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中药的精致(一)
详细内容
凭借2002-2004年平均每年超过130%的销售额的成长速度,入选2005年中国成长企业百强的神威药业,在2005年的表现更加脱俗,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元人民币,利税超过3亿元人民币。
骄人的业绩也使得神威在2005年的医药界表现得非常抢眼:香港主板上市股票领跑医药板块;跻身全国中成药制造行业效益十佳行列;荣膺医药行业十佳雇主殊荣,公司总经理李振江也因此被评为“2005中国医药行业十大新锐人物”。神威成为了2005年中国医药企业的最大黑马。
“神威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神威人突破传统,敢于创新的精神”,在位于石家庄栾城的神威总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神威药业总经理李振江表示。
转型中药
你不会想到今天硕果累累的神威却起步于一家校办工厂。1970年4月,石家庄栾城县南王中学教工集资400元创建了学校“五七”化工厂,这就是神威的前身。1973年,工厂更名为栾城县红旗制药厂,从事西药生产,产品也多是些品种单一的外用药和简单的低附加值产品,尤其以“三水”为主:红药水、紫药水、十滴水。企业规模小,机制僵化,产品无竞争力,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艰难度日。
“我们当年情景是‘一台拖拉机、两口大缸、三排平房、四亩地’,”时至今日,李振江仍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到1984年时,这个不足70人的企业,由于管理落后和质量问题濒临破产。于是,当年9月,28岁的李振江临危受命,承包了工厂。
强化了企业管理,增强了企业活力,当年就扭亏为盈,实现利税30万元。第二年60万元,第三年在石家庄地区首家实现利税120万元,三年迈出三大步,实现利税翻三番。
然而,在大家都认为神威的日子过得日益富足之时,李振江却在1992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和不理解的决定:放弃西药生产,由西药生产商向中药制造商转型。
“这并不是拍脑子,而是根据当时的市场环境和医药发展趋势深思熟虑的结果”,李振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