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富人物>杨壮:走出中国自己的商学院之路(一)

杨壮:走出中国自己的商学院之路(一)

详细内容

儒雅而热情,繁忙而从容。1980年代中期远赴美国留学的杨壮,在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管理学博士和福坦莫大学商学院教授终身教职之后,现在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BiMBA项目的美方院长。在承担极其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之余,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作为国内组织行为学和领导学的权威,他并不善于豪言壮语。但是谈到MBA们收获颇丰的西点军校之行、谈到一位教师的引进,他立刻显得很兴奋。他身上浓厚的人文色彩,也渗透到了他给学员们的教学中。

  1998年,随着北大国际MBA(BiMBA)正式成立,我作为美方院长回到了北大。BiMBA外方是由美国20余所商学院组成的教育联盟,授予由AACSB国际管理教育协会认证的美国MBA学位。此后,我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的老师们一起,开始了对EMBA和MBA教育的探索。BiMBA是中西合璧,它主要是引进了美国的MBA教育方法,对质量要求很高,注重案例教学。但它又有中国的人文理念,孔孟之道,老子、孙子的思想,有中国人情下的管理意识,有北大的教学传统。相同的一点是,中国和西方都强调做人的概念。BiMBA最注重的就是对人的训练。

  在我和同伴的心目中,成为商人之前要先成为人。所以,MBA教育不仅是简单地传授技能知识,更是思想理念的一种交流和升华过程。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努力、诚实、职业道德和思想的活跃、自由,这在商业社会中至关重要。

  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在课上能够有一种多元的视角,针对老师提出的理念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老师也鼓励学生从人文的角度探讨一些问题。在一些技术性很强的问题背后,我们总是让我们的学员能够追溯到人文的原因。实际上,无论是作为一名企业家还是职业经理人,他需要三方面的素质:第一需要有一种领导和管理能力;第二,他应该有优良的品德或人格;第三,他应该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这个培养目标现在就是北大国际MBA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