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指挥“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一)
详细内容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民间资本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市民社会开始建立,自由主义经济盛行,以此为基础,中国民间资本在1936年达到了一个巅峰。然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最好的时代结束了。国难当头,中国的民族企业家也遭受到了空前的损害与牺牲。
时至今日,我们仍感慨60年前中国的民族企业家们在抗战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爱国行为与经商之道。他们不仅在逆境中奠基了中国的现代工业,也留下了实业救国的精神。
卢作孚:指挥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时有过多次的大规模撤退,几乎每一个撤退都是由军事家或者政治家组织的,只有在中国,一位民营企业家组织了一次影响整个民族生命的大撤退
1938年秋末,一场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在湖北宜昌进行,负责运输的就是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
1925年10月,时年32岁的重庆人卢作孚,靠乡亲、朋友、地方士绅的支持,花8000元购买了一艘小轮船,创立了以航运为主要业务的民生公司。那以前,他参加过同盟会,从事过反清保路运动和五四运动,做过师范学校校长和报社记者、主编。
由于经营得法,民生公司在成立之后,规模便迅速扩大。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民生公司已拥有轮船46艘,总吨位18718吨,成为我国内河航运最大的民营企业,长江航运的主力。
1937年底,卢作孚到武汉不久,国民政府改组。卢作孚临危受命,出任交通部常务次长,同时兼任军事委员会下属的水陆运输委员会主任包括民生公司、招商局等在内的所有大小轮船公司的船只均归这个委员会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