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会 创造梦想:80后大学生创业历程(一)
详细内容
颇有成就者多有失败经历 网络类创业没有传说的那么轻松
2011届大学毕业生全面进入了?工季,每年总有为数未几的大学生选择创业。有的是为避开求职高峰另辟门路,有的则是怀着一种“走不平常道路”的理想。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要经历创业的崎岖辛苦,也要经历创业的成功与失败。为何失败,为何成功,创业过程中要留意什么,这些都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最关注的题目之一,本版将通过几个创业实例,但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威水篇:
宁愿“饿死”不打工
28岁已有三家公司
当同龄人力谋得一份工作并勤恳打工时,当这些“80后”们纷纷努力成为房奴时,徐胜广却“不走平常路”,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创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至今已经是3家企业的治理者,近日他旗下的广州绿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更由于向亚运会捐赠200万元的空气净化产品而风头正劲。
“我不但愿我的命运把握在别人手里,我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饿死也不打工。”这就是徐胜广在创业路上“打不死”的真正动力。
屡战屡败
大学二年级开始创业
出身于山东山村,28岁的徐胜广却有异乎同龄人的成熟和敏锐,他经常会冒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主意。恰是这种不同令他从大学时候就走上了与同龄人不同的路。大学入学时,由于家庭难题,他天天打扫教师办公室赚取一点糊口费。糊口的艰难让20岁的徐胜广天天清晨就开始打工。这一段不同平常的“打工史”令他既感谢打动,又感悟:“我不愿意一辈子打工”。
2001年,当别的同学或苦读或忙于游乐时,大学2年级的徐胜广就已有了创业的动机,并马上付诸步履。创业的路并不如想象中简朴。他一开始开过家教班,后来又看中了大学校园的文具消费需求,经营起了文具批发,却由于合伙人解散而失败;后来又在某新开的商场经营饰品经营,但却由于财务题目而又以失败告终。
屡次创业失败,令徐胜广明白了创业需要贸易经验、资金、项目、团队,缺一不可胜。因此,徐胜广暂时休止了创业,开始求职路,以求获得重新创业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