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博中国新政(一)
详细内容
咨询业同样是对服务价格敏感的行业,毕博大中国区总裁黄辉的辞职和继任者陈玲生以利润为导向的新政,凸显毕博正在直面这一现实。
黄辉离职后,他信奉的人海战术和低价策略在毕博开始动摇。这标志着毕博在中国特定时段的特定行事风格开始改变。说到底,盈利才是根本。
赶在五一黄金周放长假前,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原大中国区总裁黄辉突然离职,离开了他已经为之服务了10年之久的毕博。这在毕博公司内部和咨询界都引起相当的震动。
经过整个长假的酝酿,5月10日,毕博大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新人选正式对外公布:原大中国区副总裁、毕博全球开发中心负责人陈玲生接替黄辉的职务,负责毕博在中国的所有业务。
而这时的毕博正麻烦缠身:由于刚刚调整了财务报表的财政年度,又两次发行可转债,导致毕博两次推迟向美国证券交易所(SEC)提交财务报表的时间,引发投资者猜疑其会出现亏损的担忧。而毕博将被惠普咨询收购的传言也因为毕博全球CEO、O、CRO(首席风险官)等高层的频繁变动而甚嚣尘上。与此同时,毕博在中国丢失中石油和石家庄制药两笔大单的传言在业界也广泛传开,其人海战术和价格策略开始受到业界的质疑。因此,大中国区新CEO陈玲生刚一走马上任,就开始在总部和中国区之间斡旋沟通,希望能够在最快时间内明确大中国区战略方向,并于今年实现盈利。
群狼战术
黄辉突然离职之前,业界对毕博的人海战术和低价策略的质疑就已浮上水面。
去年6月,毕博中国在北京举行大规模“千人庆典”,庆祝毕博大中国区团队突破千人规模。这也是当时首家外资管理咨询公司在国内的员工数达到如此规模。一个以知识为卖点的企业能够达到如此规模,一度成为毕博中国的一个亮点。然而对毕博大中国区来说,这样的规模还不够,按照毕博当时的计划,毕博中国准备在未来3~5年内达到5000人的规模。