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价值观
详细内容
篇一:《恋爱价值观》
一、恋爱价值观
几千年来,歌颂爱情成了文学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一个主题。恋爱,是男女双方培养美好爱情的的一个过程。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呢?“爱情就是男女双方之间真挚诚实的、互相爱悦的、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专一的感情。”[3]所以,在这个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我们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恋爱者必须对他人负有道德责任,尤其是恋爱双方对对方负有道德责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爱情能向感情注入道德力量”[4],只有形成了道德责任感的爱情才是高尚的。
尽管每一场恋爱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争取一段美满的爱情,可事实上并不如愿,尤其是在张爱玲的笔下。太多的痴儿怨女倒在了恋爱的第一线,所有的恋爱都是酸涩的,凄凉的,即使走到一起,也是演绎了一场场华丽的悲伤。
1.暗恋只会给人带来不自信的各种焦虑和心理负担,甚至是突发的意外。
“暗恋”作为恋爱状态的一种,是一种没有回报的爱,这对暗恋者来说,往往会出现矛盾的情绪波折,焦虑,抑郁,不自信。《半生缘》中,当叔惠收到翠芝订婚信件时,他烦躁地酗酒消愁,觉得心里有东西梗着,难受;在《年青的时候》中,学生时代的潘汝良喜欢上了自己校长室的打字员沁西亚,自学了德语“沁西亚,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么?”[5]但他从未说出口。直到他看到婚后的沁西亚并不幸福时,他的书上再也不画小人了。在这种日积月累的生活中,作为暗恋者的叔惠与潘汝良由于独自承担太多的思想压力而产生了各自不可预料的行为,他们两个最后怅然若失的感觉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欲望本能,倘若失去理智就一发不可收拾。
2.失恋后的报复和绝望既是一种不自重,也是一种不负责。
长期笼罩在再婚家庭的阴影下而日行孤僻的聂传庆出于报复心理,向母亲年轻时的情人的女儿表白了。他想借此对其进行精神虐待。所以,当丹朱拒绝了自己的示爱后,他开始了拳打脚踢,甚至动了可怕的杀念。在这里,聂传庆只是将恋爱作为一种报复的工具,无论恋爱是否成功,都是对丹朱的伤害。这种恋爱一开始就不道德,甚至到最后恶化成了一种人身伤害的犯罪行为!面对失恋,《花凋》中的郑川娥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一方面,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另一方面,自己的爱人有了新欢。倘若章云藩没有离开川娥,那么她或许就不至于对人生如此绝望。生命的死亡不是从肉体的死亡开始,而是从爱意的枯萎。[6]
3.用金钱垒砌的恋爱只是一种物质的“交易”,短暂的平和。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在姑母的设计下堕落成了香港上流社会中的一朵交际花,并与公子哥乔琪乔结婚了。一开始是一无所有的葛薇龙看上了乔琪乔的钱,最后是贪心的乔琪乔舍不得葛薇龙的钱,以至于葛薇龙为了维持生计而不得不自愿从事卖淫的工作。这样用金钱垒砌起来的恋爱与婚姻必然是不长久的,也是不道德的,一个男人怎么能一辈子容忍自己的妻子如此不堪呢?这也是日后“捉奸在床”的一个伏笔。战前,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始终隔着一条不信任的鸿沟。“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7]此时的白流苏对范柳原的留恋更多地在于金钱,以至于他们两人的感情始终都是若即若离的,淡淡的,也是不堪一击的。
4.畸恋状态下的乱伦、老少恋和无望的痴恋不仅陷自己于不义,更破坏了身边人的幸福。《心经》中,许小寒出生时“母女相克”的预言离间了父母之间的感情,日久天长,女
儿爱上父亲的悲剧爆发了,而此时的许峰仪已不爱妻子,又不能爱自己的女儿,于是选择与一个女儿长得很像的绫卿走到了一起!绫卿爱上了父辈级的许峰仪,应该不纯碎是爱恋,更多的还是一种“恋父”的依附,减轻生活负担。许太太是最可怜的,她爱女儿,却因此失去了丈夫!《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对已婚的姜季泽痴恋不已,甚至为了能多看他几眼而选择嫁给了一个患了骨痨的病人。在各自成婚后,他们仍藕断丝连,当着姜季泽的妻子打情骂俏。像许小寒、绫卿和曹七巧这样沦陷在在畸恋状态下的人注定背负着亲人的痛斥,也给身边的人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张爱玲对恋爱如此绝望呢?“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死在屏风上。”[8]几乎每一对恋人都是绣在织锦上的鸟,想飞,却怎么也飞不出去,“心里的天也跟着黑下去”。[9]
张家是封建社会里名声显赫的大家族,直到张爱玲的父辈这一代才渐渐没落,可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作为封建遗少的父亲和他同一辈的叔伯亲戚,集中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男尊女卑、封闭自守、铺张浪费、贪慕虚荣、追名逐利等等诸多的腐朽思想,而这些都是对个人自由追求的一种束缚,尤其是女性的恋爱自由。母亲黄素琼的婚嫁是“依了媒妁之言,家族包办,她本人并不愿意”[10],这自然就构成了夫妻关系紧张的威胁。张廷重本是封建大家庭的遗少,具有很强的玩世之心,在结婚后仍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还娶了姨太太。这令张爱玲小小年纪不仅看到了婚姻的背叛和不幸,也感受不到恋爱的快乐和甜蜜。一开始,可能感觉很陌生,渐渐地也害怕了,害怕分离,害怕破碎。之后,她自己又与胡兰成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与婚姻的背叛,这让她对爱情的坚贞性与持久性产生了质疑和悲悯,这种对爱情的不确定性理解让她在塑造小说恋人时难免披上了一层苍凉意味,有着“葱绿配桃红”的参差美,给人以启示。[11]
同时,在腐败的旧式家庭中,留洋归来的母亲与姑姑带来了国外开放和平等的新思想,给张爱玲带来了一种追求自由的理想。在她的小说里,多的是一些知识分子,一些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和求学自由的人物,虽然最后都以悲剧告终,但最真实地结合了自己的生活感悟。
篇二:《大学生爱情价值观调查报告》大学生爱情价值观调查报告
调查人李硕土木工程11班20106084何昊土木工程11班20105913葛华土木工程11班20105851黄浩土木工程11班20105853完成日期:2011年6月11日
关于重庆大学在校本科生爱情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引言)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年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我们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思想观念的制约,早恋是被视为不学无术甚至不道德的。父母的管教,学校的束缚有力地限制了早恋,但青少年心中始终存在着一种叛逆,这种叛逆的心理被外界压抑着!
但到了大学,父母的管教没有了,学校的束缚松弛了。同时也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外界思想的不断引入,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极普遍的现象,出入的成双成对卿卿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地工作、生活,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学生一些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热恋中的人们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各大校园每年都会有因为感情问题而轻生的悲惨事件和一些违法现象发生!
目前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4岁之间,他们的恋爱几乎属于初恋,而在如大学前,他们并没有恋爱经历,恋爱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很容易在他们身上发生。因此,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本次调查在重庆大学展开,通过随机发
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比为99%,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相应的建议,请同学们参考!
二、调查情况介绍{爱情价值观}.
调查时间:2011年5月
调查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调查对象: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一及大二学生调查人:李硕何昊葛华黄浩
调查方式:随机抽样问卷调查
调查分工:本次问卷充分发扬了团队精神,调查问卷(见附录)由李硕设计制做并统计数据,何昊、葛华、黄浩负责发放及回收问卷,最后由李硕执笔,何昊、葛华、黄浩对初稿进行了修改、校订和打印。
发放问卷数: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男生59份,女生41份,理工科学生74份,文史科学生23份,艺体类学生3份),回收率99%。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后,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思考:
1、大学生是怎样对待恋爱的?(其中包括问卷中的3、4、5、14、20、21题)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爱情的永恒和不朽,认为爱情能给人精神上的
激励、情绪上的欢愉、生活上的充实,没有爱情的人生是苍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1)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爱情的美好,但许多同学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发生转变。(第3、5、20题的数据分析)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有26%的同学表示会在大学期间寻找一份爱情,而大多数(67%)同学则持有一切随缘的态度。这表明他们的思想及对恋爱的态度正处于一个变更时期-从不敢到勇于恋爱的变更。毫无疑问,彼此之间的不熟悉也导致了此种情况的发生。看到周围谈恋爱的人,47%的同学虽然有一些遗憾,但表示开心就好。54%的同学相信爱情会永恒。这表明大多数同学对爱情是积极和向往的,他们能够意识到爱情的美好,并且能够认识到爱情虽然重要,但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重要。
2)大多数同学能够理性的对待爱情(第4、14、21题的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81%的同学会针对对方的要求,理智的为对方付出,54%的同学认为爱情重要,但不会为爱情抛弃其他,仅有1%的同学将爱情放在人生目标的第一位,这表明大多数同学能够理性的对待爱情。爱情是美好的,但不能把爱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沉湎于感情缠绵之中。如果错置了爱情的地位,很容易导致对人生目标的误解,这应当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2、传统观念对大学生恋爱的影响(其中包括问卷中的6、7题)
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思想关于爱情神圣、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仍对大学生恋爱产生很大影响。例如传统中女人总是含蓄而内敛的,她们对于感情的表达更委婉更含蓄;男人则往往扮演保护女人的男子汉形象。
调查结果显示,37%(其中男生70%,女生30%)的同学认为女生追男生成功率更高,42%的同学表示不确定。在恋人的开销方面,53%的同学认为应该是AA制,36%的同学(其中男生83%,女生17%)认为应该男生为主,而没有同学认为应当以女生为主。这表明男生在恋爱中一般更加主动,也更
愿意接受一份感情;大多数同学已经有了爱情自由平等的观念,但也有不少同学有大男子主义观念。恋爱的双方应当彼此尊重人格的平等,如果对方当做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对爱情的曲解。恋爱双方在相互关系上都是平等的,都有给予爱、接受爱和拒绝爱的自由。
3、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其中包括问卷第8题)
“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了。”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动。以此,在研究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时,我们对这一动机进行了调查。
篇三:《何为正确的爱情价值观》何为正确的爱情价值观
大学生已经是成人了,谈恋爱是正常的事。但现今大学生恋爱观在不同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影响下所呈现出恋爱态度的敏感化以及恋爱动机和择偶观念的多样化等特点。
“恋爱的季节是美好的晴天”;“恋爱是大学生活的必修课”;“只有经历恋爱,青春才不会留下遗憾”„„这些对恋爱的夸赞语句,常常是助长大学生恋爱欲望的外导理由。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恋爱比例呈现急剧上升状态;而且恋爱时间也呈前移趋势。据有些学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中谈过或正在谈恋爱的比例达70%。其中在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认为“可以谈,应该谈”的学生占55.2%;认为“不应该谈”的仅占8.4%。爱情作为人的基本情感之一,强烈体现在处于青春花季期的大学生的向往和追求中。各高校的学生管理也从对大学生恋爱行为和亲密接触的明文禁止到了今天的不提倡也不反对。大学生恋爱已完全抛弃了从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相反,“闪电式”、“速配式”、“一见钟情”的恋爱方式已经很普遍了。大学生谈恋爱看似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由于社会客观影响的冲击,各种不良恋爱价值观开始以挑战传统恋爱观念的姿态使爱情发生逐渐性质
变。大量事实证明,最让大学生心醉与神往的爱情,同时也是大学生最大的“烦恼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使之更好地处理学业、事业和爱情三方面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恋爱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是社会环境和生存空间的各种影响的推波助澜。然而如今大学生恋爱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隐患,着实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视,并应该即使采取措施以积极态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业事业和爱情的关系,疏导大学生感情困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应该看到这些对大学生今后成长进步以及家庭幸福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真正的恋爱是纯洁和高尚的,既不古板又不轻率,既炽热,活泼,丰富又理智和深沉,使恋爱双方都能获得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配合学校的教育引导,在深化对爱情本质的理解中使自己更加成长,从中收益,使自己的爱情观正确起来。
篇四:《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大学生恋爱”主题班会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活动目的:揭示爱情的本质,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爱情。
二、活动主题:树立正确大学生爱情观
三、主讲人:任伟杰
三、活动时间:2015年3月31日
四、活动地点:主楼造A1502班教室
五、活动对象:造A1501班、造1502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背景: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是由于很多大学生在恋爱的行为、动机以及爱情观等方面存在着不少误区,因而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发生并引发了全社会的持续关注。
七、活动流程:⒈爱情的解读三要素
⒉大学生恋爱误区低龄化公开化动机多元化目标多角化过程快速化
⒊如何对待恋爱挫折三角恋早孕
⒋同学们介绍自己恋爱经历
⒌如果自己遇到三角恋怎么办
⒍做几个小测试看一下自己的恋爱观
八、活动意义:爱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生踏上人生之路的必修课。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不仅是青年成才的重要前提,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同时也是个人人格完善,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建立在崇高理想基础上的爱情是纯真的、牢固的,使双方愉悦、幸福,人格深化,促使人上进。
篇五:《浅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爱情价值观}.浅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一)
——三观扭曲的原因
各位晚上好,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
(以下仅为个人见解和感悟,欢迎指点,欢迎讨论。)
大家都知道,我们常说的三观是人生、价值、和世界。关于世界观,它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区别的根源,是面对一切问题的根本,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由于时间问题,今天暂不详谈。
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现在社会普遍产生了一些扭曲,因此我想谈一下它扭曲的原因以及我们应有的态度。补充一句: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确很大,但这不能成为我们随波逐流迷失自我的借口。
在一定程度上,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人生观,人生观直接影响着爱情观。那我们就从价值观说起。
‚金钱‛无疑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工作需要奋斗。但是由于教育的普遍扭曲,我们从小便接受了‘成功=金钱’,‘幸福=金钱’,‘工作学习=金钱’这样的理念。长大后,我们身处在不平等的社会,见识了权力,见识了背景,社会又教给我们‘权力=一切’。
我们会看见一切活动变得商业化,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娱乐还是体育,友谊还是爱情,甚至是公益、医疗、教育。
商业活动则变得无耻化,车展变肉展,碰瓷变专业,权力垄断经济,企业买卖良心。人们的价值观一概倒向金钱。健康、安全、和谐统统被金钱吞噬。
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这不仅仅是人的问题,要想刨根问底,还得从人类进化与社会竞争开始说:
人类有了等级,有了阶级,有了国家————国家之间存在竞争——————中国为了强大走捷径,不顾一切拉动经济————权力与经济勾结,贫富差距畸形拉大————百姓牺牲,劳动力廉价,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生活不堪重负,社会失衡,心理失衡————金钱主义,权力主义,权利成功主义无限滋长————拼爹主义,造假主义,卖身求荣主义,坑蒙拐骗主义铺天袭来————全民素质无下限下降,价值观扭曲————理想观,职业观,名利观统统扭曲————人生观必然扭曲。{爱情价值观}.
任何事件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每一个因素都有问题必然会导致有问题的结果。这些问题也不是少数人或少数时间能够改变的,除非是政体、教育、法律一齐改革,暂不详谈此处省略一万字……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爱情观的发展。
人生观扭曲了,爱情观还会正常吗?
物质是爱情的基础————经济畸形发展,婚姻物质负担沉重————择偶程序变势利————男士压力大,女士要求多,父母压力大————爱情输给物质,婚姻输给外遇,小三输给小四————权势之士有性无爱,平民百姓先钱后爱,相爱的人很少在一起————爱情观扭曲。{爱情价值观}.
为什么会这样?
或许你并不在乎,毕竟完全融于社会也是一种幸福。
但是如果你还在乎,还想有一个完整的自我,请在心里默默树立一根标杆。
正常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精神世界,而这个精神世界应该是相对独立、不受控制和复制的。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反思,才会衡量,才会及时地发现和改正错误。
我们读书群里的人大多是有精神世界的,所以和你们聊天很愉快。
人生的终极目标无疑就是快乐,快乐是精神愉快,稍微唯心一点说,一切物质带给你的幸福最终也是停留在精神上的。而精神愉快大多来源于欲望的满足。因此我们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之前,要先学会合理控制与支配自己的欲望。
在我看来,欲望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需要且必须的,二是需要但不必须的,三是不需要也不必须的。
第一种很好理解,比如吃饭和性。第二种比如买房和求知欲,第三种就是完全受社会影响产生的,比如奢侈品。
所谓合理的控制和支配,就是把不必需的欲望去掉,把除必需之外的欲望多分配到精神层面上。
物质远远没有世界显示给我们的那么强大,它无非是人类获取快乐解决烦恼的道具,是途径而不是目的。当你看清它的本质,就不要再做它的奴隶。只有我们不再做物质的奴隶,才能找到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找到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爱情价值观}.
你可以做一个快乐的屌丝,你可以选择轻松一点的职业,你可以不那么累,你可以不用事事和别人比。没有车你可以搬到离上班近的地方。没有钱你可以搬到消费低的地方,你可以爱一个人品好的穷光蛋,也可以炒了你唯利是图的老板,你可以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辞掉工作进行一次花钱最少的旅行。你可以不买爱疯不买奢奈儿,你可以和相爱的人一起和世俗斗争到底。你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说法追求任何一种想要的生活,只要你保持一定的精神高度,把物质看的淡一些,接触一些不那么势利的朋友,你会幸福很多,幸福也会简单很多。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还想有一个完整的自我,请在心里默默竖立一根标杆,而这标杆,就是完全属于你的,相对健康、正常的,不受社会舆论影响,经得起颠簸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至于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答案,如果你还没有树立,就好好想想如何让树立,如果你已经树立了,就反思一下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你就赶紧回家吃饭,如果有问题,那就去重新寻找……
(由于时间问题,本次讲课先进行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意见、建议、疑惑、问题都可以私聊我,我一起整合进下一次讲课里。下节课具体讲讲三关的树立及本人的三观。大家想听什么内容也可以意见给我哈。)
篇六:《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爱情价值观}.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贵的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产生动机,而动机支配着行为,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发生着巨大变化,培养合理的人生观,世界观对于形成理性的爱情起着重要作用,如根与枝的关系,根正则枝直。
爱情作为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大学生宿舍“卧谈会”中的热门内容。爱情这个闪闪发光的字眼,古往今来叩开了许多青年男女的心扉,谱写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梁山伯与祝英台、罗米欧与朱丽叶、马克思与燕妮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为世人所传颂。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爱情的渴望和对崇高、圣洁爱情的追求。毫无疑问,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爱情对于情窦初开的大学生来说,更是生活的“诗歌和太阳”。于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正确处理爱情与人生、事业的关系,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今后的家庭幸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即逝,学习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成材是你们的根本追求,必须珍惜青春,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理智地对待爱情。在我们的校园里,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理智对待爱情,一心勤奋学习的学生也大有人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述《青年文摘》里,报道的一位《没有爱的女生》的故事,
也许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一点启示。她是一位军队首长的女儿,她长得非常美丽,在读军校期间,追求她的男生一个接一个,但她从不为此而心动。每当有人给她递纸条或者写求爱信时,她始终用同样一句话来回答——“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现在也不打算想,对我来说,读书是第一,希望我们还是好同学。”毕业时,其他同学都走向了工作岗位,她却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以后,以前向她求过爱的同学来信询问她,为什么拒绝爱情。她在回信中写道:“很多人都在歌唱爱情,为爱情而疯狂,我好羡慕他们,可我不能。因为我心中还有比爱情更高的理想。”正因如此,一位叫易名的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不恋爱之好处》的文章。其大意是,不恋爱让我节约,因为不必为了博得红颜一笑,勒紧裤带去给女友买衣送装;不必为哄女友开心,天天电话问候,留下一个羞涩的行囊。不恋爱让我健康,因为不必经常以录像厅、电影院、饮食店为战场,除了视力下降,脂肪还会猛长;也没有天天在宿舍楼下苦候芳踪被风雨淋伤,夜夜写情书引起的睡眠不良。不恋爱让我平静,因为不必为选择几件脏衣中的那一件而苦心思量;也不必担心被别人横刀夺爱而引起的恐慌,更不会有失恋后的茶不思饭不香。不恋爱让我诚实,因为不必昧着良心说,你是我夏天的冰棒、冬天的太阳。不恋爱让我博学,因为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闲逛,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读书做文章,4级英语证、2级计算机等级证如囊中取物,轻易博得他人羡慕的眼光。无数事实表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善待燃情,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因为青春有限,奋斗无限!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不应该也不适宜过早的去寻找爱情,而应当集中精力发奋学习,尽快成材。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成材立业的最佳阶段。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具有年龄、精力、体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成材立业的最佳阶段。如果过早的陷入情网,特别是受到爱情风波的冲击,就会分散精力,失去宝贵时光。凡是有远大理想、热爱事业的人,都无比珍惜青春。
所以现在的我们要确定自己大学四年的定位,给自己做好规划;正确看待爱情,除了爱情我们需要面对的和拥有的还有很多;我们要记住爱情并不是全部,它不是必需品,只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现在大学四年是我们积蓄力量是时候,我们应抓紧时间去充实自己;要理性对待感情。使我们踏出校园的那一刻脸上收获的是最美丽的笑容。
工商管理学院
会计10.2班
王晓丹
篇七:《关于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调查》Poweredby问卷星
篇八:《恋爱价值观分析》四.数据统计分析
(一)恋爱价值观的分析
1.大学生基本相信纯真的爱情是存在的
由调查结果题7可知,有52.94%的人是选择纯真的爱情是存在的,有43.79%分人选择可能存在,只有3.27%的人选择不存在。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马诺们拜金主义横行。对奶茶妹妹与刘强东的看法,社会上各种观点参差不齐。是拜金?还是真爱?这些风浪冲激着大学生。然而,这些并没有很大影响到大学生,大部分大学生还是相信有真爱的。
2.大学生恋爱观念趋向理智,为人善良、外貌、兴趣爱好作为男(女)朋友最主要的因素
由调查结果题8可知,超过一半人选择:为人善良、外貌、兴趣爱好都是男(女)朋友最主要的因素,超过4成的人选择:家庭背景、健康状况、责任心是男(女)朋友最主要的因素,超过3成的人选择:学历、乐观开朗、温柔体贴是男(女)朋友最主要的因素,4.58%的人选择其他这一不明却选项。由此可见,为人善良、外貌、兴趣爱好是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最主要的标准。
3.多数人能理智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学业为重居多
由调查结果题12可知,有37.25%的人是选择以学业为重,爱情总会有的,有36.6%分人选择学业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有15.69%的人选择尽量游离在两者中,即使结果都无法兼顾,有10.46%的人选择不好说。由数据可知,以爱情为主和以学业为主的人数比例不相上下,凸显出大学生在此方面的迷茫与困惑。
4.多数人反对恋爱中的同居和婚前性行为,少数人赞成,
由调查结果题13可知,有40.52%的人是选择很正常,有46.41%分人选择反对,有13.07%的人选择无所谓。由此可见,传统的反对恋爱中的同居和婚前性行为观念仍未主流。
5.恋爱愿意和父母分享是主流
由调查结果题17可知,有60.78%的人是选择坦诚相见,没必要隐瞒,有27.45%分人选择还是不说的好,谈一天是一天,免得父母阻拦,有11.76%的人选择如果父母问起,会和父母说。由此可见,大学生谈恋爱,愿意与父母亲交流还是主导思想。这也说明了大学生渴望从父母中得到支持,他们需要父母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这也反映了90后大学生的亲子关系在恋爱问题方面有较好的沟通。
调查同样暴露出了一些恋爱常见问题
1.爱情与学业选择困难
以爱情为主和以学业为主的人数比例不相上下,小部分人态度不明确,爱情和学业的矛盾是比较大的,是大学生很难协调平衡处理的一个点。爱情是浪漫的,浪漫是要时间的;学业是现实的,现实到需要时间去理解。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冲突,盲目以爱情为主,将会不能兼顾学业,从而放弃了一个作为学生的根本任务--学习。
2.传统道德观念淡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恋爱中的同居和婚前性行为,40.52%的人是选择很正常,13.07%的人选择无所谓。虽然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大部分同学持反对意见;可是实际上也有很多同学对婚前性行为持开放及默许态度,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与冲击,大学生耳濡目染,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恋爱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影响下,传统道德逐渐淡化,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让大学生没能考虑到未婚同居给他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3.与父母对恋爱看法存在一定的障碍分歧,害怕父母知道自己的感情生活虽然大学生谈恋爱,愿意与父母亲交流还是主导思想,但是,仍有27.45%分人选择还是不说的好。恋爱应该是快乐的,然而他们却不分享给他们的父母。由此可见,不少的大学生与父母对恋爱看法存在一定的障碍分歧,这导致他们不愿意与父母分享。有一个词叫代沟,这是不同年代的人存在的沟通障碍,大学生恋爱却不分享给他们的父母知道,不去求得他们父母的支持。这其中有可能存在父母对大学生恋爱会过多干预的影响,大学生可能害怕父母主观认为恋爱与学业有冲突等问题从而阻挠,反对,带来外界的压力,以致发生种种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