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你何去何从(一)
详细内容
从拆分传闻到人事大调整,到更换标识,联通前进之路不缺的是焦点。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一家全业务通信运营商(同时拥有GSM网和CDMA1x网,以下简称G网和C网),联通把C网目标人群锁定为中高端,G网目标人群锁定为低端,然而联通的“博爱”相比移动对GPRS的“专情”并没有收割到更多的果实,广种往往薄收,联通的处境只能用尴尬二字形容。联通经常在G网与C网的权衡中顾此失彼又厚此薄彼,在过去的几年中,G网挑起了联通收入和盈利的“大梁”,但G网贡献的盈利要用来填平C网的亏损窟窿,而对G网的投资却少之又少,G网投资的缺失,又使G网技术水平落后、容量紧张,导致G网ARP(AverageRevenuePerUser)值连年下降,G网造血功能的严重不足也直接影响了整体利润的增量。不顾自身资源条件去无节制的满足用户需求也许是使自身“贫困”的一种途径,联通在通信市场上的不如意,可以归因于其患得患失和战略上的游离,进而导致其对自身定位的模糊不清。联通从一开始就夹在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中间,这似乎注定了联通今天的窘困。
联通的窘困
在中国3G进程中,包括设备供应商、运营商、消费者在内的各方都一直在翘首期盼信息产业部能尽早揭开3G的盖头,但信息产业部的守口如瓶让各利益方不得不在等待中为3G下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联通手中握着两张网,但信息产业部显然不可能为一家运营商颁发两张3G牌照,因此3G牌照发放前,拆分联通绝非空穴来风。另外,联通C网的盈利困难成为坊间风传拆分联通的直接诱因。过去几年推广C网业务,导致联通两网发展不但没能产生协同效应,甚至于彼此难以协调。联通一方面为了提高网络覆盖率,增加C网用户,大力投资C网建设,但是另一方面,C网定位于高端的策略却摇摆不定,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值一降再降,以至于营业收入不能填平成本的窟窿,C网连年亏损。
在市场普遍预期中国“上3G必先二次重组运营商”的背景下,考虑到联通的尴尬处境,拆分联通,在部分人看似乎顺理成章。坊间更是传闻中国联通旗下的CDMA网络将并入中国网通,GSM网络并入中国电信,人员结构和原有的固网及长途电话网络,北方部分并入中国电信,南方部分并入中国网通,新的重组完成后,政府将发放3张3G牌照。而如此郑重其事的传闻往往容易让人信以为真,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联通拆分传闻都是“双网”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