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修脚工 梦想始于足下(一)
详细内容
走出小乡村,成为一名城里的医生,这是大学时李振兵的梦想。但现在,他大学毕业进了北京,成为了“清华池”的一名修脚工。
“做修脚工?我开始无法接受。”李振兵的犹豫缘于面子。但很快,他的纠结因为一次义务修脚而变得平静。李振兵说,当他走进养老院,脱掉老人的鞋子,看到畸形的指甲让老人们无法正常穿鞋,甚至不能走路时,他突然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虽然修脚时的异味曾让他“甚至会吐出来”,但当他为老人修完脚,看到老人的满足时,他感到了一种动力,鼓励着自己坦然面对这份工作。
在清华池,最终留下来修脚的大学生并不多,李振兵是其中的一个。经历了纠结与平静的他,现在会主动跑到二楼向前辈们学艺。“二层的技师都是挂名的,照片贴在了走廊上。”对于还在一楼大厅修脚的李振兵来说,不知道何时才能在二楼上班。但李振兵坚信,梦想再大,也必须始于脚下。
而从李振兵的身上,“清华池”也看到了一种希望,那是对于“北京修脚技术”这项非遗的传承。
“清华池”浴池主店的一层修脚大厅,是李振兵上班的地方。早晨8点钟,他便已经到位,等待着派活。一层大厅的顾客是不挂号的,只要交钱便会自动安排一个闲着的修脚师,李振兵每天至少要服务20名左右的顾客。
这一天,他的第一位顾客是一位中年男士,其上身穿一件绿色的旧夹克,配着米黄色的旧制服裤子。当他脱下一只布鞋时,一股异味出现了。这位顾客一边脱着袜子,一边说自己的右脚大拇指有些疼痛。李振兵戴着口罩,一手拿起工具,一只手捧起他的右脚,用手轻摁了一下,又仔细地观察了一下,之后他把工具放下了。他告诉对方这只脚的拇指指甲沟有炎症,自己无法去修,只能由楼上的技师去治疗。
中年男子不乐意了:“这怎么不能修啊,你们不是说可以修吗?上去挂号还得多掏钱……”声音很大,整个大厅都能听见。李振兵有些手足无措,他想去解释,但每次开口都被顾客给拦住了。他无奈环顾着周围,想找个人来帮他解围。
一名老员工听到动静马上过来了。他把李振兵拽到一边,随即向这名顾客了解了情况,告诉对方李振兵他们只是修脚,还没有资格治脚病。而对方的大拇指甲沟处已经发炎化脓了,这需要有医疗资质的修脚师来“治病”。“我们给您优惠,谁让我们没跟您说清楚呐!”这位老员工一个劲儿地劝慰,这名男子才向二楼走去。李振兵站在一旁,有些木讷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在周围顾客和同事的观望下,神情中带着一些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