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大学生创业>放弃万元高薪 农大硕士回家种地(一)

放弃万元高薪 农大硕士回家种地(一)

详细内容

●他的蘑菇种植园,年产值100万元不成问题,利润在30万元左右

  ●目前正和一家公司协商,食用菌种植规模有可能会扩大到千亩以上

  ●万念俱灰时,想到所有人对他的帮助,就会觉得灰溜溜地走了,对不起乡亲的期望

  29岁的黄昌学,站在田间地头,身上似乎已经完全没有了“学术气息”,身上唯一能证明他是个硕士的,也许只有一副金丝框架眼镜。

  当“5・12”地震将村里90%以上的房屋震垮后,黄昌学毅然辞去万元的高薪工作,回到都江堰(微博)胥家镇金胜村,开始发展猕猴桃和林下种植食用菌产业。

  2年过去了,当初不理解他的父母,已经默认了儿子最初的选择,因为黄昌学不仅把事业发展得红红火火,也被乡亲们推选为村长。更重要的是,儿子带领着受灾的村民们一起发家致富。

  创业 枝条别烧拿来培养食用菌

  2008年,黄昌学从四川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成都一家农业科技公司工作,因为能干而被提拔为部门主管。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地震后,黄昌学放弃了近万元的月薪,回到家乡种地。

  “好不容易供出个研究生,还是回来种地了。”为此事,黄昌学的母亲不知道哭了多少次,一些村民也开始冷嘲热讽。但在黄昌学看来,他回家是要干一番事业,要将所学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黄昌学确定了猕猴桃和林下种植食用菌产业为创业项目。“我知道村民有个习惯,每年给猕猴桃剪枝后,枝条就直接白白烧掉了,但我知道,枝条经过加工处理之后,是可以用作食用菌培养的。”黄昌学说,回到村里,他租种了2000多平米的蘑菇种植场,还招聘了20多名乡亲。

  转变 教授种植硕士不再说理论

  作为大学生回村的创业者,并且发展的是乡镇种植产业,黄昌学的蘑菇项目被都江堰市相关部门定为重点扶持项目。都江堰团市委通过YBC创业计划为他送来了10万元的无息无担保贷款。

  从幸福家园安置区拆除了100间板房,黄昌学的蘑菇种植场开建了。“这批板房也是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植,给我节省了近40万元的创业资金。”

  可是,村民们对蘑菇种植技术不太懂,如何把学校里的理论知识教给他们?“转变挺大的,刚开始时,我说水分含量要占到菌包的60%,村民都不懂啊。”黄昌学说,他转变了讲课说话方式,“当用手捏菌包,有水分能从指缝中慢慢渗出来就可以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村民们接受起来也非常容易。

  生意 刨去开支每年净赚30万元

  在金胜村靠山的一条小路边,黄昌学的蘑菇板房安静地在为他赚着利润。板房隔壁,还有一间小小的实验室,里面各种试管、器皿随意摆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