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我们应该出手了(一)
详细内容
对于精明的企业家来说,两会不是看热闹的场合,也不是不得已而聚之的鸡肋,而是发现新商机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前中国首富、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从国家政策方向中找到了踏实的感觉。这年头,做企业的人最难得的就是把握准方向,心里才踏实。
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的重之中重,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颁布后,我们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特别是涉农的民营企业家特别振奋!也特别激动!每个人的电话、手机机会都没断过,一方面在考虑、在学习中央的文件,一方面在布置工作、生产和发展的计划。这是最大的机遇,机遇来了!
以前我们一直在农业领域做投资做发展,心里还多多少少有一点虚,不少涉农的企业在做农业的时候还留了一手,把部分资金投向城市的产业,包括第二和第三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涉农的民营企业家们都有一点沮丧。3月6日晚上我们七八个涉农的民营企业家一起交流,谈我们要争当排头兵这个事,大家越谈越激动、越兴奋、越有劲。大家觉得机会到了,我们应该出手了,应该动作了。6日下午,贾庆林主席也请我到他的办公室,了解我们这些涉农民企在做什么,怎么做,规模有多大,在新农村建设中有什么样的想法。
涉农的民企前段时间以来都有点灰溜溜的感觉。我是做房地产的,后来做农产业,这几年的收获基本上没有多少,还亏损。一年做房地产的收益超过做十年农产业的收益,这就是灰溜溜的原因。农产业的收益较低,周期很长,风险特别大,除了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还有自然风险。对涉农企业来讲,压力大之又大,有时候大得抬不起头。生产食品的人家问你的食品里是不是加了苏丹红?做饲料的人家问你是不是加了瘦肉精、添加剂?总之,灰溜溜的。
另一方面,不少民营企业家说,他们傻了,做房地产多好?做金融投资多好?涉农企业在市场上遭受着巨大风险,他的投资回报又很低,再加上在行业中被人们认为傻大黑、土老帽,有一点抬不起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涉农企业或多或少的改行,或兼做其他行业,而其他行业转做农产业的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