植土、河沙、珍珠岩、蛭石等,为了有利于生根和健壮生长,土中加适量稻壳炭,骨粉、灭菌灵等;浇水要据天气和植物生长情况决定,见干见湿。重点关心那些长势好的去管理。那些长势不好的大多数其实是在休眠期,当然以少管为妙。
配土:蜂窝煤渣过筛后+园土+仙土+沙+骨粉+贝壳粉+蛋壳+陶粒+兰石+活性炭,筛去微尘种植。全光照养护,浇水见干见湿。盆底加腐熟鸡粪。盆要小,土要少要疏松。土干透后几天再浇,多晒。盛夏少浇,景天科多肉,多半夏季要休眠或半休眠。
金琥这类强刺球,普通花泥+煤球灰+骨粉即可,浇水嘛,一个月浇一次就可以了。
球类:普通花泥+煤球灰(经筛选后成颗粒状的)+蛭石+适量骨粉
有粗大肉质根的多肉类(如玉扇):兰石+仙土+适量骨粉
其余多肉类:普通花泥+腐叶土+蛇木+蛭石+适量骨粉
七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景天30%泥炭,30%浮石(就是轻石,包含黄沙壤土)+30%破砖(杂碎的砖头,取直径1–4毫米的颗粒)+肥料。喜多水。
石头的配图中没有泥炭,只需要很少的的肥料。只是浮石,沙子和破砖,注意少水,但是喜欢明亮的光线和空气流通。个人觉得火山石煤渣什么的应该可以代替碎砖块,只是个人感觉。
八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自配的播种植料使用后感觉还行,发上来与大家交流。
植料由6种不同介质组成:
1、煤碴;2、爱兰多(一种火山岩石);3、轻石;4、麦饭石;5、谷壳碳(过筛后的微粒);6、丹麦品氏泥炭土(1-3mm)。参见超精巧多肉播种教程
九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最廉价的就是煤渣草炭珍珠岩了
大量煤渣+少量泥炭
煤渣,沙子和腐殖土,煤渣的比例很大
2泥炭+7煤渣+1稻壳碳+少量骨粉
十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泥炭:珍珠岩:小粒轻石=1:1:1,再加入少量木炭粒、草木灰、骨粉、缓释肥。
铺面配土配方如下,粒径均为3~6mm:
虹彩石:赤玉土:鹿藻土:柱状泥炭土=1:1:1:1
此铺面配土兼具美观及透气的要求,给大家推荐一下
十一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3mm兰石+泥炭2:1养任何多肉植物。
十二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土:保水透气,找个平衡点,不积水,要透气,我常用的配方(济南),草炭,珍珠岩,蛭石,轻石1:1:1:1,比例并不严格。如果这些东西找不到,可以用翠筠靓土掺小颗粒兰石或者植金石或者其他颗粒性的东西,靓土是种复合介质,但是对于多肉来讲有点太保水了,所以掺些颗粒平衡一下。那种两块一包的营养土要谨慎购买,那玩意质量没保证的。十三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煤渣是普遍用的一种配料,但几乎所有的炉渣都含硫,多肉植物对硫不过敏,硫有杀菌和灭虫的效果。从多年的种植对比来看,用煤渣的植物要比不用的抗性更强,不容易产生根腐病和根粉蚧。用的煤渣以充分燃烧后的颗粒原煤渣为上(是否含有未充分燃烧的煤无关紧要),蜂窝煤渣为次。蜂窝煤渣中有大量的土,如果要用应该要粉碎后过筛。煤渣用前过水,
以去掉粉灰和碱性。关于煤渣还可以参看煤渣种植多肉的优缺点以及用煤渣种植生石花的全过程。
使用鸡蛋壳,蛋壳比例在1/4,效果很好。蛋壳是一种很好的透气利水植料,对增加土壤透气性很有用,当然也能增加钙含量。蛋壳要碾碎成2-3mm.
植料里一般是园土约占1/4,沙子约占1/3.但园土和沙子都有微尘,还有砖粒、蛭石、珍珠岩、兰石、炉渣,这些在使用前定要筛掉微尘,反复清洗。
植料成份并不是非要按专家所列的那些东西不可,也并不是要单一的成份,而是成份越多越杂越好。如砖粒、蛭石、珍珠岩、兰石、炉渣这些手上都有的话,那就各种都用,总量控制在1/3左右就行。再比如鸡蛋壳、蚌壳、骨粉、旧石灰、碳化稻壳等一些含钙质的东西也都有,那就各种都用一些,总量控制在10-20%左右就行。不同的植料有不同的物理功能和不同的营养成分,用的杂一些比单一成份肯定要好。
无论哪种配料,使用前最起码都要在阳光下爆晒几日才可使用。
在花盆底部多加非土壤填充物做排水层,可安排水物颗粒大小放几层,最大的放最底层。排水物放好后先放粗粒配料再放细粒配料,放上植株后一边加土一边把植株略往上提使根舒展,土不要一次加得太满,沿盆边将土均匀捣实,最后把盆轻墩几下使盆土平整。
十四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沙子20%+颗粒60%-80%
比例并不要求太严格,总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颗粒的占有率,但是我也不太推荐完全使用颗粒
总感觉有点土壤,有些养分,对肉肉会好一些,仅个人观点。
关于多肉配土中颗粒太大可能导致的问题:
颗粒介质太大,不保水,加上泥炭细小,都沉在盆底,导致盆里两极分化,上层的颗粒不保水,根好不容易发出来,却无法附着,浇水次数又少,导致根反复发,又无法吸收营养,植株一直消耗营养,叶子逐个枯萎。
颗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较快,肉肉吸收能力下降,就会消耗自己的叶片来供应养分。所以这时候最底层的叶片就会慢慢干枯脱落掉,时间一长自己就长成小树桩了,又因为底部叶片一直不停的脱落,造型上越来越接近椰树,嗯嗯~就这么回事啦~
这时候的解决方法的问题有两种,1是调整介质,2是多浇水。
种肉攻略(仅个人经验)
①移盆:切记不要立刻浇水
经过长途跋涉的肉肉,已经很渴很累,请尽快移盆,切记要潮土干栽,也就是用潮湿的土栽好,但是不要浇水。(种植时要用迷你园艺工具三件套~它们的木柄非常适合挖坑塞根,一定要擅长利用哦~)要给肉肉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待4-5天后,肉肉已适应了新环境,开始生新根,并且土也开始变得干燥了后再一次浇透。请亲放心肉肉是不会干死的一个是本身它厚厚的叶片里储存了很多水分还一个是土本身是潮的完全够它短期所需的水分。
移盆换土后的几天,最下面的叶片会干掉。尤其是叶片较薄的品种最为明显。这代表肉肉在消耗自身的养分适应新环境扎新根,不要害怕,这属必然的正常现象,这时候千万不要去摘那些即将干掉的叶子,请等它自然脱落。若您摘掉没有干透的叶子,肉肉自身就会消耗另一片叶子的养分,它会继续干皱。
②浇水时机:大多数肉肉的死因
养肉新手如何掌握浇水的时机: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①在花盆边缘插根木牙签想浇水时拔出来看看牙签上沾没沾着土没沾着说明土已经很干了这时候可以浇水。沾着土说明土还潮不需要浇水②用手掂掂花盆重量感觉比之前轻了很多就需要浇水啦
PS:生长季(主要为春秋)切忌在没有阳光的时候浇水,这是使肉肉拔高,徒长,甚至水化的一个最主要因素!浇水时间不能完全按教条去做,因为这和地区气候,室温和湿度有很大的关系。时间长了亲就会有经验啦。
③肉肉与季节:一年四季如何养护
Spring春(3~5月)可15天左右施一次肥
一年当中,大多数的多肉种类开始进入成长期。气温慢慢上升,植物的根部也开始活跃得生长了,这个时候花盆里的水会干得比较快,需要浇水了。这时可移出室内,在有风有日光的室外环境下照照。但是,春天的时候日夜温差很大,一不小心,可能会被太强烈的太阳灼伤。在夜里,还是要收回室内。
Summer夏(6~8月)
夏天对于多肉植物来说是很辛苦的日子。这个时期、由于湿度很高,仅靠着空气中的水份也可存活。不直接给水。但较小的多肉植物,本身水份没有储蓄很多,很难挺过夏季3个月。如果看到叶片已变瘦并有枯萎迹象,最好挑选在凉爽的夜晚给他浇水。放置在室内的情况下,记得要通风。千万不要放在封闭的室内。可以开开空调,但请不要放在风口,会给植物带来压力。
Autumn秋(9~11月)可15天左右施一次肥
这是个给经历了炎夏的多肉植物恢复元气的最佳时光。随着慢慢变凉的天气,红叶多肉们开始变红了。那些在夏天严格控制水量的品种由于秋天的浇水,开始变得饱满而精神,是再一次生长的好机会。那些避免暴晒儿放在荫处的多肉植物可以移出来晒晒了,很弱的光照是不能使叶子变色的噢。
Winter冬(12~2月)
其实多肉植物可以很简单得过冬。由于温度的下降,要减少浇水,避免多肉们被冻坏。和夏天一样控制水份,尤其是对于特别不耐寒的品种,请完全不要浇水。不耐寒的品种的叶子会掉落完全停止生长。看到这个情况千万不能浇水,一定要耐心得等到春天开始发芽。冬天需放在室内,白天可移至窗边让他得到光照。不过就算是在室内,窗附近也会和外面一样冷,所以在晚上要记得收进房间里。
④繁殖
⑤小窍门和一些提醒
1:如何防止玉露的叶片干瘪
首先,玉露喜阴,切忌阳光暴晒,散射光即可。看到叶片失去光泽变得干瘪时,不要盲目的浇水,这样极易导致烂根,只需向叶面喷雾,保持叶片湿度,同时又增加叶片的透亮度和饱和度。当空气湿度低的时候,可以用塑料瓶套在盆子上,形成一个小温室的效应,使小范围的空气湿度增加,2种方法绝对可以避免玉露叶片干瘪的现象哦!
2:生石花/肉锥等番杏科植物每年会脱皮一次,脱皮时外层的叶子会干掉里面会有新的宝宝生出,脱皮时请切记断水!!一旦浇错了时机就会水化死掉!断水会加快它的脱皮速度。
3:烂根怎么办
烂根不可怕,只要发现的及时都是有的救,第一步先把水化的叶子摘掉,将烂掉的根茎完全切除,一定要一丝不留。然后晾干切口,一般2-3天即可。最后插入营养土中等生新根。土越干生根越快。
4:度夏
非夏型种的多肉植物会在气温32度以上基本停止生长,所以度夏的问题就来啦!
1:请务必保持通风!否者肉肉就等于在蒸桑拿。
2:请务必节制浇水,浇水请在傍晚或者大清早,也就是太阳不在的时候.因为夏天的太阳很毒,土的温度会随着升高,此时浇水很容易把肉肉煮熟。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的花盆下面再放一个只有土的花盆。只要保证下面的花盆里的土湿润,肉肉基本就可以安全度夏!前提一定是:透气透水密度低的陶盆或者瓦盆!最低要求也得是下面漏水孔比较大的塑料盆和瓷盆。
第二篇购买多肉土壤《多肉植物各种“种植土”辨识篇》
多肉植物各种“种植土”辨识篇
学习培养可爱的多肉植物,要打好基本功哦,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分辨培养多肉的培养土,其实每一颗光鲜的多肉植物下面都有一坨默默无闻的土,所以跟着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让多肉活奔乱跳的功臣们!
陶粒:特点透气,内部呈细孔结构,放盆底部可代替钵底石(多肉盆较小,一般钵底石实在太大不适合),其间隙大,非常适合排水。放中部和其他土混用时主要用来保水。放盆面可做装饰和防溅水。颗粒大小按喜好使用,一般放底部越大越好。硬度很高,翻盆后可重复使用。
赤玉石:养肉的都知道,最通用的多肉土。特点,贵。干燥时候颜色较灰黄,吸水后呈红褐色,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土壤湿度。属于矿物质土,原产地日本。国内仿制的较多,使用烧结的方式,品质高低不一,大多数一两年内粉化,包括国内出口到日本的朝日赤玉土。
椰糠:特点,纯天然,保水通气,很适合多肉的需求。我比较喜欢他的椰丝,高纤维,排水非常快,有利于发根。长期单独使用的情况下,容易结块,建议于其他土混合使用。可完全生物降解。另外,他的性价比很不错哦
轻石:一种火山土,质轻,吹气就能飞走==,特点,轻,透气,便宜!个人认为是最好的混搭土原料,小颗粒轻石可以完全代替珍珠岩(这玩意儿老子最讨厌了!)。吸水性很强,由于内部细孔大量空气,有利于根部呼吸,最重要的是他粉化极慢!这是珍珠岩完败的主要原因。
德国Klasmann422泥炭:最好的多肉配土,谁用谁知道。属苔藓泥炭,纤维适中,简直完全为景天类量身定做。特点,松软,通透,无杂质。他和前面的轻石合理搭配,几乎通吃所有景天番杏仙人类。新手注意,他本身无添加营养剂,所以后期添加肥料的自由度较高。
珍珠岩:估计是大棚主子们炒起来的吧,这货有啥好的说!一碰就碎,一浇就浮,整个儿泡沫嘛!特点也就便宜了。吸水也吸不了多少,混土里时间一长会缓慢往上浮!碎掉后变粉尘,是土壤结块的帮凶啊!总之就是很无语。。。
蛭石:云母状的结构,其实也是很容易碎掉的,吸水后会膨胀,特点,保水,很保水。综合性状比珍珠岩要略好,用于调节土壤湿度。各商贩品质参差不齐,差异非常大,个人感觉颜色越浅越好越硬,那种褐色的一下子就碎开了。建议用松鳞代替。
松鳞:其实就是松树皮嘛,可会吸水了,很多人也喜欢用它种兰花这类喜潮植物。混土里可保持水分,而且富含营养,他的异型结构还可防止土壤板结,肉肉也喜欢贱贱得往他们的缝里钻,真是一举多得的好货哎,就是要扳碎起来麻烦。可代替蛭石和珍珠岩。
鹿沼土:性状和用法等同于赤玉土,较轻,但吸水性好,易粉化也就两年的样子。作为多肉种植的配土使用非常广泛。和赤玉土一样,个人不建议单独使用,虽然很多人都单独用这个,但时间长了其性状会变差,容易板结。
桐生砂:偏红色的火山石,含铁量较高,很重,是我碰到的最重的土,特点:坚硬,排水好,可以铺底层排水。没啥特别的性质,也好意思卖那么贵。
第三篇购买多肉土壤《最简单的多肉植物配土》
秋天来了(虽然厦门温度还32°+....),又是种多肉的黄金季节,种多肉,土很重要,最好可以满足以下两点,1是排水透气性,2是无菌无虫。所以不建议直接挖园土使用,消起毒来也麻烦,还真不如淘宝直接买成品的多肉配土省事,也不如自己买来各种介质调配省心。
其中最省钱也最简单的配土方案,无疑是椰糠+珍珠岩,椰糠砖都是那个椰糠砖,珍珠岩也都差不多是那么一回事,所以直接淘宝上找最便宜的就对了(算上运费),配置的时候椰糠和珍珠岩的比例大概2:1到3:1就可以了,因为珍珠岩本身保水性不是很强,这个比例已经够透气了,如果比例达到1:1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珍珠岩和椰糠契合度不够好,大量的珍珠岩浇水后会浮于表面。
升阶版则可以考用泥炭土(最好是外国的泥炭土,品氏之类的)取代一部分的椰糠,珍珠岩可以考虑用火山石取代,现在淘宝上有大量的那种10斤10几块还包邮的,非常划算,或者考虑用赤玉土替代,赤玉土如果购买的话建议直接买一大袋,13那种,二本线,颗粒大小3-6mm,一般60块左右(不含运费),泥炭土和颗粒土的比例大概在3:2,或者1:1左右,还可以考虑加入少量的蛭石,基本上就够适合大部分多肉植物了。
每个刚种植多肉的爱好者,总会想要寻得一份最完美或者理想的多肉植物配土。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最完美的配土,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只要能够达到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无菌无虫,一般都能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当然,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对配土的要求也会有些微不同,但是大原则把握住了,问题一般都不会太大。
种下后,使用颗粒土进行铺面看起来更简洁,对多肉植物下部的叶片也只一种保护
下面是我刚接触多肉植物的时候,网上搜索了多位肉友的配土方案,你会发现使用的介质五花八门,比例也各有不同,大概也可证明只要满足大原则排水透气性和无菌无虫,多肉配土也就那么一回事了,你可以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并在实践中加以改善,配置出最适合自己的多肉植物配土,不过,我还是觉得上文说的方法其实是最省事的方法。
一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无论选择哪种植料、如何配制,都要满足植物的基本要求,并要考虑各方面情况,灵活把握。
1.根据栽培场地来配制: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虑排水环节,应增加排水性强的材料,如沙砾。而盆栽要在保证疏松透气的原则上适当补充有机质。如是在南阳台上栽植,还要考虑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特点,适当加些保水性强的基质,如蛭石、椰糠等。
2.根据不同种类来配制:不同种类在土壤配制上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附生种类需要一定的腐殖质,而一些原产地土壤贫瘠、根系不发达的陆生种类,对腐殖质的要求就没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种类所需土壤不同,就连同科不同属的种类对土壤要求也不一样。拿百合科的中国芦荟和卧牛来说,前者系芦荟属,习性强健,生长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后者为沙鱼掌属植物,生长缓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购买多肉土壤
3.根据不同栽培地区来配制:北方气候于燥,对土壤的保湿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气湿度高,对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要求更高。
4.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来配制: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有机质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轻质材料配合一些细沙为主,以后再慢慢增加有机质含量。
5.关于多肉植物介质。
二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土壤配制并不是简单的几条大道理就能说清楚的。下面几个配方可供参考:
1.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许贝壳粉(适合栽培生石花)。
2.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园土1份(适宜地栽使用)。
3.腐叶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轻质材料1份+少许基肥(适合栽培附生类)。
4.塘基石3份+仙土2份+轻质材料1份+泥炭1份(适合栽培十二卷硬叶系品种)。
5.园土2份+腐叶土1份+粗沙4份+轻质材料1份+砻糠灰半份(适合栽培普通陆生类)。
三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培土材料,珍珠岩,草泥炭,草木灰,1~2mm的煤渣粒,赤玉,漉沼,细河沙,蛭石。越多种越好。
1、首先底层,大粒石头垫底,众所周知
2、用珍珠岩塞缝隙
3、开始铺层,记住,每一层颗粒,要铺一层泥炭塞缝隙购买多肉土壤
4、每一层要超级薄,刚好遮住下一次。一层一层,不能偷懒把某层加厚了这方法是利用介质的镶嵌性,主要的就是泥炭和1~2mm的煤渣粒要多用,煤渣粒是生石花扎根最好的介质,泥炭可以在煤渣粒中供营养。镶嵌性使介质湿水后的凝结性,不同的介质层层铺使个体的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体,植物发出来的主根挺粗壮的,毛细根也挺好的!(个人觉得多种介质铺层反而影响了介质间的配
合度,这个方法要求的铺层超级薄,其实也只是变相让各介质混合更充分,到不如一开始就混合了。)
四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对于苗苗类肉肉,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
泥炭土60%+沙子20%+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颗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窝煤、陶粒、石子等。
对于成年老株(指2年以上的肉肉),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
泥炭土+沙子+颗粒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肉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
五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1.园土、腐殖土。最普通的栽培基质,有点是便宜,缺点是太细,需要过筛,而且有虫卵和细菌。
2.珍珠岩,轻石。用来透气,这俩是完全可以互换的,价格更高的效果更好,普通货没必要用。
3.兰石,植金石。同样用来透气利水。也是前者更实惠,后者效果更好。
4.陶粒,碎砖,煤渣。都差不多是粘土经过烧结制成的,比较透气,吸水,便宜,缺点是坚硬。
5.泥炭、水苔。都是苔藓或者沼泽植物制成的,吸水性比较强,同样也透气,太多了容易烂,适量的话很好用。还可以专门用来发根,也不错。
其中1和4的量要少235的比例可以接近。
6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景天类配土,觉得泥炭土或草炭土的比例可以稍大些,附注以腐植土、河沙、珍珠岩、蛭石等,为了有利于生根和健壮生长,土中加适量稻壳炭,骨粉、灭菌灵等;浇水要据天气和植物生长情况决定,见干见湿。重点关心那些长势好的去管理。那些长势不好的大多数其实是在休眠期,当然以少管为妙。
配土:蜂窝煤渣过筛后+园土+仙土+沙+骨粉+贝壳粉+蛋壳+陶粒+兰石+活性炭,筛去微尘种植。全光照养护,浇水见干见湿。盆底加腐熟鸡粪。盆要小,土要少要疏松。土干透后几天再浇,多晒。盛夏少浇,景天科多肉,多半夏季要休眠或半休眠。
金琥这类强刺球,普通花泥+煤球灰+骨粉即可,浇水嘛,一个月浇一次就可以了。
球类:普通花泥+煤球灰(经筛选后成颗粒状的)+蛭石+适量骨粉
有粗大肉质根的多肉类(如玉扇):兰石+仙土+适量骨粉
其余多肉类:普通花泥+腐叶土+蛇木+蛭石+适量骨粉
7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景天30%泥炭,30%浮石(就是轻石,包含黄沙壤土)+30%破砖(杂碎的砖头,取直径1-4毫米的颗粒)+肥料。喜多水。
石头的配图中没有泥炭,只需要很少的的肥料。只是浮石,沙子和破砖,注意少水,但是喜欢明亮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个人觉得火山石煤渣什么的应该可以代替碎砖块,只是个人感觉。
8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自配的播种植料使用后感觉还行,发上来与大家交流。
植料由6种不同介质组成:
第四篇购买多肉土壤《多种多肉植物配土配方》
多种多肉植物配土配方
每个刚种植多肉的爱好者,总会想要寻得一份最完美或者理想的多肉植物配土。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最完美的配土,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只要能够达到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具一定团粒结构,无菌,一般都能适宜多肉植物生长的,当然,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对配土的要求也会有些微不同,但是大原则把握住了,问题一般都不会太大。以下筛选了多位肉友的配土方案,希望可以从中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并在实践中加以改善,配置出最适合自己的多肉植物配土。
无论选择哪种植料、如何配制,都要满足植物的基本要求,并要考虑各方面情况,灵活把握。
一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购买多肉土壤
1、根据栽培场地来配制: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虑排水环节,应增加排水性强的材料,如沙砾。而盆栽要在保证疏松透气的原则上适当补充有机质。如是在南阳台上栽植,还要考虑比较干燥、光照充足的特点,适当加些保水性强的基质,如蛭石、椰糠等。
2、根据不同种类来配制:不同种类在土壤配制上可能‖大相径庭‖.比如附生种类需要一定的腐殖质,而一些原产地土壤贫瘠、根系不发达的陆生种类,对腐殖质的要求就没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种类所需土壤不同,就连同科不同属的种类对土壤要求也不一样。拿百合科的中国芦荟和卧牛来说,前者系芦荟属,习性强健,生长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后者为沙鱼掌属植物,生长缓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
3、根据不同栽培地区来配制:北方气候于燥,对土壤的保湿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气湿度高,对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要求更高。
4、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来配制:幼苗期根系不发达,有机质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轻质材料配合一些细沙为主,以后再慢慢增加有机质含量。
二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土壤配制并不是简单的几条大道理就能说清楚的,但可供参考:
1、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许贝壳粉(适合栽培生石花)。
2、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园土1份(适宜地栽使用)。
3、腐叶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轻质材料1份+少许基肥(适合栽培附生类)。
4、塘基石3份+仙土2份+轻质材料1份+泥炭1份(适合栽培十二卷硬叶系品种)。
5、园土2份+腐叶土1份+粗沙4份+轻质材料1份+砻糠灰半份(适合栽培普通陆生类)。三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培土材料,珍珠岩,草泥炭,草木灰,1~2mm的煤渣粒,赤玉,漉沼,细河沙,蛭石。越多种越好。
1、首先底层,大粒石头垫底,众所周知;
2、用珍珠岩塞缝隙;
3、开始铺层,记住,每一层颗粒,要铺一层泥炭塞缝隙;
4、每一层要超级薄,刚好遮住下一次。一层一层,不能偷懒把某层加厚了。
这方法是利用介质的镶嵌性,主要的就是泥炭和1~2mm的煤渣粒要多用,煤渣粒是生石花扎根最好的介质,泥炭可以在煤渣粒中供营养。镶嵌性使介质湿水后的凝结性,不同的介质层层铺使个体的直接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体,―怎么凶也凶不起来‖.发现主根挺粗壮的。毛细根挺好的!
四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对于苗苗类肉肉,比较合理的配土方法为:
泥炭土60%+沙子20%+颗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换成颗粒也可以。颗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窝煤、陶粒、石子等。对于成年老株(指2年以上的肉肉),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泥炭土+沙子+颗粒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肉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
五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1、园土、腐殖土。最普通的栽培基质,有点是便宜,缺点是太细,需要过筛,而且有虫卵和细菌;
2、珍珠岩,轻石。用来透气,这俩是完全可以互换的,价格更高的效果更好,普通货没必要用;
3、兰石,植金石。同样用来透气利水。也是前者更实惠,后者效果更好;
4、陶粒,碎砖,煤渣。都差不多是粘土经过烧结制成的,比较透气,吸水,便宜,缺点是坚硬;
5、泥炭、水苔。都是苔藓或者沼泽植物制成的,吸水性比较强,同样也透气,太多了容易烂,适量的话很好用。还可以专门用来发根,也不错。
其中1和4的量要少,2、3、5的比例可以接近。
六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购买多肉土壤
景天类配土,觉得泥炭土或草炭土的比例可以稍大些,附注以腐植土、河沙、珍珠岩、
蛭石等,为了有利于生根和健壮生长,土中加适量稻壳炭,骨粉、灭菌灵等;浇水要据天气和植物生长情况决定,见干见湿。重点关心那些长势好的去管理。那些长势不好的大多数其实是在休眠期,当然以少管为妙。
配土:蜂窝煤渣过筛后+园土+仙土+沙+骨粉+贝壳粉+蛋壳+陶粒+兰石+活性炭,筛去微尘种植。全光照养护,浇水见干见湿。盆底加腐熟鸡粪。盆要小,土要少要疏松。土干透后几天再浇,多晒。盛夏少浇,景天科多肉,多半夏季要休眠或半休眠。
金琥这类强刺球,普通花泥+煤球灰+骨粉即可,浇水嘛,一个月浇一次就可以了。球类:普通花泥+煤球灰(经筛选后成颗粒状的)+蛭石+适量骨粉
有粗大肉质根的多肉类(如玉扇):兰石+仙土+适量骨粉
其余多肉类:普通花泥+腐叶土+蛇木+蛭石+适量骨粉
七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景天30%泥炭,30%浮石(就是轻石,包含黄沙壤土)+30%破砖(杂碎的砖头,取直径1–4毫米的颗粒)+肥料。喜多水。石头的配土中没有泥炭,只需要很少的的肥料。只是浮石,沙子和破砖,注意少水,但是喜欢明亮的光线和空气流通。个人觉得火山石煤渣什么的应该可以代替碎砖块,只是个人感觉。
八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自配的播种植料使用后感觉还行,与大家交流,植料由6种不同介质组成:1、煤碴;2、爱兰多(一种火山岩石);3、轻石;4、麦饭石;5、谷壳碳(过筛后的微粒);6、丹麦品氏泥炭土(1-3mm)。九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最廉价的就是煤渣草炭珍珠岩了,大量煤渣+少量泥炭;煤渣,沙子和腐殖土,煤渣的比例很大;2泥炭+7煤渣+1稻壳碳+少量骨粉。
十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泥炭:珍珠岩:小粒轻石=1:1:1,再加入少量木炭粒、草木灰、骨粉、缓释肥。铺面配土配方如下,粒径均为3~6mm——虹彩石:赤玉土:鹿藻土:柱状泥炭土=1:1:1:1。此铺面配土兼具美观及透气的要求,给大家推荐一下。
十一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3mm兰石+泥炭2:1养任何多肉植物。
十二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土:保水透气,找个平衡点,不积水,要透气,我常用的配方(济南),草炭,珍珠岩,蛭石,轻石1:1:1:1,比例并不严格。如果这些东西找不到,可以用翠筠靓土掺小颗粒兰石或者植金石或者其他颗粒性的东西,靓土是种复合介质,但是对于多肉来讲有点太保水了,所以掺些颗粒平衡一下。那种两块一包的营养土要谨慎购买,那玩意质量没保证的。十三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煤渣是普遍用的一种配料,但几乎所有的炉渣都含硫,多肉植物对硫不过敏,硫有杀菌和灭虫的效果。从多年的种植对比来看,用煤渣的植物要比不用的抗性更强,不容易产生根腐病和根粉蚧。用的煤渣以充分燃烧后的颗粒原煤渣为上(是否含有未充分燃烧的煤无关紧要),蜂窝煤渣为次。蜂窝煤渣中有大量的土,如果要用应该要粉碎后过筛。煤渣用前过水,
以去掉粉灰和碱性。关于煤渣还可以参看煤渣种植多肉的优缺点以及用煤渣种植生石花的全过程。
使用鸡蛋壳,蛋壳比例在1/4,效果很好。蛋壳是一种很好的透气利水植料,对增加土壤透气性很有用,当然也能增加钙含量。蛋壳要碾碎成2-3mm。
植料里一般是园土约占1/4,沙子约占1/3.但园土和沙子都有微尘,还有砖粒、蛭石、珍珠岩、兰石、炉渣,这些在使用前定要筛掉微尘,反复清洗。
植料成份并不是非要按专家所列的那些东西不可,也并不是要单一的成份,而是成份越多越杂越好。如砖粒、蛭石、珍珠岩、兰石、炉渣这些手上都有的话,那就各种都用,总量控制在1/3左右就行。再比如鸡蛋壳、蚌壳、骨粉、旧石灰、碳化稻壳等一些含钙质的东西也都有,那就各种都用一些,总量控制在10-20%左右就行。不同的植料有不同的物理功能和不同的营养成分,用的杂一些比单一成份肯定要好。
无论哪种配料,使用前最起码都要在阳光下爆晒几日才可使用。
在花盆底部多加非土壤填充物做排水层,可安排水物颗粒大小放几层,最大的放最底层。排水物放好后先放粗粒配料再放细粒配料,放上植株后一边加土一边把植株略往上提使根舒展,土不要一次加得太满,沿盆边将土均匀捣实,最后把盆轻墩几下使盆土平整。十四号肉友多肉植物配土:
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沙子20%+颗粒60%-80%
比例并不要求太严格,总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颗粒的占有率,但是我也不太推荐完全使用颗粒。总感觉有点土壤,有些养分,对肉肉会好一些,仅个人观点。
关于多肉配土中颗粒太大可能导致的问题:
颗粒介质太大,不保水,加上泥炭细小,都沉在盆底,导致盆里两极分化,上层的颗粒不保水,根好不容易发出来,却无法附着,浇水次数又少,导致根反复发,又无法吸收营养,植株一直消耗营养,叶子逐个枯萎。
颗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较快,肉肉吸收能力下降,就会消耗自己的叶片来供应养分。所以这时候最底层的叶片就会慢慢干枯脱落掉,时间一长自己就长成小树桩了,又因为底部叶片一直不停的脱落,造型上越来越接近椰树,嗯嗯~就这么回事啦~
这时候的解决方法的问题有两种,一是调整介质,二是多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