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计划>Y Combinator如何让创业者远离安乐窝?(一)

Y Combinator如何让创业者远离安乐窝?(一)

详细内容

两年之前,俄罗斯投资人Yuri Milner和硅谷超级天使Ron Conway在两年之前创建了Start Fund。一言以蔽之,这基本上是一个用来送钱的东西。(当然,VC们也不傻,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被我的一个朋友用北京土话概括的最为精辟:“占坑”)。 Start Fund的条款友好的惊人――自动给每个Y binator的公司投资15万美元,并且投资率是100%,也就代表着所有的公司只要从YC毕业,就能拿到又让它们支撑一年半载的资金(具体的时间每家公司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项目并不是YC自己组织发起的,而是来自于Yuri Milner大手笔的“捐款”行为。此人在2009年投资Facebook时就曾为了分一杯羹而不顾一切。

  而现在,YC似乎觉得自己的地位更加强势不可撼动了,便做出了将这个别人设立的基金“收归国有”的举动。新的YC合作投资项目的8万美元投资额来自四个投资方,Yuri Milner, Andreessen Horowitz, General Catalyst和Maverick Capital分别投资两万美元。与此同时YC还宣布了一系列“新政”措施,对创业者更加严格,并致力打造一所绝无仅有的“创业精英大学”。

  与VC“合作办学”,打造严格的贵族学校

  当然,随着更少的投资数额而来的是更多和VC们一起建设公司的机会。YC这次的新举措是像办大学一样,将风投公司的合伙人们作为“教授”,把他们请到孵化器里来开启“答疑时间”,并确保每一个公司都能获得答疑的机会。其实很多创始人都觉得,能拿到多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钱多了就花得多,钱少了就省着点花而已,都问题不大,而能和投资人们保持思想上的随时同步,不时被叫去“耳提面命”一下才是最重要的。有的创始人们把现在YC的模式说成是 “一点孵化器,加上一点天使基金,加上一点大学课堂,再加上一点校友网络。”

  另外一个体现出YC的流程严格化、正规化的举措是他们项目的缩编,以及更加苛刻的录取流程。到现在为止,2013年冬季的面试都结束了。2012年夏季的一批YC达到了创纪录的84个公司,不过这次看起来他们只会接受50个左右。Paul Graham自己也承认,过去的这个夏天他们有些增长过快。公司的数目从66个增长到了84个,但是成功数目似乎还不及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倒掉的公司多了许多。

  在从前,YC的投资哲学就像David Tze之前说道的一样,他们更多去花时间挑好的、独特的东西,而不是去避免常规的错误,当然这就不免造成这种几十上百个公司只有一两个变成大牛,其余全死掉的情况(power law)。事实上,既然积极的方面是可以总结出来的(加分的地方),那扣分的地方就是更可以规律化的――这样也可以让YC在可以缩减自身规模的同时不错过任何Dropbox或者Airbnb一样的公司。说实在,这个遴选过程的逐渐完善倒是让YC越来越像一个标准严格、严进严出的创业大学了,以往那种凭着理想、第六感挑选黑天鹅的浪漫年代恐怕也是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